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边境对峙中的中印军队</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边境对峙中的中印军队</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侵入我国境的印军官兵</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侵入我国境的印军官兵</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骄傲狂妄的印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战场进发的解放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勇反击的解放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勇反击的解放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勇反击的解放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英雄战斗小组,左起冉福林、庞国兴、王世军</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 <h3></h3><h3>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一开始,印度方面趁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困难时期,乘人之危派兵侵占了这个地区的一小部分,如瓦弄、噶拉塘等。</h3><h3><br></h3><h3>1951年2月,印度政府乘新中国成立之初忙于内务无暇顾及中印边界问题与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派兵100余名越过西山江、达旺河,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力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还侵占了“麦线”以南门隅的马果等地。</h3><h3><br></h3><h3>10月,印军又在直升飞机的配合下,侵占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在梅楚卡等地强行建立兵营。到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在此基础上,印度政府于1954年将侵占的“麦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建立起“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正官方地图,将麦克马洪线一直按明的未经标定边界改标为“已定界”,使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h3><h3><br></h3><h3>1954年又侵占了香扎、拉不底、乌热三地;1955年侵占了波林三多;1957年侵占了什布奇山江及附近的一块草地;1958年又侵占了巨哇、曲惹两地。这样,印方在中印边境中段共侵占中国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h3><h3><br></h3><h3>中印边境西段,1951年前后,印军趁中国军队刚进入阿里地区之机,侵占了受泥山江以东的卖争拿马和碟木卓克附近约449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年以后,印军又侵占了巴里加斯地区。</h3><h3><br></h3><h3></h3><h3></h3><h3>几年时间,印度侵占中国领土总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h3><h3><br></h3> <h3><b>坚持和平谈判一再忍让</b></h3><h3><br></h3><h3>尽管印度对中国领土步步蚕食、侵占,中国外交部向印方一再提出多次交涉、抗议。但是,由于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有争议的边界的方针,所以,从1951年到1958年间,中印边境地区基本上是平静的。</h3><h3><br></h3><h3>1959年3月,中国在西藏所取得的平叛胜利,打掉了中外反动势力阴谋制造“西藏独立”的社会基础,使印度幻想的“缓冲国”的企图破灭。印度当局对西藏境内地民族分裂势力采取或明或暗地支持态度,给两国关系投下阴影。印度政府蓄意向中国挑起边境争端,制造边境紧张局势,使中印关系严重恶化。</h3><h3><br></h3><h3>印度当局在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后,继续推行“前进政策”,使用武力片面改变业已形成的边界状况,并不断制造流血事件。</h3><h3><br></h3><h3>从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中国领土4000平方公里。这些据点,有的距我军哨所仅几米远,有的甚至建在我军哨所的后侧,切断了我哨所的后路。</h3><h3><br></h3><h3>10月8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于10日进攻我军各哨所,到20日前,共打死打伤我军边防干部战士47人。在西段边境,印军不断包围我巡逻小组,伏击我运输人员,射击我哨所。印军飞机频繁侵犯中国领空,在1959年至1961年的3年间,入侵进行军事侦察活动就达120余架次。</h3><h3><br></h3><h3></h3><h3>中国政府争取与印度的友好合作。自1952年6月以来,周恩来总理针对印度政府历次来的照会中所提它在西藏的各种“权益”,向印度驻中国大使潘怩加就中国处理印度与中国西藏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个原则和一项措施。</h3><h3><br></h3><h3>1953年12月,周总理接见中印两国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h3><h3><br></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侵入中国边境的印军官兵</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给周总理写信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9月8日,周总理在给尼赫鲁的回信中明确指出:</h3><h3><br></h3><h3>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绝不承认所谓“麦克马洪线”,但为了维持边境的和睦,中国军队从未越过这条线,中印边境出现紧张局势,都是由于印军越境挑衅造成的,应该由印度方面负完全责任,希望印度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撤回越境印军和行政官员,恢复两国边界久已存在的状况。</h3><h3></h3><h3>1959年9月26日、11月16日以及后来多次接到尼赫鲁来信,周总理又给尼回信。信中再次提出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具体步骤,建议两国总理举行会谈。到1960年4月,周恩来亲赴新德里,与尼赫鲁举行会谈。然而,中方为争取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真诚努力,仍然没有得到印方的响应。</h3><h3><br></h3><h3>为避免边界局势进一步恶化,从1960年8月至10月,中国曾反复建议在中印边界问题上谈判,但印度却坚持要中国从西段自己的大片领土上撤出,甚至要中国东段撤出位于“麦线”以北的扯冬地区以北作为同意谈判的先决条件,这就断然关闭了和平谈判之门。</h3><h3><br></h3> <h3><b>夜郎自大忘乎所以</b></h3><h3><br></h3><h3>中国政府和边防部队坚持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一贯立场,对印军的不断入侵挑衅和蚕食祖国领土的行径,始终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和忍耐,采取了一系列避免武装冲突的措施。</h3><h3><br></h3><h3>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爆发大规模战争前,之所以印度军队一再敢于挑衅中国军队,是由于印度把自己的陆军看作所向披靡的,并且“认为中国军队是第三流的边防部队,一旦印度发动进攻,他们将不堪一击”。</h3><h3><br></h3><h3>战前,印度军队被印度国内各界认为是“一支强大的、装备不错的、信心坚定的特种部队,只是由于印度政府一直过分的容忍和胆怯,才使得军队无法早日勇往直前的对中国军队进行打击”。</h3><h3><br></h3><h3>然而,事实上中国不象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不仅兵力充足、装备精良,还拥有高度机动化的公路网和摩托运输,其“集结的速度和力量,远远地超过了艰难行进的印度人”。而印度不仅兵力和装备不足,甚至战斗地形也不利,只抱着中国军队不会反击的幻想在前线坚持。</h3><h3><br></h3><h3>更致命的是,尼赫鲁和他的国防部长梅农误判了形势,要求部队在中印边界执行“前进政策”,不断安插据点的他们相信中国不会动手也不敢动手。</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1962年中印战争中的印度官兵</font></h5> <p style="text-align: left;">至于印度为什么幻想中国军队不会反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br></h3><h3><br></h3><h3><b>第一,印度认为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环境中,没有余力进行反抗</b></h3><h3><b><br></b></h3><h3>从经济上来说,当时中国连年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歉收,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再加上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掉了对中国的援助,使得中国经济状况雪上加霜。</h3><h3><br></h3><h3>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认为,“中国如果进攻印度,其后勤保障将导致中国出现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中国的经济前景十分惨淡,因此至少在几年内其军事冒险的规模和性质会受到很大限制”。</h3><h3><br></h3><h3>从政治上来说,中国当时正处于美、苏、印等国家的战略包围当中,四面受敌;其主要战略防御对象是美国和苏联,因此战略重点集中在东方和北方;同时中国大陆还面临着来自台湾蒋介石集团的军事威胁。</h3><h3><br></h3><h3>从军事上来说,印度认为中国军队软弱不堪,无力一战。这种看法来自1961年下半年,“受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的西藏叛匪残余在伏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车时,缴获的一批内部文件”,这些文件反映出1961年上半年,中国军队内部出现“给养较差,战士的营养不足,在有的地区军事调动出现困难等”。</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1962年中印战争中的印度官兵</font></h5> <h3><b>第二,印度认为中国对印度的一再忍让正好证明其对中国不会反抗的判断是正确的</b></h3><h3><b><br></b></h3><h3>在奇普恰普河谷,中国军队向印度新设立的哨所推进,打算摧毁该哨所,尼赫鲁认为中国是在显示武力,应该派兵增援。之后中国的威胁性行动没有继续。</h3><h3><br></h3><h3>在加勒万河谷,印度在上游修筑工事,中国在照会中提出严正抗议,对印度做出警告,并派兵向印度哨所前进;但在几天后,接近加勒万哨所的中国军队进行了后撤,只是加大兵力包围了该哨所,切断了其陆路供应。</h3><h3><br></h3><h3>这些信息使印度政府和军队更加确信了“前进政策”的基本前提:只要印度的态度坚决,中国肯定会一再退让,他们认为总理尼赫鲁的决定是正确的。</h3><h3><br></h3><h3></h3><h3>中方的忍让和善意,反倒被印度政府视作软弱可欺,面对中国的严正抗议,尼赫鲁称中国是“只叫不咬的狗,”没有什么可怕的,并要求印军大胆推进。</h3><h3><br></h3><h3>印度政府把中国的宽容忍让视为软弱可欺,声称要以武力对付中国,加紧做好进攻中国的准备和部署。</h3><h3><br></h3><h3>在西段,印军部署了1个旅部、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及若干配属分队,共5600余人。</h3><h3><br></h3><h3>在东段,印军部署了1个军部、1个师部、3个旅部、15个步兵营,约1.6万余人。其第7旅4个营、炮兵第4旅2个营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克节朗、棒山口及以南的达旺地区;第5、第181旅计8个营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第4军军部、第4师师部位于提斯普尔。</h3><h3><br></h3><h3>东、西两段,印军共集结了2.2万余人。9月~10月上旬,印军不顾中国边防部队的劝阻和警告,连续进攻驻守在“麦克马洪线”以北西藏山南地区择挠桥和扯冬的中国边防部队,打死打伤近50人。</h3><h3><br></h3><h3>10月17和18日,在东段和西段,入侵印军同时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20日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企图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h3><h3><br></h3> <h3></h3><h3><b>对印度开始自卫反击</b></h3><h3><b><br></b></h3><h3>当印军一再侵占中国领土、频繁挑起边界纠纷时,中国政府指示边防部队,必须作好两手准备――力争好,准备好。</h3><h3><br></h3><h3>当印度政府大幅度右摆时,中央军委适时告诫边防部队,要提高警惕,加强边防,防范印军进攻,当印军大肆占地设点,步步向前推进,严重威胁中国边防部队安全的时候,毛主席指示:对印军的入侵,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h3><h3><br></h3><h3>当尼赫鲁政府大肆反华,疯狂挑衅,调兵遣将,集结部队,完全堵塞了和平谈判的一切渠道后,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定:为了打击印度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创造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解决的条件,决定对入侵印军进行反击。</h3><h3><br></h3><h3>中央军委立即对反击作战作出指示:军事指挥工作,政治动员工作,后勤保障工作,务必精心计划,周密组织,切实做好。指出,此次同印度反动派作战,事关国威军威,务求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br></h3><h3><br></h3><h3>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指示,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h3><h3><br></h3><h3><h3>为了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组织指挥,由西藏军区组成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指挥成员有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邓少东、赵文进,司令部副参谋长石伴樵,政治部主任吕义山,后勤部副部长于一星等,主要负责东段指挥。</h3><h3><br></h3><h3>在西段,新疆边防部队组成了“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副军长何家产负责指挥。西藏、新疆边防部队接到中央军委反击作战的命令后,迅速部署兵力,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迎击印军大规模进攻。</h3><h3><br></h3></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向战场纵深进攻的解放军</font></h5> <h3>在国家根本安全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一再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br></h3><h3><br></h3><h3>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全线反击作战。战役共分两个阶段,印度在第一阶段作战中虽遭惨败,但仍不认输,悍然拒绝了我国政府的三项建议,公然攻击中国的和平建议是一种骗局。</h3><h3><br></h3><h3>印度政府进一步掀起反华浪潮,加紧战争动员和准备。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成立了“应对紧急情况的”内阁,公开向美国等西方国家乞求军事援助,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日夜向边境增派军队,赶运武器,一心与我国再作军事较量,与我军一决雌雄。</h3><h3><br></h3><h3>到11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增加了2个师部、9个旅以及炮兵、装甲兵部队各一部,总兵力增至3万余人。结果,又被我人民解放军一顿暴揍。</h3><h3><br></h3><h3>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全面停火,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入侵印军,印军丢盔卸甲望风而逃,第4军长考尔乘飞机仓惶逃跑。歼灭了印军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3个旅,基本歼灭印军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3个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h3><h3><br></h3><h3>并缴获了缴获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电台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的大批武器装备。</h3><h3><br></h3><h3>此战,印度遭到惨败,中国则大获全胜。</h3><h3><br></h3><h3>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退了印度军队的大规模进攻,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置的90余个据点,歼灭入侵的印军,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沉重地打击了尼赫鲁的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提高了中国和中国军队在国际上的威信,并开创了胜利之师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主动交还缴获物资和俘虏人员的先例。</h3><h3><br></h3><h3>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规模、时间都很有限的边界作战。毛主席称中印边界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中国在获得胜利后主动撤军,表明了中国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1962年中印战争中被俘的印军官兵</font></h5> <h3><b>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惨败的</b><b>印度</b><b>,此战后对印度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b></h3><h3><b><br></b></h3><h3>印度军史认为1962年战争是一场“惨败”,“军事上遭受的羞辱在印度国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尼赫鲁说“印度国民感到败给中国是耻辱”。有印度学者认为,“中国获得全胜,印度在短暂时间内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和耻辱”。</h3><h3><br></h3><h3>尼赫鲁1962年10月25日在印度人民院承认中国的自卫反击战对印度是一个“沉重打击”。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尼赫鲁的影响力都比战争前明显减弱,得到的国际同情和支持并不多。</h3><h3><br></h3><h3>战争前,印度得到了包括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尼赫鲁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舞台上的明星和“宠儿”。</h3><h3><br></h3><h3>战争开始及中国宣布停火、撤军后,印度得到了更多的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苏联等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也有一些西方国家及苏联等国批评和谴责中国,但“印度偶然中发现,准备同他们现在一起反对中国的亚非朋友为数不多”,53个亚非国家中“始终不渝支持印度的只有两个国家”,18个国家“仅表示了同情,而且还是在印度的一番劝说之后”。</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印度总理尼赫鲁</font></h5><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印度民众的怒火既指向印度政客,也撒向了中国。总理尼赫鲁声望大跌。</font></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1963年8月,印度反对党第一次提出了对尼赫鲁政府的不信任案,“给这位伟大领袖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尼赫鲁后来在议会称,“象中国这样完胜后不提任何要求就单方面停火、撤军,世界战争史上从未有过,对他来说不啻是奇耻大辱,还不如战死在疆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一边倒的惨败使得尼赫鲁风光不再,印度的国际地位直线下滑,情绪越发低落,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font color="#010101">战争结束一年后,原先咄咄逼人躊躇满志的尼赫鲁患上了中风,而且还驼了背,于1964年5月26日</font>郁郁而亡。有印度记者认为,1962年战争“是尼赫鲁难以经受得住的打击”。</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对于战后中方主动向印方遣返战俘,交还汽车、大炮、枪支弹药等武器装备的过程,印度人更是认为“中国是为了争取舆论的支持,实际上是对印度军队的一种侮辱。中国人交还的大量印军武器装备只能表明印度遭受了多么惨痛的失败”。</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2年中印战争中被俘的印军官兵</h5><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h3><h3>印度在1962年战争中的惨败,使印度开始全面检讨它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印度的“和平中立”政策和尼赫鲁政府热烈渲染的“不结盟”政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h3><h3><br></h3><h3>印度已从实际上走向双重结盟,既联美,又联苏,他们共同反华。<br></h3><h3><br></h3><h3>在军事方面,印度在1962年与中国的边界战争惨败后,立即对军队实行现代化,增强其被中国轻易击败的军事力量。</h3><h3><br></h3><h3>在两年时间里,印度的国防预算增加了一倍;在10年内,其军事人员也增加了一倍还多,从400万人增加到825万人;进口武器的价值也实现翻倍,国内军火产量急剧增加。</h3><h3><br></h3><h3>在这一过程中对外采购军火十分关键。由于苏联和印度在遏制中国的战略上存在共同利益,加上中苏分裂的加剧。因而,苏联在60年代及以后的岁月成为印度重要的军火来源。</h3><h3><br></h3><h3>1962年战争还导致印度对西藏和尼泊尔的政策进行重新定位,其在西藏问题上更具侵略性,对尼泊尔则减少了干涉。</h3><h3><br></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人民解放军缴获的印军装备</font></h5> <h3>一方面,印度支持将西藏问题提交联合国,并开始与西藏叛乱分子和美国中情局合作,维持西藏地区对抗中国政府的力量。</h3><h3><br></h3><h3>为此印度在奥里萨邦建立了一个特别通讯基地,少量的印度空军飞行员在此集结以备进入西藏的飞行任务;同时还建立了一支稳定的西藏武装力量,即印度特种边防队。</h3><h3><br></h3><h3>另一方面,1962年的惨败也促使印度重新制定对尼泊尔的政策。新德里放弃了此前反对君主制的激进政策,开始与尼泊尔君主修复关系。尼泊尔方面对此表示欢迎,因为尼泊尔希望能够在印中之间维持平衡,并对印度新许诺的经济、军事援助很感兴趣。</h3><h3><br></h3><h3>1962年印度的惨败,进一步加深了印度对中印地缘政治现实的担心,安全问题主宰了印度对华政策,中国被印度视为“北方最大的威胁”,传统的强调和平共处的观念被军事准备所取代。</h3><h3><br></h3><h3>美国著名南亚学者斯蒂芬·科恩教授认为,印度在中印战争中所遭到“耻辱的失败”,“教训了整个一代的印度人,……从那时起,印度在心理上已经成为了军事化的国家”。</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2年中印战争中被俘的印军官兵</h5> <h3>印度决心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并制定了打一个半战争的军事战略。</h3><h3><br></h3><h3>一个战争是对付巴基斯坦的陆、海、空全面常规战争,半个是对华的陆基边界战争,即在超级大国干预印巴战争之前,能同时对中国进行边界地面行动。</h3><h3><br></h3><h3>这种印度必须在地缘政治环境中保持对华军事平衡的政策观点一直延续到今天。</h3><h3><br></h3> <h5>――本文参考资料《印度对中印边界问题态度的变化》、《印中对抗:新德里的视角(1960—1970)》、《中印关系中的认知错位现象分析》,以及部分网络文章</h5><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