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我班榆钱儿的故事

孙学桢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p>  今天早晨,早早醒来,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着今天晚上要去广播电台录节目的事情。感觉想说的话很多,昨天已经做了梳理,也列出了一些脉络。但是,现在的我在想,40分钟的时间,我应呈现什么。如果有缘遇见,我愿这次交流给听众带去一些点滴的启发。</p><p><br></p><p> 其实我更喜欢,细细地讲述。假期中,我们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果能够讲一讲,一定不错,单是榆钱儿的故事就很有趣。但显然是不能的,时间也不允许。</p><p><br></p><p> 再次梳理了一下,看到了假期里写给孩子们写的文章,感觉十分有趣。再想《榆钱儿》,写作的时间已经忘记。幸好美篇有留下的足迹,前面下了功夫,做了整理。向前面查找,这是3月23日写的下水文。</p><p><br></p><p> 3月22日,准备布置孩子观察春天,安排写作。傍晚,我骑车载着她去写生,走出家门,沿河边,一直走到凤凰广场。途中,拍下了那些让我有所触动的树。那天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走到人民公园,电动车跑不动了。推着车,妻到处找充电桩。我做好了推着车回家的思想准备,权作一次体育锻炼,想起若干年后的回忆,也是美美的事。</p><p><br></p><p> 妻看到一中门口西侧有充电桩,她惊喜不已。我是愿意推车回家的,那应该是很浪漫的事。这充电桩不讨喜。看着她的欢喜,没办法,花了两元钱。妻去一小菜市场,我在等待。充电的20分钟里,我给孩子写了作文指导。就是你们那天晚上看到的文章,里面搭配了我拍摄的树和花。</p><p><br></p><p> 我还记得,23日早晨醒来后,翻看昨天傍晚写的写作指导,看到满树的榆钱,有了触动,想写。就这样有了这篇文章——《榆钱儿》</p><p><br></p><p> 我应该感谢孩子。如果不是想着引导孩子去写出真实的观察,我自然不会去写这一系列的文章。为了孩子学习写作,我去写下水文,开始留意这个世界,开始了自己的成长。</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p><p> 那天早上,写完《榆钱儿》之后,像往常一样,分享到微信群。说实话,我不知道那天有哪些孩子读这篇文章。这也是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经建议家长把美篇的名字改成孩子的姓名,孩子读到老师的文章了,就在老师文章的后面留言,也方便老师了解情况。但显然,家长很忙。没有照做。应是我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现在,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不知会不会有人思考一下。</p><p><br></p><p> 应该,有些孩子没有读到这篇文章的。因为能够看到,点击的数量并不大。我有些难过,老师写作是为了给孩子一定的引导,引导她学会观察生活然后写作。通过写作,慢慢地领悟老师总结的写作经验——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修改是写作的法宝。老师更深层的用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引领,每个孩子学会了每时每刻感悟生活中蕴含着的真、善、美。最好,不要像老师这样,到了现在才开始留意自然。生生错过了几十年。比如对于花草,了解甚少。</p><p><br></p><p> 寥寥无几的点击量,寥寥无几的留言,让我有些失落,还有担忧。如果孩子读不到这些文章,这些文章对他来说,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沮丧也是有的,但你总不能强制要求所有的家长去阅读吧。那种情绪难以描绘,也许这叫心伤。</p><p><br></p><p> 我知道正确的态度是用心做事,一切随缘。但这些忧伤还是有的。这个假期也一直在挣扎。我用来者不拒,往者不追来安慰自己。但显然难以逃出这个罗网。我很佩服那些淡然处之的老师和专家,甚至羡慕。</p><p><br></p><p> 想过退缩,但显然是不能的。每每读到孩子们分享的习作,听到他们在喜马拉雅录制的作品,便会兴奋,开心,愉悦。让我牵挂的,是一些读不到我的文章的孩子。也许,他们与我无缘。</p><p><br></p><p> 我曾经笑话自己,一个小学老师,竟然有这么多的幻想。也许,孔圣人的教导,有人也不放在心上。每每想到这里,我便笑个不已。笑过之后,还得号召。万一有一天起作用了呢?当然是很难的,俺班有个情况,每次开家长会,你苦口婆心的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写作业。第二天,那些孩子依然如故。我想起英语老师对我说过的话,每次家长会都强调,但就是不起作用,这次不想说了。我总是劝她,你再去说两句吧!万一起作用了呢?</p><p><br></p><p> 这样的故事,这个假期依然在重演。老师不停的呼吁,依然如故。有的时候我佩服自己,也佩服大家。大家都在坚持自己,丝毫不变!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求我自己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写作,我也写作!让孩子追求进步,我也追求进步!希望孩子学习,我也开始学习。希望孩子认真做事,知行合一,我也认真做事,知行合一。只说不做,不合适。</p><p><br></p><p> 一群人,彼此携手,才会走的更远。学校不是孤岛,家长的力量非常重要。为了不辜负孩子的成长,该有的动员还是要做的。</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3)</p><p> 4月2日,我看到群中作业有点乱,要规范一下,给家长写信。写着写着,便想起琪斐对老师留言的期待。但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好多事情需要大家的配合。</p><p><br></p><p> 我同学在其他学校。 他们学校坚持自己的理念,老师们没开展线上课。一个假期,大家都很轻松。估计有的孩子玩得很开心。我承认,我曾羡慕过她的。</p><p><br></p><p> 他们已开始上课。毕竟假期太长了。亲爱的家长,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羡慕她?开学后,精力放在课本上,成绩也很好,分数也很高。毕竟考试大多还是考课本上的知识。</p><p><br></p><p> 咱这么用力的做,考试,分数也许不如别人好。妻多次提醒我,人家预习课文那么久了,生字都背会了吧。考试不考你这些。作文拉分不大,你们班考试要完蛋,要倒数。</p><p> </p><p> 真放弃?我们的语文教学难道就必须围绕着考试来进行。要分数还是要语文素养?要现在还是要未来?哪样做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怎样做才是对孩子负责?想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孩子长大了,有多少人愿意去读书,去成长?活到老学到老,仿佛成了一句口号。谈到写文章,有多少人感觉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写起?从小学到高中,花费了好多精力学语文,成效如何,值得商榷。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如果方向错了,分数很高,又有何益?我感觉更像是一种讽刺。</p><p><br></p><p> 让我们坚持住写作和读书吧!如果有一天,孩子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他一定会受益,一辈子!还是眼光放的长远一点吧,考试,分数低点又如何?即使为了孩子考试分数高点,也得努力引导孩子学习。孩子作业不写,还盼着分数高。这个梦呀,真的实现不了。</p><p><br></p><p> 这个假期孩子是那么优秀。他们用心完成自己的习作,他们一定期待着我们的留言。欣赏就是成长的魔力。大家天天盼着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但又不能相互配合。实在有点奇怪。</p><p><br></p><p> 昨天,开车回家。路上,我甚至想过家长结队子,你鼓励我的孩子,我鼓励你的孩子。一对一就行。如果可行,私下找朋友,尝试一下。</p><p><br></p><p> 有一种迫切,你也许无法理解。我在想,如果有同事看到我这么做,也一定会笑我。也许叫自讨苦吃。但你们想让我放弃你们的孩子,做梦吧。好歹,我再坚持一年,直到孩子毕业。</p><p><br></p><p> 我开始学聪明了。放心。不是不管你的孩子,那样,良心不安。当我沮丧的时候,我就读孩子们的文章,去聆听孩子的音频,听着听着心就愉悦了。这些孩子的文章,犹如灵丹妙药,让心安宁!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妙方!这个发现,也让我欣喜。那天,我读了赵伟泽写的榆钱,竟然哈哈大笑出声,你可以想象我内心的愉悦。</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4)</p><p> 现在的我,正把孩子们写的榆钱树,转发到朋友圈。现在我一边写作,一边在咱们的沟通群中查找孩子们写的榆钱儿。有点忙,忙得无法留言,我看到大家的祝福了,我很快乐,也很珍惜。</p><p> </p><p> 再一次读娃娃们的作品——榆钱系列。看得出,大多文章是修改过的——快乐!孙老师的榆钱儿,没有辜负这个春天,老师的文章,终于在孩子心中开花结果了。</p><p><br></p><p> 我无意中发现了孟祥悦的文章,我很庆幸今天早晨来满世界的寻找。我给她留言,跟孩子说对不起。因为我知道她应该期待我的阅读好久了——</p><p><br></p><p> 你太棒了😊😊😊。你读了小伙伴的作品,竟然写出这么好的文章。这是多么认真的态度,才会如此成长呀🎉🎉🎉。我读到你的这篇文章,真开心。差点错过。我是在回顾榆树系列,才发现你的文章。最近老师有点忙,忙着写作,忙着准备工作的事情。我想到你在家期待了这么久,老师还没有给你留言。感觉很不好意思了。😊😊😊有的时候如果老师还没有读到你的文章,可以单独艾特一下我。</p><p><br></p><p> 我再次阅读王玺铭的文章——</p><p><br></p><p>  今天我读了孙老师写的文章――《榆钱儿》。</p><p><br></p><p> 老师在文中写出了榆钱的味道是甜甜的、糯糯的、就连树皮也可以吃!看了老师写的这句话,我惊呆了!心里想榆钱可真是一种特殊的树,在我的面前居然连树皮也可以吃!</p><p><br></p><p> 虽然我并没有见过榆钱,但在老师的描写中,我隐隐约约的能想象出榆钱的样子。</p><p><br></p><p> 读完了老师写的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孙老师非常思念他的家乡,也非常思念小时候的榆钱树。</p><p><br></p><p> 说心里话,文章有点短。但想到孩子能够坚持写就已经不错了,我还是给他点赞。我感觉还是有些话想跟他说,于是给他留言——</p><p><br></p><p> 文中你说,你还没有见过榆钱树。好可惜呢。好多小朋友读过了老师写的文章,四处寻找榆钱树,像赵伟泽,想尽办法吃到了榆钱,然后把这份经历写下来。就形成了一篇属于他的文章。</p><p><br></p><p> 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遍,每次读都哈哈大笑。他真棒呀👍👍👍。真希望你们能吃到榆钱。现在,如果你们错过了,只能等到明年。更遗憾的是,明年的你们可能已经把这件事忘记了。就这样,错过了春天,错过了成长。</p><p><br></p><p> 想到这里,老师有些失落——有些事情是不能拖的。</p><p><br></p><p> 你是最聪明的孩子,你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你给王校长写的信,我一直记在心里。那一次你给了老师惊喜。现在的你会怎么做呢?这对你充满了期待哦。你也可以做最棒的孩子。加油!🍵🍵🍵</p><p><br></p><p> 现在的我正在满世界的找周琪斐妈妈写的文章,那也是读了孙老师的文章引起的感想。孩子读了之后有收获,她读了也有收获,文章有了力量,想想都很美。</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5)</p><p> 今天早晨我看到微信群中,大家在那里给我送来祝福。心里是蛮感动的。本应该在群中回应一下的,但一想到我的灵感,不赶紧写一写,可能就消失了。还是忙着给大家写文章吧!在此一并谢过。读你们的文字很温暖。大家已经学会了赞美,愿我们的孩子也学会相互赞美,给人带去温暖。这也许比学习一些知识更重要。</p><p><br></p><p> 什么是教育啊,又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老师在示范。大家也在示范。你们很棒,真的很棒。教育就是模仿,孩子就是我们的复印件。你刚才的留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引领。我们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真心的谢谢你们!</p><p><br></p><p> 前面我说过,我曾经羡慕过我的同学。但现在我要告诉你,现在的我一点也不羡慕她了。这个假期,我们付出,我们成长。更美的,有些娃娃成长之快,变化之大,让我禁不住惊呼,天呐。不信,你读读孩子最初写的文章,再读读现在写的文章。如果你了解孩子之前在学校的表现,你一定也会像我这样,惊呼不已——天呐!</p>

孩子

文章

老师

榆钱

写作

榆钱儿

留言

假期

家长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