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王银莉名班主任工作室:“书香润我心,好书伴成长”系列活动(二)

美友80979509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之家园共育篇“宅享阅读,共沐书香”</b></p><p><br></p> <p>  新教育认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p> <p>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名优班主任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利用网络依然能积极地完成“书香润我心,好书伴成长”的交流活动,阻碍不了我们向往学习的激情。</p> <p>  此次活动我选择了第四篇章:携手并进——家园篇。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p> <p>  我向我班家长们介绍的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为什么我要向大家推荐呢?从书名上看,这本书更贴近于家庭教育书籍。其实“这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图在于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p> 本书作者尹建莉,是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p><p><br></p> <p>  我们每个教师同时都是家长或将来会成为家长,在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感到“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给学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作为一线教师还需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教育方法,这本书就是值得我们教师读、也值得我们推荐给家长共读的一本好书。作为已为人母的我来说,也会在此书中与家长产生更多的共鸣。</p> <p>  我就认真地在读此书,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很好读,全书分为7章,分别是:“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家长应有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全书记录了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教育轨迹,我选取了其中适合我班现阶段年龄的篇章与家长进行分享。这种“实践经验+教育学思想”的结构模式,也很容易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所接受。</p> <p>  比如篇章中《像牛顿一样》,她对孩子无意中犯得一些小错误,用“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让我们更加理解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在过失中成长,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缺点;实在值得我学习和借鉴。</p><p> 篇章《给小板凳揉揉腿》中,妈妈引导女儿给小板凳揉疼,教会她对别人更多的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让善良和霍达永远相随,终身受益。</p><p> 篇章中《给孩子“犯错误权”》,童年需要“尝试错误、不听话”,不允许孩子错误,是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这犹如不允许学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样,是以暂时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长久的、内在的完善。</p> <p>  通过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利用网络进行线上交谈的方式,也是一种乐趣。家长们纷纷在与家长侃侃而谈中,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有“共同的愿望”,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人,甚至成龙、成凤,可是我们都用心了,但用得方法是否正确,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儿童所体会的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针对书中一个个小故事,家长朋友们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了自己的心得感悟!</p><p> 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有可能当你阅读一本书后会改变你,会指引你往正确的方向,会引领着你不断成长。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路。</p> <p>  我们每个家长、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幸运的,是被孩子选出来问路的人,让我们祝福每个孩子,也告诫自己:用心做好带领孩子成长的引路人。</p>

家长

孩子

教育

本书

家庭教育

老师

共读

篇章

我们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