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临汾市解放路学校 邰朋飞</b></h3>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邰朋飞,临汾市解放路学校历史老师。很高兴在这里分享中考世界史复习一些心得体会,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将世界史在公元1500年划分开,这之前只是一些孤立的地区。伴随着新大陆的探索,全球化导致了侵略、杀戮、资本积累等等,也客观上促进了彼此的沟通交流,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一方面我们诟病全球化背后的贫困和不平等,以及包括此次疫情在内的多次疾病传播,例如H1N1、SARS、MERS等等,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依靠全球化来合作共赢,无论是共同战疫、还是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治理等重大议题。这样带有矛盾和冲突的话题令我很着迷,一切的变化都得从15世纪开始,所以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就是《从十五世纪出发》。<br>当下新冠病毒在整个世界仍然愈发肆虐,感染人数已上百万。有人说,这就是全球化的代价。从这个点上的确会让我想到很多,实际上在全球化的初期,一场传染病几乎可以毁灭一个民族。四百多年前几百个西班牙人灭掉上千万人口的印加帝国和玛雅帝国的除了野蛮和残暴外,就是自身携带的“生化武器”。是的,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自15世纪开始,人类从相互隔绝走向整体,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类不再孤单,而且我们开始仰望天空。 这一切的开始,自始至终都会留下深刻的历史痕迹和无尽的人类伤痛。<br>另外,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在目前状态下也愈发清晰,为什么在疫情防控上,东亚为什么做得比西方更好?东亚守住了,而西方却沦陷了?由此我就想这明显的中西不同可以成为我们中考研究的重点,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中心话题——疫情下世界史范畴下中西对比。我的讲座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疫情下的世界史;第二部分——中考维度下的中西对比;第三部分——典型试题分析。 一、疫情下的世界史<br> 疫情下的世界史得从一条纬线说起,这就是北纬30度,指北纬三十度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独特的纬线上,贯穿有四大文明古国,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州,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等诸多独特的奇特自然及人文现象……<br>当然也包括今天的新冠病毒,从世界史的角度看这场新冠病毒,这就是人类历史进入全球化阶段的代价,实际上我们梳理历史上的大的流行病,就能得出一个重要的认识,人类的历史就是疾病的历史。(瑞典病理学家福尔克·亨申)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几乎每一次疾病的风行,都是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来,而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又反过来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病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陈出新”,而人类与它的抗争从未停止。 在不断的斗争中,人类也在渐渐改变。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长期的病害折磨,人类渐渐麻木,几十年下来,人们开始习惯和病魔共存,衍生出来的是更多的迷信乃至邪教,而短期的病害则对人类社会产生强大的震动,尤其是精神上的。例如黑死病突如其来,瞬间令欧陆沉沦,幸存的人们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因为万能的上帝在黑死病面前一样无能。因此在黑死病后的几百年内,欧洲迅速发展,文艺复兴带动工业革命。人类的眼光要么回首过去,要么注视自身,黑死病就使得欧洲的社会结构崩溃,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化为乌有,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失去的只有锁链”。而东方人的思想趋向于保守,依旧敬天命重鬼神,心中的锁链一直未被解开。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朝代更迭、君王更替、城头变幻大王旗,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这一点上总是出奇的一致,末代君王常常逃不出四个字“骄奢淫逸”,骄必败、奢必散、淫必乱、逸必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了同样的车辙。可是当我们翻阅那已记录不完善的史书时,却能常常窥见另外的端倪——王朝更迭的历史必然的幕后推手是看不见的瘟疫。公元 541 年,当罗马复兴遭遇重大疫情,伟大的查士丁尼也只能黯然退场,终止了中兴罗马帝国的梦想。明朝中后期的小冰期现象至今让研究明史的历史学家感到脊背发凉。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明朝灭亡以后的1660年,气温正式步入了最寒冷的时期。疾病改变历史走向。 二、中考维度下的中西对比<br>我们发现,近些年山西中考中,命题的趋势和走向基本上是恒定的,都突出了核心素养的考察,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最能体现学科思维含量的即历史解释,而解释一个历史事件通常需要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考量,尤其是带有思辨性的史实对比就成为命题者的取材利器了。所以我们看到,从时段上中考侧重考查的时间范围以15世纪之后的历史史实特别多,在材料解析题中中西对比的成为一种命题范例。 从当下看,中美两国之间应对疫情的不同方式,体现了两种文明间的差异,前者依赖于道德体系,将社会稳定置于一切之上,而后者则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试图与充满危险和矛盾的社会和解,而放弃一切改善社会的计划。面对疫情,如果将“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进行对比,我想应该很有意思,学生也有兴趣去听,眼下中国疫情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这场博弈仍将长时间段存在。下面我就从五个角度去梳理中西的不同之处。 (一)中西政治制度的不同。制度能凝聚社会共识,制度背后都承载着特定的精神观念与意识形态。共同的制度精神及其价值观,会强化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从而起到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特别是将大大增强社会在面临危机和挑战时的能力。让我们回到过去,从渊源上梳理两种不同结果背后的历史根源,历史人应该保有客观性,辩证看待问题。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中西政治制度的不同。 (1)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两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度(中)公民集体民主制(西)。中华文明从传说的尧舜禹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由此“家天下”的局面延续了数千年,夏朝之后,继之商、周,这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三代”著称的时期,周代,尤其是其前期的西周,代表了“三代”社会发展的最高成就,后世读书人往往把它当成一个心目中理想社会。(孔子曰克己复礼),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称霸,小国林立,战争不断。最终,由强盛的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秦虽二世而亡,但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却影响深远,秦以后,我国的历史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虽然不断出现改朝换代和政权的更替,但从宏观上看,就像一条大河向前奔流,沿途吸收诸多异质文化的成分,变得更为宽阔无涯、一路奔腾不息,绵延不绝。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多么令人生出无限歆羡的繁荣时代,然而,历史总是让人充满惊异。15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发展渐渐变慢,变缓,没有了昔日的生气蓬勃的前进势头。在这一时期我们看到广阔无垠、物产丰饶的大陆系住了郑和远航的船队,而范围有限的伊比利亚半岛却成为冒险家跨越海洋的坚强后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把目光停在近代找找答案。 (2)中西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近代化探索主题)近代的中国是被动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以内敛何为美德,缺乏主动精神,尤其缺乏对自由民主的追求。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的炮声终于惊醒了迷梦中的中国人,走向近代的中国由此开始了一段艰辛困苦的探索之路。当17、18世纪的中国正沉寂在天朝上国的迷梦时,同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原则开始确立,人民的权利得到承认和彰显,与封建专制相比,资产阶级的人民主权思想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提倡民主和公正,有利于充分发挥公民的主动性聪明才智。 (二)中西经济制度的比较。经济制度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西截然不同的差异性。而中国自古以来的重农经济(小农经济)则为传统的中央集权制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不然,英国使者马戈尔尼也不会自嘲自己像囚犯一样来到中国,又像小偷一样回到英国。 (1)中西古代经济制度的变革,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对立的两极,中华文明是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农业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并通过抑制商业来保证农业的发展。农民身上,承载了数千年的负重。而西方则有重商传统,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机遇。航海发达的国家依靠商业和贸易独步欧洲,发展成为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重商主义曾经是欧洲现代化的利器,它把一个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富裕的强国。(出示课件图片)清朝统治者,重征商业税,限制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这张收据上我们看道光时期向商人预收的税达五千两整)而荷兰早在此时的二百年前就通过海外贸易,获得了大量的金银,实行贸易自由和开放的政策,把商业的触角伸向了全世界。 (2)中西近代经济变革;1865年,英国商人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在北京宣武门外修筑了一条1里多长的小铁路。20年后,李鸿章为讨老佛爷开心,在北京修建了紫光阁铁路,慈禧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一辆德国特制的火车上,只不过火车不是用机车的头牵引的,而是由太监们拉着跑。尽管如此,此时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毕竟开始主动融入世界大潮中,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br>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此时的铁路长度已经超10000公里。<br>(3)重点比较——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这张表格罗列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态度四个方面,我这里重点说一下思想文化方面,古代中国的文化运动大多以“复古”为口号(唐朝韩柳的古文运动),最终只能臣服于自己造的偶像;而西方文艺复兴以“再生”与“复活”为开端,掀起了各领域深刻变革的巨澜。这种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两幅绘画说明,崔子忠善画人物像,但玉女却在虚无缥缈的天上。蒙娜丽莎的微笑被人认为带有神秘的意味,引起后人无尽的猜测和诉说,有人说她是一名商人的妻子,也有人说她是银行家的老婆,但无论如何,她是人际佛罗伦萨市的一名合法公民。(真实的人) (4)重点比较——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我们最终开创和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反映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从学习、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经验,到开始认识到苏联经验的局限,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转变。 典型试题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今年中考形式,我认为有以下考点需引起重视,(1)两次世界大战(解决危机的办法)(2)欧盟(未来?)(3)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抄底)(4)人类命运共同体(5)观念的改变(思想解放运动)(6)奥运情结(7)儒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圈)(8)中外共时性问题,例如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关系等)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面临空前灾难,亦是历年中考题必考内容之一,除了考察战争本身之外,(例如2017年选择题第14题、2019年材料解析题18题第2问)还考察战争前后的关联史实,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专政、苏联的工业化、罗斯福新政、重要会议、国际格局等,可以说比比皆是。我想今年也会在这个主题上继续发挥和创新。关于欧盟更是热门话题,且不说今年年初英国脱欧的敲定,历年中考试题中“炙手可热”的选材,2019年更是用4分的分值体现欧盟的重要性(17题,第3问,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及其影响),那么我想结合当下的疫情,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们思考欧盟的未来。第三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一考点我想应该是今年文科考试(包括高考)必须涉及的话题,所谓学以致用,如果不在此处设疑激问,有如何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况且我们疫情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的功劳,随之5G时代的到来,不仅考试要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都会因此而深度变革。第四个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当下全球抗疫更加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经验,就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稳定世界经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实践证明,抗击疫情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情,只有依靠各国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加强合作,才能解决好。你说考试不考合适吗?第五个观念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改变,尤其是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和聚众思维将发生根本的转变,由此在中考当中,会将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生活变化放在同一主题下加以考察,例如2017年选择题第6题,考察了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7、18、19连续三年都考察了改革开放后科技和生活的变迁。当然进一步拓展延伸的就是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第6个是奥运情结,奥运会是人类的体育盛典,也是全面展现国家实力的最好舞台,奥运背后实际上是国家和人民的集体诉求,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所以我们看到由于疫情的发展,日本不得不推迟了奥运会,中考在此处“搬弄是非”显然是再合适不过了。第7个是儒家文化,随着中考对传统文化考察力度的加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看到东西方在控制疫情上不同结果,是两个不同文化圈的特质决定的。东亚国家民众在面对国家危难时识大体,讲秩序,知进退,团结一心。而西方民众更加自由奔放,普遍更加关心个人的利益。一到危急时刻,东亚社会的优势就展露出来。西方社会,却成了反面例子。过于追求个人主义和自由,反而在病毒面前自乱了阵脚。虽然全球疫情的结束绝非单看一方努力,需要团结合作,但是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儒家文化的回馈。最后一个是中外共时性问题例如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关系等)。这是横向的考察,从纵向上即历时性也大有文章可做,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相同性质的改革或者一个新生政权发展、壮大的历程(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农村的变迁等)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强化此方面的培养。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通过这场疫情折射出两种历史文化下的两种结果,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中考推测和方向,也许过去百年里,西方社会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多人认为西方文明是至高无上的、完全理性的,并对他们所宣扬的自由主义趋之若鹜。 与此相比,东亚文明就显得迂腐可笑,仿若时代的弃儿。 确实,西方的自由主义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性,这也是他们能引领划时代成就的原因所在。但现在,这一切都要重新定义,也许许多问题仍然没有答案。<br>北纬30度,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从历史走到现在,我们即将战胜疫情,我们是在极端条件下做到的,这已经为未来树立了一个典范和先例。我们才刚刚进入的隧道的另一端,世界注定会与之前的有很大不同。作为历史人,我们身上肩负着一种神圣的使命,这就传递理性思考火炬,让历史照进现实,给我们可爱的孩子们点亮前行的道路!<br>谢谢大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