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常袋镇姚凹小学】</p> <p>自线上教学开始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纷至沓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网络到现实,搞得老师们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地域不同,学情不同,再好的教学资源因为多种条件的限制,极不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常袋镇中心校已经了解到各个学校线上教学的实际困难,经过精心准备,在全镇范围内掀起“线上教学微课直播”活动,各校纷纷响应,积极参加。中心校于3月27日组织各校教学骨干教师组成评委,参与常袋镇优质微课评选工作,经过认真评选,推出了一大批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实用优质微课,并于3月30日起,向全镇各校进行推广学习。</p> <p>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践行终身学习的目标,充分利用身边优质教学资源,我校利用中心校在全镇范围内选拔出的各校各学科优质微课,于2020年4月1日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研讨。</p><p>首先,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在线听课。全体教师就这样拿着手机,边听边记,写下讲课教师的精彩,写下自己对教学的疑问。那种专注的精神足以显示出我们有多么的虚心。</p><p>其次,我们分学科,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的顺序,每听完一节课,各位老师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听课感言,设身处地思考:如果让我来上这节课,如何设计?比较之下,收获更多。</p> <p>对于中心校推荐的所有优质微课,人人都听。就算是学科不同,也能彼此从课堂设计和教学模式中学到新的方法。</p><p>所有优质课听完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重点研讨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还有哪些做法需要改进,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p> <p>陈精精:赵佳佳老师的《腊八粥》这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组织严密,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自主探究,整节课设计的非常完美。</p> <p>席延飞:张笑林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讲解语言精炼,通过类比,使学生明白整除和有余数的区别。麻文婷老师的英语课,设计巧妙合理,让学生在对话练习中学习语言,在游戏中感知语言,是一节有温度有意思的英语课。</p> <p>郭晓鹏:邢孟平老师的作文课整个教学过程,构思巧妙,每个环节,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目的性强,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 的广度和深度,是一堂有意义、有趣味、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课堂。</p> <p>董风丹:听了沈璐老师的英语课,受益匪浅,口语流畅,内容丰富很多细节问题都是我该学习的。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效果好。培养了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方法很详细,在读音方面也是强调。并且实时教学,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加入到课件里,引导学生爱国情感,作为一枚新手老师来说,我还有很多学习的地方。</p> <p>马丽辉:听了庄苏欢的《伯牙鼓琴》,她的深情朗读融入人心,她的讲解清楚透彻。让学生能瞬间融入课文情景,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同时衔接紧密,令学生的感受油然而生,为习作练习提供了良好的感情技巧,是一节严谨而有效的课堂。</p> <p>朱智辉:完整的微课,优质的资源,美妙的声音,高超的技术,这些优点都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感谢中心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教师想要在课堂上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可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听了马岭小学沈亚兵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让我感受到年轻教师的魅力:扎实的功底,优美的语言,精心的设计,紧密的衔接,自然的过渡,这些都一一展现在简短的而又精致的微课中。课堂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又通过闯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性的语言很具启发性,加上亲切的声音,更具亲和力。闯关游戏贯穿始终,故事情节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讲练结合,稳扎稳打。从整节课看来,沈亚兵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素养毋庸置疑的。学以致用,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初衷。沈亚冰老师精选习题都是生活中的例子,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听完这节课,对我有了很大的启发,如何在课堂上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需要老师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再加上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必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p> <p>杨剑波:沈璐老师的英语课:</p><p>1、口语流畅。</p><p>2、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效果好。</p><p>3、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p><p>4、教学过程和方法很详细。</p><p>5、把抗疫加入到课件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p> <p>最后,席校长对这次教研活动做了重要点评:各位老师刚才说的都很好,这次中心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秀的教学资源,从大家认真听课和积极发言中可以看出,各位都很用心。这一现象令我感动,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通过今天的教学研讨活动,相信大家必定有了很多收获,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p> <p>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精彩教研!</p> <p>【编辑:朱智辉 审核:席延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