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病毒在全世界的爆发,我们居家学习时间也被无限地延长。学生们的线上学习也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倦怠情绪。居家学习的各种问题接踵而来。</p><p> 倦怠1:父母看护,相看相厌,</p><p> 每天上演,亲子大战。</p><p> (老师你们咋还不开学,我都要崩溃了,看见他一天天磨磨蹭蹭不学习,我就想揍他一顿。)</p><p> 倦怠2:无人看护,独自在家,</p><p> 手机在手,吃鸡网游。</p><p> (老师,我和孩子爸爸都上班,他一天天在家就是玩吃鸡游戏,我把他手机没收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晚上我下班再补。</p><p> 倦怠3: 爷奶看护,好吃吃喝,</p><p> 能否学习,放任自流。</p><p> (老师,我是孩子奶奶,就是经管他吃饭,学习的我也不会,他也不听我的,老师你就多费心了。)</p> <p> 二实验的张富有校长和王晓丽副校长,多次组织班主任调查班级学生在家学习状态,针对学生居家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学科教师线上研讨,不断改进调整线上教学内容和形式,力求使我们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之中。</p> <p> 数学老师结合学生线上学习状态和两位校长的教学建议,先对线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整,从最开始的自主答疑式,改成教师主播式,后来干脆改成了学生主播,让学生成为线上学习的主人。可是运行了两周以后,孩子们也从开始的兴奋、激动,积极参与,到后来的消极参与,不得不做,小主播录视频也成了孩子们居家学习的负担。而我们的开学时间遥遥无期,怎样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数学老师们决定从改变教学内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他们巧妙改进了每天的数学任务单,从黑压压的文字数字变得图文结合;从复习变预习、从计算变实验、从枯燥变直观……精心设计的每张任务单像是一张充满神奇魔力的任务卡,引领着学生在充满挑战的任务活动中尽情的遨游。</p> <p> 改变1:复习变预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原来的数学任务单,我们以复习为主,目的是巩固原有知识,为开学的新课学习奠定基础。调整后的任务单,选择北师大版下册教材中便于学生理解,适合学生在家预习的学习内容加入任务单中,每天的知识点不多,便于学生在猜想、验证中探究知识,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p> <p> 如原来我们的任务单基本都是复习。 现在的任务单,我们先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大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是否相等?然后再根据任务单中的实验要求,动手验证,在验证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p><p><br></p> <p>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务单也是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哪组小棒可以拼成三角形 然后动手量长度,拼小棒,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预学任务单的引领下,大胆的猜想,积极实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发现知识的快乐,学习兴趣大大提高。</p><p><br></p> <p> 改变2:计算变实验,使学生在各种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做中学。原以为两三周就可以结束线上教学,所以开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内容我们主要是以复习计算为主,每天带一些积累背诵的概念,定律,换算公式等等。希望提高一些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加深对概念、定律、和公式的理解。</p><p><br></p> <p> 随着线上学习时间的延长,我们把任务单中的计算变成了实验,让学生借助家中现有的工具开展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充分的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发现活动中的乐趣,实现乐中学。</p> <p> 如,在第六周的线上学习,我们在前几周学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基础上,探究密铺的奥秘。看这是我们设计的数学活动任务单。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密铺的概念,还分三天的时间,动手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四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都可以密铺。设计动手活动的实验,详细说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工具和实验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将实验的结果填入表格中。因为我们每天都是早上八点下发任务单,晚上六点才开始直播答疑,所以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拼摆,有大量的时间动脑思考,再加上老师每天把动手操作得好的同学名字在微信群里及时公布,家长对操作活动也非常的支持。看看我们孩子的拼摆花絮就知道,孩子对这样的实验活动有多么的喜欢。</p> <p> 花絮一:老师你看我拼摆的三角形,我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我还发现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都可以密铺,所以,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都能密铺。孩子在拼摆中享受发现的快乐。</p> <p> 花絮二:学生A: “老师,你看我拼的三角形,这是不是说明三角形不能密铺.”老师:“宝贝你的拼摆方式真不叫密铺,密铺的特征是无缝隙,不重叠,你那三角形和三角形之间还有空呢!你想一下,能不能用一样的三角形把空堵上。”老师你看,这回可以密铺了。孩子在操作和交流中分享顿悟的喜悦。</p> <p> 花絮三:学生在动手探究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能否密铺时,为了使学生的图形做得更规范,老师教给了同学们一个好办法。</p> <p>孩子们照着操作,果然做出了规范的图形。你看他们拼得多认真。因为图形规范,所以孩子们总结出来的结果也都特别的准确。孩子们在微信群里积极的展示着成功的喜悦!</p> <p> 因为任务单的内容新颖有趣,学生们不但愿意动手操作,而且就连任务单的书写也格外的认真。原本不需要画图的地方,都认真的画在了本子上。就连点子图都没放过[捂脸][捂脸][捂脸],三角形的眼睛嘴巴画得惟妙惟肖,需要画图的地方更是画的格外仔细认真。</p> <p> 每天晚上六点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候,这时候不但能听到老师对同学们完成任务单的总结情况(等着老师表扬,被点到名字的时候最开心了),还能参与研讨互动和老师最后的直播课堂。老师在直播中借助PPT对任务单的内容作详细的讲解,还对新学到的知识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总结,每天的直播都让一部分孩子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班共有45名同学,但是每天参与直播的远远多于学生人数,有趣的数学活动不但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一些感兴趣的家长也进入我们的直播间,收听我们的直播,家长们说,你们的数学任务设计得有趣,不但孩子愿意学,我们都想跟着学习学习。</p> <p>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线上学习已经进行了六周的时间,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从开始的新奇有趣,倦怠厌学,一直到现在的乐于参与,主动的学习,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相信认真钻研,不断改进的教师们也是收获满满。</p><p>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们的作用就是尽我们所能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唤醒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之中,让孩子们无论是居家学习还是返回课堂,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p> <p>撰稿: 李旭</p><p>审阅:张富有 王晓丽</p><p>图片:二实验四年一班学生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