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采一小学二年一班主题队会

涟漪

<p>灰蒙天,记忆清明。细雨绵绵,略带几分寒意。冷风吹花瓣坠,惹来往行人黯然。古人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古至今,几度清明几度春,多少行人多少愁。关于这沉淀千百年来的节日,你又了解多少呢?</p> <p><br></p><p>清明节的来源</p><p>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顾名思义,清明节主要进行祭祖,外出踏青等事宜,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信奉神明,祭祀苍天。这亦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传统节日,众所周知,扫墓祭祖,郊游踏青,传承至今,未曾废离。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生气旺盛,气候渐暖。它融汇自然与人文为一体,是古人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象征,也证明了自然万物与人类理应互利共生,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性。</p><p>古有“春秋二祭”,祭祖大凡是在春分,秋分举行,故有此论。人类最原始的信仰有两种,他们敬重祖先,敬畏天地。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的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这一点充分表明了上古时期先辈对祭祀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墓葬行为的肯定。</p><p><br></p> <p><br></p><p>清明节并不是独立的节日,其中融汇着古老而丰富的其他节日的文化内涵。清明节在随历史长河奔涌而来的途中,不断融入了其他节日的习俗,并将它们传承下来,不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举个例子,唐宋时期,清明节融入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虽然如此,寒食起源,并非纪念他,而是沿袭上古时代的改火旧俗。《周礼》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也就是说,在仲春这一时期,保留火种但不用火,自然也就吃不上熟食。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食生食,在后世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登风俗。史料《后汉书》记载中提到,最初的寒食节比较长,最长达到105天,最短也进行一个月。这足以看出人们对此的重视,但长期食生对健康不利,所以寒食习俗最终被淘汰,这也在情理之中。</p> <p>在这个缅怀先烈,崇敬先人的日子里,二年一班的同学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在网上参加了祭拜先烈的活动。</p> <p>虽不能聚首,但隔着屏幕也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老师利用钉钉群直播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的习俗。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声情并茂地朗读清明节诗词。</p> <p>4月4日上午10时,同学们举行了默哀三分钟活动,为在抗疫战争中牺牲的医务工作者和不幸去世的同胞们表达最深重的哀悼。</p> <p>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让我们的怀念与哀悼化作碧空中放飞的风筝,自由驰骋。天地广阔,愿一切亡灵终得幸福归宿……</p>

清明节

寒食节

祭祖

节日

清明

仲春

踏青

习俗

同学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