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初探

徐国平

<p>郑 板 桥 初 探</p><p><br></p><p>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郑板桥生于兴化县东门外古板桥。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郑家三代都是读书人。是时,华喦十二岁,高凤翰十一岁,边寿民十岁,汪士慎八岁,李鱓八岁,金农七岁,黄慎七岁。这些未来的“扬州八怪”,如一颗颗棋子,散落在康乾盛世各自的土壤上。关于“扬州八怪”的构成,据扬州大学黄俶成教授考证,所谓“八怪”应为十四家,其余者有李葂、罗聘、李方膺、杨法、高翔、陈撰等。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p><p><br></p><p> </p><p><br></p><p>郑板桥,名燮(xie),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当时,兴化有三郑,其一为“铁郑”,其二为“糖郑”,其三就是“板桥郑”,板桥自喜其名,故天下咸称为郑板桥(《板桥自叙》)。与“板桥”有关的自用印有二枚:一是“板桥居士”,另一是“二十年前旧板桥”,皆蕴含着不同的家乡情结和怀旧思绪。谈到印,高翔曾为板桥刻“克柔”,不小心误刻成“充柔”,板桥“余亦宝而藏之”。我们在板桥作品上常看到的“七品官耳”是高凤翰生病后用左手刻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乃济南朱青雷所刻。清•袁枚《随园诗话》:“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此说其实有讹,徐兆丰《风月谈余录》卷六所录《板桥先生印册》,印文实为“青藤门下牛马走”,是吴于河所刻。“乾隆东封书画史”</p><p><br></p><p> </p><p><br></p><p>  郑板桥大致的人生轨迹: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六岁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之江村设熟教书,并设塾于兴化竹泓镇。三十岁,父亲去世,三十岁中秀才,登庐山,览潇湘,入四川,寻江源,过大漠,渡易水,游燕赵。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lt;&lt;七歌&gt;&gt;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郑板桥三十九岁之前,父殁妻死儿夭,第二年乡试又要举行,家中绝薪断粮,他听说刚上任的兴化知县汪芳藻是个知人善任、爱才好文的好官,万般无奈之下,写了《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这首诗送给汪知县,汪看后,觉得此穷秀才是个大才,就慷慨赠他一大笔钱,郑板桥用这笔钱安顿家小,赴江宁乡试,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此事在当时的兴化老城传为美谈,可谓捐资助学的成功范例。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朝中无人莫做官”,紫琼崖主人,名允禧,是板桥进入仕途的关键人物,他是康熙第二十一子,雍正之弟,乾隆之叔,位至郡王。他一心专意于诗和画,久闻板桥才名,请板桥进京,请自割肉下厨,把板桥这个落拓老书生当作王府上宾。后板桥因紫琼崖主人引荐,他才在乾隆七年,年过半百时当上范县知县,兼署朝城知县,一年后(五十四岁)调任潍县知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六十四岁)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在潍县任上的头两年,适逢山东大灾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痛景象,郑燮采取应急措施,不及申报上司批准,动用官仓粮食借贷给饥民,秋后灾情仍重,他又焚烧了所有贷券,采取以工代赈办法,修城凿池,招徕远近灾民赴工就食;责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和积粟之家平粜囤粮,使饥民得以度过灾荒。但这些措施,却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离潍县时,囊橐萧然,仅有图书数卷,百姓痛惜挽留,甚至为其立生祠。郑燮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怪”。罢官后板桥去扬州,以卖画为生。次年渡钱塘,探禹穴,谒兰亭,访青藤,往来山阴道上,乾隆三十年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年七十三岁,葬于城东之管阮庄(今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p><p><br></p><p> </p><p><br></p><p>从《板桥自叙》和相关诗文考察,在其一生中,有这样几个女人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是母亲汪夫人,《板桥自叙》称其母“端严聪慧特绝”,并自叹“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板桥四岁时汪夫人去世。二是在板桥五岁时,父继娶郝夫人,继母郝夫人在板桥十四岁又卒。三是乳母费氏,先祖母蔡太孺人之侍婢,郑板桥四岁失母,育于费氏,费氏每晨起,背起板桥上集市,用一钱买一个烧鉼放在板桥手中。费氏的勤劳、朴实、善良,为将来郑板桥的民本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再高的官位,再厚的俸禄,哪里比得上费妈妈给他的大饼的情意?板桥以后的诗文书画创作,也始终不忘“天下之劳人”。他甚至刻了一方闲章“麻丫头针线”,把自己的作品比作劳动妇女的针线活。四是二十三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传说板桥每于夜深人静,在徐氏体上画来画去,徐氏不耐烦地说“你有你体”,从此板桥豁然开朗,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徐氏在板桥三十九岁卒。五是板桥四十三岁,在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娶为妾,从《西江月》一阙可探究竟。六是据《清朝野史大观》记:“板桥有女,颇能传父学。”他把女儿嫁给一个书画爱好者,因囊空如洗,就画了一幅兰石图代替嫁妆,画上方题诗:“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不知这高价嫁妆现流落何处。</p><p><br></p><p> </p><p><br></p><p>对板桥书法的评价,清阮元《广陵诗事》:“少为楷法极工,自谓世人好奇,因以正书杂篆隶,又间以画法,故波磔之中,往往有石文兰叶。”清张维屏《松轩随笔》:“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清蒋宝龄《墨林今话》:“板桥书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极瘦硬之致,亦间以画法行之。”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乾隆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之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板桥自已是怎样认为的呢?板桥在《署中示舍弟墨》中说自己:“字学汉魏,崔(瑗)、蔡(邕)、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他学古人,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板桥在六十一岁临写衡山祝融峰一山洞内的《岣嵝碑》,碑属古篆,而他用篆法写隶书且有真率趣味,笔力遒劲沉着,结体严整隽永,为其晚年之精品。《新修城隍廟碑记》有人比喻仿佛毕加索的素描,让我们看到一个温良恭谨的郑燮。郑板桥年轻的时候,写得一手好楷书,后来对于汉隶、魏碑和晋唐草书 都下过十分精到的工夫。故“板桥体”的形成,既是创新也离不开坚实的传统土壤,任何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博取惊世骇俗效果的尝试,都会如大浪淘沙。再观板桥在范县和潍县署中批写的判词,虽属公务杂事,并无意求佳,信手写来,极为随意,所书之词,或大或小,忽工忽草,有先写有后补,但章法仍显得十分自然和谐,且有疏密的变化,若仔细分析他的运笔,真会使人惊呼叫绝,这些看似草草,信笔书就的文书,却笔笔合乎法度,笔画干净利索,圆秀挺劲,足见其少年功法,其书法源头仍离不开《圣教序》、《瘗鹤铭》及黄山谷。郑板桥曾刻一方“俗吏”的印章自嘲,但他一点也不俗,“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特别是题画诗,板桥参悟了书法画理,不拘一格,无视绳墨,融汇四体,篆隶正草在他笔下任其取舍,任其调用,任其变化组合:随字变形,随势变形,随意变形,因势利导,一展胸臆。郑板桥的题画文字在画面上自然随意,笔到意到,时出天趣。邱振中先生这样评价“板桥体”:“这是对传统漫化式的摹仿,这是对谐调的嘲弄。……郑燮标志着商品经济中文化创作心理的重要改变。”</p><p><br></p><p> </p><p><br></p><p>郑板桥画兰、画竹、画石,疏疏淡淡,美学效果往往不比浓墨重彩差,从而收到以少胜多之效。板桥曾经画一根竹枝赠给七位知府,诗题《一枝竹十五叶呈七太守》,诗云:“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力作秋声,摇窗弄风雨。”语言诙谐,读之忍俊不禁。板桥认为画之删削:“夫所谓剪裁者,绝不剪裁,乃真剪裁也,所谓刻划者,绝不刻划,及真刻划也。”板桥画了数十年竹,三四十岁时已很有成就,可到六十以外才知“减枝减叶之法”,可见删繁就简何其之难。他擅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乾隆庚辰秋日,板桥为柳村刘三兄书《刘柳村册子》陈述“新安孝廉曹君,是墨人曹素功后裔。尝持藏墨三十二梃谒予,易《词钞》一册。”笔者先后在上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兴化板桥纪念馆、个人藏家等拜读板桥的书和画难怪其作品墨色沉着,五色分明,笔力遒美。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论述明清文艺思潮时认为,“郑板桥、黄瘿瓢、金冬心、李复堂、罗两峰等人直接为晚清和现代画家从任伯年、吴昌硕到齐白石、潘天寿、刘海粟开辟了道路,这正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为晚清小说作先导一样。”</p><p><br></p><p> </p><p><br></p><p>板桥自云:“诗词不屑作熟语”,他诗近香山、放翁,有魏晋风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中,他很激进地批评时风:“近世诗家题目,非赏花即宴集,非喜晤即赠行,满纸人名,某轩某园,某亭某斋,某楼某岩,某村某墅,皆市井流俗不堪之子,今日才立别号,明日便上信笺。其题如此,其诗可知;其诗如此,其人品又可知。”潍县大灾之年,山东总督阿里衮瞒灾不报。郑板桥开仓赈济,责令积粟之家平粜,从而蒙受记大过处分。御史中丞包括(字银河)前来查访,郑板桥画了一幅《风竹图》相赠,画面上两竿大竹,两竿小竹,势欲摧折,并在右上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中没有写风,而风从“听”字中拂来;没有写夜,而夜色从“卧”字中展开,斯诗斯画格调崇高,联想丰富,情感深厚,语言真挚,笔法潇洒,墨色淋漓。郑板桥在雍正二年游北京,交结禅宗尊宿及羽林诸弟子,次年落拓南回,到扬州卖画,便作《道情》以遣兴,雍正七年再次创作,从此传遍大江南北。以后屡改屡唱,至乾隆八年最后定稿诗句,并传到京城。定稿后的开场白,化用王维、白居易诗句,向人们展示出一幅清虚空灵的画面,劝勉人们看破尘世,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犹如一幅山水画长卷,展开了它的卷端;犹如一台交响乐晚会,奏起了它的序曲。《道情十首》代表了清代道情体散曲的最高成就,板桥在世时就广为流传,二百余年来在文学界和社会上都产生很大影响。其“难得糊涂”渗透了儒释道的思想:“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其对联“瓦壶天水菊花茶,青菜萝卜籼子饭”,以及“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对现代人都有劝勉和借鉴的作用。</p><p><br></p><p> </p><p><br></p><p>郑板桥一生为了功名前程吃尽了苦头,终于如愿以偿,成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并当了十二年的七品芝麻官——县令。在任期间,他为官清廉,政简刑轻,做到案无留牍,狱无冤民。郑燮生前自编《诗钞》、《词钞》、《小唱》、《家书》,友人为之辑《题画》。今见其文学作品有诗一千余首,词一百余首,曲十余首,对联一百余副,书信一百余封,序跋、判词、碑记、横披数百件,现存书画近千幅。</p><p><br></p><p> </p><p><br></p><p>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p><p><br></p><p> </p><p><br></p><p>   徐国平于兴化市戴窑古镇</p><p><br></p><p> 2007年6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