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总结

凯的小螃蟹

简介 <p>吴正宪,数学特级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p> 教学特色 <p>1、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p><p>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引导学生“再创造”。</p><p>3、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用学生对话的方式来让学生辩论。</p><p>4、让学生讲故事,进行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p><p>5、尊重,信任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p><br></p> <p>本季共探讨了吴正宪老师的十节课。</p> 打卡记录 <p> <a href="https://share.weiyun.com/5ZnbL8p"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大数的认识》</a></p> <p>今天的收获:感谢大家的分享,让我有所收获。我观看这节课的时候,没有看得很细致。直到大家指出吴老师的导入时间有点长,我才注意到这个问题。导入过程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导入时间又不要过于长。如何导入,同学们都分享了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可以用抢答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这个数的计数单位,还可以就地取材,拨计数器,拨珠子,让学生复习了之前的知识,明确了计数单位。 </p><p>还有吴老师选取99999这个数字,是有她的寓意的。99999再添上一是满十进一。吴老师还有一个细节,学生拨完计数器不再拨了,让学生在脑子里思考再添一,是什么样的,这让学生的思维更抽象了。这也是我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 </p><p>我们又探讨了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学生不停地往后写数字时,我们又如何恰当好处地提醒她写到这里就够了,这也值得我们思考。</p> <p>《除数是整数的除法》</p> <p>  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p><p>0006 阎倩倩 2019年3月12日 星期四 </p><p>吴正宪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研讨心得 </p><p>(1)一定要让学生知道AA制是怎么分的,要学生理解题意。 </p><p>(2)在平时,要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p><p>(3)遇到突发情况,学生提前做出正确答案,怎么办。要懂得随机应变。可以表扬他预习了,也可以让他上台来讲一讲。 </p><p>(4)算式是很抽象的,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来理解算理。例如,买东西,小数点前面的数代表的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的数代表的就是几角,几分。 </p><p>(5)可以编口诀,来总结其实小数的除法就是分计数单位,便于学生理解,印象深刻。</p> <p><a href="https://share.weiyun.com/5C1eCUo" target="_blank">《方程的认识》</a></p> <p>“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吴正宪《方程的认识》研讨收获 </p><p>1、导入环节中,询问学生心中的方程,对方程的印象,能快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更期待学习方程。 </p><p>2、肢体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很形象。 </p><p>3、和学生一起为知识点起名字,这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起的名字,一起创造的,学生有强烈的自主性。如果学生不喜欢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可以设置我来当这个知识点的代言人,先当一段时间代言人,如果那个学生当累了,可以选另一个同学当,可以避免学生的尴尬。 </p><p>4、充分的课前准备很重要。小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p><p>5、组织对话式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老师要善于引导。这对老师的控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秩序地组织交流,可以在这之前制定规则,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p><p>6、学生说跑偏了,老师要及时将他拉回正轨。 </p><p>注重学生数学人要用数学的眼睛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信息的好习惯。</p> <p><a href="https://share.weiyun.com/5bDGFCG" target="_blank">《商不变的规律》</a></p> <p>“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0006 阎倩倩 阎倩倩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吴正宪 《商不变规律》研讨心得: </p><p>1、学生在黑板上标注完,在全班上选一个可以读懂自己的人来解释自己的想法。自己已经很清楚了,台下的同学可能不是很清楚。这样设计,全班一起梳理,思想又深化了一遍。 </p><p>2、小细节处理得很好。吴老师不拖长音,是为了避免表演式教学。 </p><p>3、让学生上来演示,下面的同学插话怎么办。可以让学生善于倾听,懂得不要打扰别人。老师可用一些语言善意地提醒。 </p><p>4、把学生的作业直接拿到台上去展示,让大家点评,可能学生有些难为情这个问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化错思想。如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上让其他学生感谢他的错误,让学生可以避免这个错误。让学生不要害怕犯错,明白犯错误不可怕,改正错误是最重要的。对犯错误消除恐惧。 </p><p>“谁的笑是最聪明的笑”,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趣地引发学生思考,为后面引出今天的重点做铺垫。</p> <p><a href="https://share.weiyun.com/5rxdl5H" target="_blank">《小数的意义》</a></p> <p>“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0006 阎倩倩 吴正宪 《小数的意义》 研讨心得 </p><p>1、导入过程中,学生不容易get到老师的那个点,迟迟进不了主题怎么办?可以将元角分换成米毫米,将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就不易跑偏,很容易进入正题了。 </p><p>2、教师应该随机应变。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小数,将后面的2、3、4都画出来,吴老师中途利用了这个数轴,让学生在数轴上找小数的家,培养了学生对数的敏感性。建议将在数轴中找小数的家这个环节放在学习了最后就更好了,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这时在数轴上给小数找家,这就更好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之前导入时,学生说自己对小数的印象时,说小数很小,这时可以让小数与整数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小数其实不小,它可能比整数大。</p> <p>《重叠问题》</p> <p>“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吴正宪 《重叠问题》 研讨心得 </p><p>1、要多鼓励学生用画图,算式多种方式表达。 </p><p>2、不断向学生提问,或者让学生向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算式中的数代表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得更清楚。 </p><p>3、当学生紧张,不小心数错了。台下的同学哄笑。老师要及时制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告诉学生笑声过后,要学会思考,仔细分析他错在哪里。 </p><p>4、用教具两个椭圆来演示出三种情况,老师用了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以后,我们在别的课中也要学会用形象的语言归纳规律。</p> <p>《分数的意义》</p> <p>  </p> <p>  《估算》</p> <p>  “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0006阎倩倩 吴正宪《估算》研讨心得 </p><p>1、学生问约等号为什么是弯的时,吴老师回答是人为规定的。建议吴老师可以这样回答,因为~代表的是一个范围,约等代表大致是多少,也是一个范围,就要两个~来表示。 </p><p>2、当学生问吴老师“≈”是谁发明的时,吴老师不知道,她谦逊地问了场外的老师,这为学生树立的不懂就问的好榜样。 </p><p>3、有一个同学的做法与黑板上另一个同学重复了,吴老师询问学生能否擦去他的做法,同学选择保留,吴老师就保留了学生的做法。吴老师的做法尊重了学生。 </p><p>4、如何高效学习课例? </p><p>在学习之前,先看看这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几年级的,在小学阶段知识结构中的哪里。 </p><p>看课例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只记重点,或者将重要的话语进行记录。将记录的内容分为特别重要,重要,一般重要,用不同的笔记录。 </p><p>讨论后,把笔记再看一遍,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画个笑脸,觉得还可以优化,改进的地方在旁边进行批注。 </p><p>隔几天再看一遍,记得回顾。</p> <p>《相遇问题》</p> <p>“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0006 阎倩倩 吴正宪 《相遇问题》 研讨心得 </p><p>1、新授过程中,请同学上来表演“同时”、“相对”、“相距”、“相遇”这四个词的意思,这里在“相对”后面加上“相向”,“相对”和“相向”的意思是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多展示理解。 </p><p>2、新授过程,初步感知速度不同,路程也不同。讨论方法。感知两人走的路程和=两地距离。 </p><p>3、用ppt演示,两人1分钟走的路程,2分钟走的路程,助于学生理解速度和是什么意思,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 </p><p>4、放远目光,目光不仅限制在路程问题上,这个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工作问题上。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工作量 </p><p>5、知识拓展过程中,两个物体相对运动,还可以出现什么情况,可以不同时出发,可以没有相遇,二人擦肩而过等情况。这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为后面所学的内容做铺垫。 </p><p>6、当组织辩论,学生比较拘谨时,老师可以主动提问带动学生提问。</p> <p>《用字母表示数》</p> <p>“数学观课者(第一季)”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0006阎倩倩 吴正宪 《用字母表示数》 研讨心得 </p><p>1、虽然课程进度比较慢,但是学生能把问题弄清楚,还是值得的。讨论时间不够怎么办。学生的讨论老师是控制不了的,老师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简些,可以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讨论。 </p><p>2、这节课结尾时,吴老师可以让学生讲个小故事,这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运用。例如,学了青蛙歌,可以让学生再编一个儿歌,如小鸡歌,兔子歌等。 </p><p>3、之前一个同学坚持用文字式表达,吴老师让他可以在整节课都用文字式表达,课结束时吴老师可以反过头来问问他的感受。这让他更加感受符号化的简洁性。 </p><p>4、关于纪律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用儿歌的方式,对于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自尊心强,可以用表扬的方式。比如,早自习读书问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班被表扬了,学生会再接再厉。</p> 小总结 <p>这季观课者我收获了很多的导入方法,例如,情境导入,复习旧知识导入,提问题导入,看视频导入等等。以及如何组织一堂课,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题,将课堂交给学生,如何实现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p>

学生

老师

小数

导入

数学

可以

观课

吴正宪

第一季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