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中旬动帝京——元宵节

美友88604632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永华南路小学三二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任曼菲 程林立 李思蒙 王培轩 杨傲凡 杨蕴生</span></p> <p>  </p><p><br></p><p> 每年的元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元宵节这天,很多地方都会有庙会等活动,挂满彩灯。其实,元宵节又称灯节,那关于元宵节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多少呢?</p><p><br></p><p> 东汉时佛教传入,正月十五庙中众僧观佛舍利、燃灯,以示对佛的尊重。随着蜡烛和灯笼成为方便的移动光源,这些宗教仪轨流入民间后很快世俗化,元宵燃灯演变为群众性娱乐活动。</p><p> 唐代元宵节开始兴旺,不仅处处挂灯,还建起灯轮、灯楼和灯树,出现了盛况空前的灯市。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p><p> 宋代东京汴梁的元宵节,要在皇宫前高搭彩棚和灯山,入夜,画有神话故事和市井百态的灯山大放异彩,御街两廊之下有各种杂技和艺术表演。</p><p> 明清时期,宫廷在紫禁城内放灯,灯节日期也相应延长,后来还增加了“百戏”的内容。</p><p><br></p><p> 随着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开始,庆祝新年的狂欢进入高潮,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张灯结彩,灯火通明,车驰马骤,展现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风俗画卷。</p> <p>程林立——元宵节的来历</p> <p>  </p><p> 元宵节的来历,还有一个民间说法,来听听任曼菲带来的这个美丽的传说吧。</p> <p>任曼菲——元宵节来历的美丽传说</p> <p>  </p><p> 正月十五,春节刚过,人们余兴尚浓,早春的清风温柔地吹着大地,人们是怎样庆祝元宵节的呢,我们来看看李思蒙小朋友的讲解吧。</p> <p>李思蒙——如何庆祝元宵节</p> <p>  </p><p> 没错,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有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跑竹马、跑旱船、吃元宵。</p><p> </p><p> 下面,来欣赏我们小朋友们的精彩解说吧!</p> <p>杨傲凡——元宵节习俗之猜灯谜</p> <p>  </p><p> </p><p> 听了杨傲凡同学的介绍,大家对猜灯谜有所了解了吗?是的,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p><p>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p><p><br></p><p> 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p><p><br></p><p> 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p> <p>王培轩——元宵节习俗之跑旱船</p> <p>王培轩——元宵节习俗之跑竹马</p> <p>王培轩——元宵节习俗之吃元宵</p> <p>  </p><p> 除了跑马、跑旱船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呢。</p><p><br></p><p> 舞龙又称耍龙灯、&nbsp;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时至今日,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p> <p>任曼菲——元宵节习俗之踩高跷、扭秧歌</p> <p>  </p><p> 踩高跷,民间传统节目。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p><p><br></p><p> 听了任曼菲的介绍,我还知道了踩高跷除了娱乐,居然还用于战争。😃</p> <p>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元宵啦👏</p> <p>杨蕴生——元宵节习俗之吃元宵</p> <p><br></p><p> 原来,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啊。</p> <p>杨蕴生——元宵节习俗之汤圆</p> <p>  </p><p> 听了杨蕴生关于汤圆的制作,汤圆的甜香是不是又勾起了小朋友们的元宵节记忆呢?😄</p><p><br></p><p> 正月十五吃汤圆,是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汤圆就是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p><p> </p> <p>  </p><p> </p><p> 听了六位小朋友的介绍,大家对这一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元宵节了解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