<p> 早春新雨,大疫初定。傍晚时分,突然很想去东圈门的巷子里踩着地上的老青砖看看墙头的凌霄是否已经发芽。</p><p><br></p><p> 空气微凉,却无比清新。凌霄尚未发芽,花儿已满心盛开。曾经,这条巷子,也应该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吧!</p> <p> 行至与江主席故居毗邻的壶园巷口,想起马路对面的古旗亭有朋友刚刚竣工的一座修旧如旧的宅子,决定碰碰运气去看看主人是否正好在。过文昌路斑马线直行入通运西街,满满的老城旧事扑面而来,街边,曾有一家国营的油条烧饼店,那可是物资匮乏的儿时天天想来的地方。此刻经过,仿佛还能闻到阵阵的油条烧饼香。入街五十米,即是一个三岔口,站下左右寻,右边巷口,静园赫然眼前,没想到这么气派,也没想到这么好找。</p> <p> 摁门铃,运气无比好,主人恰好在,热情迎客,详做介绍。此宅为民国时期扬州商会会长孙耀章居所,建于1941年。如今的园主人于2018年由孙家后人手中购得。其时老屋遍地狼藉,一片衰败之景。园主人果断决定落地重建,在扬州园林名家许少飞、赵立昌、林凤书等老先生们的悉心指导下,历时一年完工,因地处繁华闹市区却能闹中取静,故取名“静园”。</p> <p> 静园门楼高达5.6米,为扬州现存私家园林之最。外壁砖雕饰以带状人物花鸟,仿扬总门扬氏盐商老宅门楼图案所制,寓意子孙万代,福寿绵延。站在门口仰望砖雕,门楼庄严厚重,气势非凡。</p> <p> 抬脚跨入园中,则别有一番洞天。主人将开挖鱼池时老宅地下的明清古瓷片打磨拼接成花瓶状嵌于庭院内圆形鹅卵石正中。过回廊进庭院,主人也好,客人也好皆能脚踩平安,心存圆满。仅这一个细节就不得不赞园主人心思细腻,匠心独具。</p> <p> 入庭院,左边的水池内几尾锦鲤正摇首摆尾怡然觅食。正面可见一四面景假山,假山之上盘踞着一棵粗壮的凌霄。灯光打在地面的鹅卵石上,似见薄薄一层冬雪;闭上眼,又可想见夏季来临,满山的凌霄盛开。一物一景,更显主人用心。四面景假山的背后是满满烟火气的厨房,以假山隔开,真是院内仙境,灶中人间。</p> <p> 四面景假山的北边,面南,是主屋春晓厅。厅内两根硕大的金丝楠木驼梁纹理独特恢宏气派,又成一景。更惹人,厅后置一方狭长小院,有竹有石,此时行走其间,听雨声嘀嗒,甚是惬意。难怪东坡居士写下名句感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真是非身临难入其境。</p> <p> 四面景假山的南边,一株老黄杨旖旎于餐厅和水榭之间。春风和煦黄杨花开之时半倚在回廊的美人靠上掩卷发呆再合适不过了。</p> <p> 水榭中置一石桌,夏可凭桌抚琴望月,冬可落座烹茶听雪。仅此,园主人的奇巧心思又见一斑。</p> <p> 水榭东侧,是另一座取嶙峋变化的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因山中有穴可避暑,故名“清夏”。山的主峰是一块高居其上的飞来石,与次主峰和次峰形成三角结构,于稳健中求得变化万千。假山上有悬崖峭壁,似乎可以领略名山大川的宏大神韵,而山涧流水,则成了鱼池活水的源头。</p> <p> 园主人豪爽,不厌其烦讲解缕缕细节设计的起心动念与匠心独到之处(涉及专利不赘诉,想要来看我带路🤪),惹得人流连忘返。</p><p><br></p><p> 辞别时,回望高飞的廊沿与天色一体,好似主人的匠心与自然一体。于攘攘闹市,实在是一处隐居的好处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