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早上看你趴在垫子上,玩小车轨道。小车轨道共六节,每一节末端能与另外一节末端相扣,你拿着小车在上面走动,嘴巴念念有词。我想,你获得的学习核心经验不多,刚好我最近在看“斜坡与轨道”的文献,于是我想试着推你一把,获得更有意义得学习经验。</p><p>“一一,你这小车轨道怎么玩的啊?”我试着进入你的游戏世界。</p><p>“爸爸,你看,这车可以绕着这轨道开。”说完给我拿着红色的车,在我面前演绎起来。</p><p>我获得你的经验(会扣轨道,能用小手控制车在轨道的方向)后,我问了第一个问题。</p><p>“你有没办法,不用手但能让车走起来。”</p><p>你用力用手一推,车在轨道上按惯性往前走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我。</p><p>“你看,我没用手吧!”</p><p><br></p><p><br></p> <p>其实,我知道你有了初步的惯性的经验了。我追着问了第二个问题:“厉害,一一,那你能不用推,让车走起来吗?”</p><p>你摸着小车,迟疑了一下,“可以啊,你看!”你把两节轨道其中的一头架在了一个正方体积木上,你小心翼翼地把小车放在最高处。小车顺着轨道,滑了一段距离。(有小车行驶地距离与斜坡的坡度相关的经验)</p><p>“好像难不倒你啊!你是怎么做到的啊?”我想让你提炼和巩固这种经验。</p><p>“把轨道放在积木上,垫高了,就可以啦!”你自信地回答。</p><p><br></p> <p>接着,我继续追问了我在文献上看到过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出来,我都觉得推动了你的进一步探究。</p><p>“一一,我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你能不能让车滚到这里啊?”我指着第二个轨道的中间位置。</p><p>这时,你就没那么快回应我了。</p><p>“我试一下把!”</p><p>于是,你开始忙起来了。</p><p>你找来了两块积木,把高积木放在一条轨道的一端,矮的积木放在了另外一端,但离尽头有一段距离。就这两块积木的位置,你花了大概7分钟。</p><p>1. 高的积木刚放在一段,另外一大段轨道就歪了,不在刚刚的位置。</p><p>2. 两节之间有的断开。</p><p>你不断地调整积木支撑地位置,有时往前挪,有时往后移,有时在原处转动积木,就想找到最佳的支点,你还找来更多的积木进行支撑。你发现单靠积木支撑似乎不行,尤其是两接轨道的节点。你很快找到薄木条,插进去。但这一插,其他地方,又散开了。你有些懊恼了。</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作为教育者,我的理想是丰富的,孩子遇到问题,在大人的支持下,能很快自己解决问题,并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期待孩子发生大人想要的一切。但这里面,有个关键的节点,那就是情绪。只有整个过程,幼儿一直保持高热情,高兴奋,愉悦的心情时,才能够完成所有的一切行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想,要是我不去介入,你的兴趣,应该很快就泯灭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于是,我调整了一下角色,以合作者的角色进去,继续推动。我更多的是帮忙拿着轨道你继续挪动积木,找到合适的支撑点。我发现,有了我的介入,你不再沮丧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一一,为什么这里老是断开,怎么解决好一点?”我知道,这问题你也看到,但有时,我陈述一下问题,会更触动你去思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你很快再次找来薄木条,稳住了轨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扫了一眼垫子上有的材料。麻将,扑克牌,木条,轨道,不同形状的积木,还应有尽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你搭了两段轨道,并用三条由高到矮的积木当柱子支撑,你喘了一口气,示意我把车放在最高的地方,然后捂着耳朵,我知道,你很在意这次能否成功,虽然我们搭的已不是之前那个。当你看到我松开手后,车能自动滑起来了,你捂住耳朵的手也松开了。</span></p><p><br></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挑战两段轨道</span></p><p>你说你想再重新搭轨道,见你情绪调整挺好,我自己就慢慢地退了出来,偶尔,就在旁边用描述地句子,描述你发生的问题。你拿了积木,把他们并在一起,你想确认一下它们的高矮,然后依次排序支撑两段拼接好的轨道,支撑的时候,你一只手扶着一端,一只手不断地挪动积木的位置,直至最终稳定。你再次把小车放在了最高积木那一端,松手,车顺利滑完两块轨道,并在垫子上一个翻身,你开心地笑了。</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挑战三段轨道</span></p><p>见你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我又继续给你挑战。</p><p>“能否继续加轨道?”</p><p>“可以!”你很快回应。</p><p>多了一段轨道,但对你的挑战却不止一个。</p><p>轨道交接处翘起,一高一低,两端尽头移离原来的支撑积木。</p><p>除了你继续用了第一次的技能,这次,你多了个技能,会用几张扑克牌去塞住缝隙,加高积木,但又不会过高。稳定轨道和积木之后,你再次在高点松了小车。</p><p>“一一,怎么这车没滑出去?为什么?”发现你为什么更考验你,于是立马改了口:“一一,怎样让这车滑出去?”</p><p>“应该时第二段,第三段这里太平了。要斜一点。”说完开始继续在第二个积木加多一条木条。车顺利划出三条轨道。 </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挑战第四段</span></p><p>你似乎知道,挑战越多的轨道,就越厉害,于是你继续加多一段轨道。共四段。你用之前的方法技能,继续固定轨道,因为越来越多段的轨道共用一块积木,于是你调整的时间越来越久,每次调完一段,你都会检查一下其他段。你再次确认好所有交接处没有翘起后,在最高处,继续把车放好,我想,你应该也非常期待从最高点一直滑到最低点。但小车在第二节拐弯处,就飞出去了。这突发的状况,让你咧嘴而笑。</p><p>“爸爸,怎么会这样呢?”边说,你边再次放开小车。但结果还是一样。</p><p>“一一,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做?”</p><p>“不知道耶!”一一似乎在思考。</p><p>“为什么老是在这个位置翻车?”我指着第二节拐弯处问。</p><p>你没回答。</p><p>“你觉得哪一边高?哪一边矮?”我把问题变成了聚焦性问题了。</p><p>“左边的高,右边的矮。”你语速变得有点慢,感觉得出,你还在思考。</p><p>“那高的容易翻车,还是矮的容易翻车?”我继续追问。</p><p>“矮的。”</p><p>“那怎样让它变得高一点呢?”</p><p>“我明白了!”于是你继续往交接处插木条,并时不时挪木条的位置。</p><p>你松开手后,发现,终于没翻车了。但是,这次车并没有开到终点,而是在最后一节的时候,就停下了。于是,你凭之前积累的经验,再次进行加高,挪积木修复位置。终于再几次之后,成功完成第四段的挑战。</p> <p>后记:早上三个小时左右,你最高记录是去到了八段,挑战成功。</p><p>斜坡与轨道:是一个STEM教育的一个经典活动。</p><p>科学:力与运动;斜面高度与行距之间的关系;惯性,</p><p>数学:数量关系,几何图形,高矮比较,整体与部分,量的守恒,</p><p>技术:观察,推理,加高,支架,删减</p><p>工程:每一段斜坡轨道都是一个工程</p><p>学习品质:专注,坚持,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