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美篇

种雨熙

<p>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短信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先贤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和善!</p> <p>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清明节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感情的节日;“清明节是一个追思故人、缅怀先贤的节日,感恩是清明祭扫永恒的主题。”。</p><p>清明时节,哀思无限。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牺牲的英雄们,追思他们抗击疫情的高尚情怀,感受他们的英雄事迹,铭记他们的辉煌业绩。</p><p>此时此刻,我无限感慨,思绪万千。为表达我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做一首七言排律,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p><p><br></p><p>缅怀在抗击新冠抗击新冠疫情中牺牲的英雄们</p><p>抗击新冠战病魔,驰援武汉逆行多。</p><p>白衣天使八方聚,金盾官兵一线逻。</p><p>舍生取义传本色,救死扶伤愈愆疴。</p><p>阳春三月花开后,终叫瘟神无奈何。</p><p>回首征程人寂寞,缅怀英烈泪滂沱。</p><p>哀思聊寄清明节,词笔诗心谱赞歌。</p><p><br></p><p>“他们的英勇奉献,烙印在最美的逆行中,镌刻在冲锋的道路上,谱写在奋斗的岗位上。他们舍己为人救死扶伤,是社会的价值基石,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的精神坐标。他们不需要被神话,但是需要被记住。他们为了我们离开,我们不能欠他们一个烈士的称号。”</p><p>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依然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形势。我们只有继续沿着他们的足迹,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决打赢这场战“疫”,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p><p>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p><p><br></p> <p>清明 </p><p>宋 · 王禹偁</p><p>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p><p>寒食 / 寒食日即事 </p><p>唐 · 韩翃</p><p>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扫墓</b></p><p>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p><p><br></p><p>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p> <p>踏青</p><p>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p><p><br></p><p>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p> <p>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p><p><br></p><p>佳节清明桃李笑,</p><p>野田荒冢只生愁。</p><p>雷惊天地龙蛇蛰,</p><p>雨足郊原草木柔。</p><p><br></p><p>——《清明》</p><p><br></p><p><br></p> <p>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杜牧写的一首反应清明时节的诗,在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不过在现代,清明就变成全家团聚,上分扫墓的节日了。</p><p>清明节的时候,很多地方会做一些传统糕点,比如江南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青团,既用来当做贡品,也会自己吃。那么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青团呢?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因此青团才会成为江南一带祭祀祖先的供奉品。中国人在清明节这天吃青团,这个习俗要追溯到周朝,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上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因为寒食节是不能生火的,所以人们提前会准备很多糕点用来充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当时在耕田的一位农民帮助李秀成化妆成当地农民的模样,带着李秀成和自己一起耕田,在这位农民的掩护下。清兵没有找到刘秀成,但是他们并未放弃。在村子里驻扎下来,同时在村口设立岗哨,进出村子的人都会被搜查。</p><p>李秀成无法跟随农民回村,所以这位农民打算自己回家带些食物给刘秀成。然后这位农民在回家的时候,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这位农民很聪明,他立马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用青草掩盖住,糊弄过了村口的岗哨,将食物带给李秀成。李秀成吃过以后觉得非常好吃,而且很抗饿。后来李秀成逃脱了清兵的追捕,回到军营中,之后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