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觉间,清明已至。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清明有些不一样。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在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我校老师组织初三学生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达深切哀悼。</p> <p> 清明时节,人们以各种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清明时节,我们在追思中唤起切切真情,赋予这个特别的日子以丰厚的意蕴。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清明祭扫各纷然”的脚步少了,携手同行、共克时艰的责任重了。为了避免因集中祭扫导致人员密集、增加交叉感染风险,我校向还在家里的初一、初二学生发出了文明祭扫、同心战疫的号召。通过网络祭扫“云”中缅怀、寄托哀思……虽然形式改变,但缅怀的深情不变、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减。特殊时期,换一种方式过清明,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样彰显着清明敬畏生命的价值内涵。</p> <p> 初一、初二同学们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内蒙古,阅读文章《传承红色基因•致敬英烈任务》并且参加清明专题H5,向英雄烈士致敬”活动。 </p> <p> 初一、初二同学们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点击“风采”栏参与活动。登陆中华英烈网,参加网上祭扫活动。</p> <p> 有些战斗,听不到炮火,却听得见冲锋;有些战场,看不到硝烟,却看得见牺牲。今年清明,许多人都有特别的感悟。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些人没能和我们一起迎来春天的黎明。他们中,有白衣执甲的医务人员,有不惧风雨的基层干部,有冲锋在前的公安干警,有与病毒抗争的感染患者……在他们离开的第一个清明之际,人们用各种方式,献上一份追思与敬意。</p><p>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寄寓着敬祖尊贤、追思怀远的文化意涵,也蕴含着万物勃发、吐故纳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草木蔓发、万物生长之时,抚今追昔、静心回望,让我们对现实人生的可贵有了更深刻的体认,也让我们对生命的理解递进一层。每一次驻足,都是为了更好出发。祭奠在疫情中离去的生命,矢志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更坚固的防线;缅怀逝去的亲人,促使我们面向未来,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铭记这个清明带给自己的思考与感动,前进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而充满力量。今天,我们缅怀英烈,致敬英雄</p><p> 今天,我们追忆逝者,寄托哀思;今天,我们传递感恩,敬畏生命;四月,风起正清明;我们都好,只是想你。</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