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文集

DAMA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面坊</b></p><p><br></p><p>最早的面坊应该是用石磨磨成的,我见过家里用的,而大型的没有接触过。我小的时候老家里有的村子已经用上电了,最起码邻村用上了,所以那里就有一个打面的地方,有打面机的那种。</p><p><br></p><p>老家主产小麦,平时吃的都是面食。每家里都有几千斤小麦。吃面不用买的,但要去把小麦磨成面粉。通常的过程是先把小麦在水里淘洗一遍,一般是去池塘边,然后晾晒干装好,就可以去打面房磨面了。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就可以晒好了。有时遇见阴雨天,家里急着吃面,就用湿毛巾在小麦里搅动一下,去除灰尘,就当洗过了。</p><p><br></p><p>打面多是在晚上,因为白天人们要下地忙碌。最早的时候面坊少,要排队才可以,有时候父亲打面回来都深夜了。我也跟大人去过面坊。门口很多架子车(老家装货用的,可推可拉),屋内机器轰响,震耳欲聋,屋外人们谈天说地,喧哗热闹。过去的老机器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把小麦倒进机器的一个容器里,然后开动电源,有两个出口,一边是精细的面粉,一边是需要再次加工的碎颗粒。第一遍的面粉最好,家里一般用来做面条;第二遍的面粉多用来蒸馒头,甚至还有第三遍的,最后留下最粗糙的,俗称麦皮,这个多是喂猪,人一般不吃的。但从营养学上说,这个营养最丰富。因为现场看到面粉出来,机器震动又大,所以整个房间里都是雾状的面粉,打面的师傅多是带着口罩。磨好的面粉在一个大的铁容器里,然后再用铁铲子装进准备好的干净的编织袋中,回家就可以做面条和馒头的,老家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p><p><br></p><p>后来我们村子里也用电了,也有了自己的打面机,离我家也不算远,所以人们没有事空闲的时候都喜欢聚在那里聊天,东家长李家短的。面坊里一般有两台机器,一台是加工小麦的,这个大很多;另一台是加工其他粮食的,比如大豆、玉米、红薯干、高粱等,凡是粮食都可以磨面,小麦粉最白,其他作物的面粉要么是黄色的,如玉米,要么是黑色的,比如高粱和红薯干。小时候穷,吃不起纯小麦粉的馒头,很多时候是吃玉米面或红薯干面的馒头,颜色发深。现在回头想,杂粮的馒头营养价值高啊。而现在小麦粉也不怎么受待见了,杂粮倒成了香饽饽。</p><p><br></p><p>我都初中的时候,打面房里又换了机器,很高大的那种,一次就能把面粉搞好,不用再几遍操作了,把小麦从一个入口倒进,在另一个出口直接放袋子装面就可以了。工艺流程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效率,打面也变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但几年后,邻村有了面粉厂,大家不愿意去面坊磨面了,而是拉着小麦直接去面粉厂里换面。村子里的面坊也停了。我工作后回村子里常会经过那个面粉厂,里面应该有更先进的机器。</p><p><br></p><p>油坊</p><p><br></p><p>油坊和面坊的命运是相似的,经历过兴盛,到后来也停了。</p><p><br></p><p>吃油也是老百姓的大事,没有油炒菜是不香的,在小时候温饱尚未解决的时候,吃油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般家里都是储存食用油,多是自己地里来的,比如大豆可以压榨大豆油,油菜籽可以压榨菜籽油,棉花籽可以压榨棉油,芝麻可以压榨芝麻油,老家用花生榨油的很少,最常见的是大豆油和麻油,大豆油炒菜吃,麻油拌菜吃。</p><p><br></p><p>油坊和面坊兴起应该是同步的,一般一个面坊边上会有一个油坊,人们去打面的同时也可以打油,但油坊和面坊不是同一个老板的。面坊几乎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而油坊要几个村子才会有一个。相比较而言,油坊里的空气好多了,但到处都是油乎乎的,甚至屋檐上都能滴油,地面上用脚使劲一踩,也可能会有油冒出。</p><p><br></p><p>我二姑(爸爸的堂妹)家就在镇上开了一个油坊,靠这个发家,成了当时的万元户。我们两家有来往,拜年都要走亲戚的那种。每次去都回看她家的榨油机,临街面有两间房都是油坊,开始是一台机器,后来是两台,每天忙碌得很,一个镇上的人都去她家榨油,二姑父说话结巴,但头脑灵活,很会做生意,有着很好的口碑。那几年生意做得很旺。</p><p><br></p><p>打油赚得不多,二姑父是做豆饼生意发家的,大豆榨油后油不多,六七斤大豆才榨一斤油,剩下的都是豆饼,多是喂猪喂牛,但可以再加工做成食品食用,比如蛋白肉就是由它加工成的,我们老家很常见的一种食物。二姑父就收购豆饼,这样,去榨油的人拉着大豆去,只把豆油带回家,豆饼都换钱了,二姑父就收购了很多豆饼,然后和南乡(南方产大米的地方)人做生意,用豆饼换南乡的大米,然后再出售大米。我们当地不产水稻,大米是一种稀奇的东西,一年也吃不几次。二姑家大米很多,天天都是吃米饭,我偶尔去一次,羡慕得不得了。</p><p><br></p><p>也有人把油也卖了,二姑父也收下,所以平时也买卖食用油。我工作后经常去二姑家,因为就在我工作学校的对面。闲的时候机器有也油的,一天也能接上一大盆油,这个都是小利润。</p><p><br></p><p>离开故乡二十年了,现在农村人都不怎么种地了,面坊都不在了,怕是油坊也少了吧。因为全中国都在吃鲁花、西王、中粮的油。我有十年没有去过二姑家了,上次去她家的油坊还在,但明显生意冷清了。</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月</b></p><p><br></p><p>桃花开了,杨柳的叶子随风摇曳,油菜花一片金黄,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带着风,带着雨,也带着季节的思绪。</p><p><br></p><p>我常在这样的季节走出去,去郊外的河边散步,去更远的山里远足,或是沿着一个很大的湖绕行,很多花在绽放,很多嫩叶在长出,水倒影着山,山重叠着起伏。</p><p><br></p><p>现在的季节,无论去哪里,最耀眼的就是油菜花了,河边、路边、村外、房屋前后,都点缀着,田野里更是大片的渲染。而往事里,也曾经盛开着金黄色,或绚烂,或伤感。</p><p><br></p><p>最早是小时候,村庄前后会有油菜花开,点缀着大块大块的麦田,绿色里的几点黄,像诗绣上的花朵。我家里也种过油菜,我也曾和父母一起去田里栽种过,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油菜就栽到泥土中了,春天来了,油菜长高,然后花开,很多的蜜蜂嗡嗡在其中。那是童年的无忧无虑。小学的时候这样的季节走在麦田的小路上,看见油菜花心情也是特别的好,那时小燕子飞在空中,池塘里也有了蛙声。还记得五年级的时候入团了,放学走在路上心情都是雀跃的,看着花开,闻着花香,嘴里会哼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春天的阳光是明媚的,天空是明净的,少年的心事也是单纯的。</p><p><br></p><p>读初中离家远了很多,春天上学的路上也会有一片片的油菜花地,油菜花开后,池塘里有很多的小蝌蚪,带到油菜结果时,芦苇都长满了坡地,短短的,很快就有一人高,那时夏天也就来了。走过芦苇地,跳过溪水,看成群的小蝌蚪排着队游行,还有蜜蜂嗡嗡的响声,那段光阴也是纯净而美好的。</p><p><br></p><p>师范是在城里读的,每周都要回家一趟,骑着自行车,沿途也会有很多的油菜花,要骑两个多小时,有时累了,也会停下来看看风景。故乡的田野里油菜花只是点缀,因为小麦是一望无际的。我师范二年级的时候,哥哥在春天结婚,我周末放学回家的路上是很亢奋得,这是我家的第一件大事。我记得路上是有花开的。</p><p><br></p><p>第一年上班时在镇上的初中,我在春天努力的复习功课,因为要去省城深造,脱产学习。我每天早晨都去附近的河边读书,从春寒料峭到春满花开,我看到对岸的柳树一点点变绿,河坡上也有几片油菜田,开出金黄的花朵,堤岸上的芦苇长出尖牙,后又一点点长高,小麦抽穗,白杨树鹅黄的叶片在风中舒展,那是一段充实的时间,也是孕育着梦想的生活。</p><p><br></p><p>油菜花留给我深刻记忆的是在合肥进修的时候,我考研遇挫,在无路可遁的时候去芜湖去看同学,坐汽车走告诉路,沿途全是灿烂的油菜花开,那种金黄对我是一种灼伤,因为青春里的黯淡承受不住那样的美好,反而衬托出自己的卑微、无助,我就那样怔怔地看着车窗外的油菜花田,有时又村庄,有时又小山。同学在郊外的一所学校工作,我找到的时候发现学校大门口外就是一片盛开旺盛的油菜花地,那一年是2003年。十七年过往,弹指一挥间。有时我想,若那年我考研上岸,和油菜花的记忆该是多么欢畅啊。</p><p><br></p><p>油菜花是属于江南的,这是我工作后才知道的。在我喜欢摩托车旅行后,在这样的季节出行过多次,每一次都十分满足。这是油菜花带给我的。</p><p><br></p><p>一年去皖南歙县,那里以徽派民居著名,在春天,你会看到白墙灰瓦的建筑,一个个村落全是的。其中映衬着粉红的桃花,但这只是点缀,而浓墨重彩的是山野里的油菜花,简直是走不到尽头,不光是平面,山上也是一层一层的画卷,铺天盖地都是金黄,那样的旅途是容易让人亢奋得,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去看一看江南,青山绿水,黄花翠柳。而穿行在江南的大地上,是容易让人觉得单调的。</p><p><br></p><p>江南的春天,很多土地是荒芜的,但现在的人把种油菜当成一种景观,好在花开的时候引人观赏。东白湖有一片花海,枫桥经验发源地那里也有一大片,安华水库边也新开辟了大片的花田,邻县有梯田式的油菜花田,前年我去观看时花期已尽,近几天还是开花的高峰,我有想再去的冲动。</p><p><br></p><p>成家后有一次在春天回老家的经历,是自驾回的,带着妻儿,除了故乡的麦田,记忆中就是沿途像画卷一样的油菜花了,一天也走不出,这是大自然的生动,也是生活的丰富。</p><p><br></p><p>浙江和安徽交界的地方,一边是绩溪,胡适的老家,一边是临安,之间隔着大山,有盘山公路连接,海拔超过1000米,又称“浙皖天路”,我有幸去过两次,其中一次就是在油菜花开的三月。站在山上,能看见大片的层叠的梯田状的油菜花,在大山的怀抱中,和白墙黑瓦的村落一起,让人怦然心动。每次都会住在一个叫家朋的小镇上,很多旅行的人,都是为了去浙皖天路上走一趟,也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去拍那里的油菜花。</p><p><br></p><p>去年摩旅我去了太湖,从诸暨到富阳到嘉善到湖州,其中有一段路是沿着太湖的水面,一边是烟波浩渺的湖水,一边就是连绵不断的油菜花田,见过太多的油菜花地,但太湖边上的装饰景观让我觉得很生动,很有特色。其他地方多是风车、稻草人及各种动物的造型,而太湖边上时各种鱼的造型在油菜花中,宛若游来游去一样。</p><p><br></p><p>还有一条河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它是浙江山区和杭嘉湖平原的分界,我沿着河流走了几十公里,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另一边就是开阔的平原,而平原上就是大片的油菜花海,正在开放,十分绚烂。还经过几个古镇,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油菜花田一样丰富的,还有很多桑树,种在田地里,这里有着悠久的养蚕史。</p><p><br></p><p>这样想想,油菜花也能连接起很多的人生,把看似苍白的人生编织成了锦缎。</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面食</b></p><p><br></p><p>受疫情影响,在家里待着快有两个月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想一下,做面食很好地打发了时光。</p><p><br></p><p>老家算是北方人,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带,主产是小麦,小时候的生活全都是面食,米饭一年吃不几次。所以对面食是情有独钟的。现在江南生活,米饭成了主食,但我还是离不开面食。</p><p><br></p><p>最常见的就是面条了,好在生活的城市面馆密布,各种面应有尽有,平时的日子几乎每天都吃面,多是去各种面馆,大街小巷的,城里郊外的,有时也跑到几十公里外的村庄,吃面是一种情结,但这些面和故乡的不太一样,相比之下,家乡的面食朴素多了。样数不多,食材也很普通,要么肉丝面,要么鸡蛋面,其他的什么大排面、大肠面、黄鱼面、鳝片面、腰花面、猪肝面等都不存在。但离开故乡久了,我还是很想念故乡的面食。</p><p><br></p><p>于是就自己学着做面,手擀面,小时候在家里都是母亲在做,把面粉和成面团,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碾压,一遍又一遍,最终是一张圆形的面片,叠在一起用刀切条,面条就成了。现在去面馆吃面也是手擀面,工艺略有不同。</p><p><br></p><p>我尝试了三次,前两次还是有小惊喜的,毕竟把面擀成圆形了,也切成了面条的形状,但吃起来感觉一般,嚼起来没有什么感觉,应该是和面有点软了,到第三次和面放的水少,用很大力气才把面揉成一团,需用劲才能擀动,这次的面够硬。吃起来也很有感觉,擀面条宣告成功,以后想吃面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做了,想做肉丝面就做肉丝面,想吃鸡蛋面就做鸡蛋面,也可以肉丝面里面加上鸡蛋。我今天就是用大白菜下在面条中,味道也很好。以后还可以加上木耳等小菜,再加上鸡汤,家乡的味道就渲染出来了。</p><p><br></p><p>作为吃馒头长大的人,我对做馒头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这期间得以练练手,从和面开始,网上有很多视频教学,按比例来,水加多面就软,水少面就硬。有时和面要用开水,有的和面用温水,不同用途不同的要求。蒸馒头发面的好吃。用温水和面,把酵母放里面,和好面团等着面发开,一般要两三个小时,最好放在温水里,等面团发到两倍大就可以了,然后再揉面,这个过程很享受,因为面的手感很好。再把面分成小的剂子,最终团成馒头的形状,可圆可方,再醒个二十分钟,水开锅后放进笼里,15分钟差不多了,蒸出的馒头白白胖胖的,特别喜人,看着比吃还要享受。</p><p><br></p><p>我蒸的最多的是包子,有肉包子,但更多的是素包子,我很喜欢老家的粉丝包子,红薯粉丝,里面再加上韭菜、豆芽,也可以加豆腐或其他。十三香是一定要放的,我还喜欢把五花肉剁成豆丁放进去,吃起来很不错。馅子很好弄,关键是包,怎么让包子成行这有点难度,特别是我没有包过,网上看教程,不断地练习,终于能把包子捏成形了,而且还能捏出褶来。有一周我每天都包包子,晚上蒸好,先吃四五个,第二天早晨接着吃,吃完晚上继续包,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觉练好这个技能,后半生无忧。</p><p><br></p><p>咸馍也是老家的特产,也是让我很怀念的家乡美食,小时候母亲经常做咸馍,工艺流程我很熟,但就是没有动手实践过,这次,也一并练习。</p><p><br></p><p>首先是和面,一半用开水,一半用温水,这样的面皮有嚼劲。和擀面条类似,先把面团擀成圆形,然后再上面撒上菠菜粉丝,加个鸡蛋最好;或是白菜粉丝胡萝卜,也要加个鸡蛋,铺上一层,然后卷以来,用刀从中间切断后放在蒸笼里蒸,15分钟就可以了,吃起来味道很丰盛,面和菜重叠在一起,简单实用,两个咸馍就是一顿饭了,无需其他菜了。</p><p><br></p><p>炉油锅盔是小时候记忆深刻的美食,母亲经常给做,当时的农村吃这个是有点奢侈的,因为费油,母亲节俭,不肯放多一点油,大娘家的油锅盔最好吃,外酥里内。这个用死面和发面都可以做。但发面更好吃一些,也是把面团擀成圆形,上面抹上油灯佐料,再卷在一起,再用擀面杖擀成大小适中的圆形,在平底锅里放上油,正反面各煎1分半钟就可以了,我一般要吃两个,里面也可以撒上葱花或切碎的蒜苗。和干菜饼有点相似,比手抓饼又厚一些。</p><p><br></p><p>平时早餐也吃油条的,我感觉炸油条是技术要求很高的,因为小时候母亲尝试过,好像不是很成功。那时外嫁的女儿生孩子了,娘家人都要送油条过去的,一般都是去镇上买,一筐一筐的,这个我记忆深刻,因为吃油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p><p><br></p><p>我也尝试炸油条了,而且一次就成功了,心情也好得不得了。也是网上找的教程,比划着做就可以了,配料有几种,我是用酵母和小苏打配制的,下油锅后就成形了,吃起来和早餐店里的差不多,很宣。一下子就掌握了炸油条的秘笈。据说用泡打粉炸油条更好,我网上买了一包,下一次就打算尝试一下。</p><p><br></p><p>除了油条,我还去做了炸油糕,也是家乡特有的,用开水烫面,面要软一些,比例是1:1.6,也就是一斤面粉要一斤6两开水。我做了四次,第一次没有炸开,只是熟了的面饼,后面就越来越好了,但有一次里面的糖放多了,炸的时间也有点多,就真的炸开了,嘭的一生油溅到我胳膊上了,当时有点疼,现在就留下了两个蝌蚪大小的疤痕,算是我孜孜不倦劳动的奖赏吧。</p><p><br></p><p>学会了这么多,已经能够极大地缓解我的乡愁了。还有几样也打算去做,我今天还去超市买了糯米粉,准备炸红薯糕、南瓜饼。其实并不是多么想吃,而且早餐店里可能会更好一点。但制作的过程的确很诱惑人的。</p><p><br></p><p>我还要get一样新技能,油炸花生米,平时没事总要喝一点,油炸花生米是后半生的相伴,怎么样也要把它熟练掌握,以后随喝随炸,一口酒两粒花生米,相伴到永久,余生不孤独。</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姐姐</b></p><p><br></p><p>我和姐姐一年也难得见次面,春节前我回老家待了三天,姐姐忙着上班,也没有见到。春节的时候她给我转了1000块钱,说是给儿子的红包。我收下了,然后又转给了外甥。姐姐和我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好像好一点,因为有正式的工作。姐姐只是在超市上班,老家的工资又低,姐夫常年在外地打工,省吃俭用一年也最多攒下十万块钱。</p><p><br></p><p>虽然是亲情,但平时也很少联系,感觉找不到要说的话,但心里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姐姐。母亲前几天来电话说姐姐最近也很少去看她,可能是疫情的缘故吧,母亲好像还有点埋怨。</p><p><br></p><p>小时候对姐姐是很依赖的,小学初中都是在一个学校,姐姐比我大两届。姐姐读书的时候成绩好的,但因为其他原因没有考上中专,这是姐姐的遗憾,中考那年姐姐本来可以去读师范的,但被有关系的人挤掉了,这是后来听人说的。姐姐为此还复读了一年,去了附近镇里的一所中学,我表哥在那所学校里教书。我还给姐姐送过吃的,有一个印象我很深刻,白天姐姐都是关着门窗开灯在屋里复习,因为窗子下面有人走来走去的。</p><p><br></p><p>母亲对姐姐好像一直都有意见,主要原因是姐姐初中时谈恋爱了,被母亲知道了,保守的母亲认为这是伤风败俗的,不能接受,反正我是知道的,因为夜里听到过母亲的哭声,这也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认为谈恋爱是不好的,所以我大学毕业都没有和女孩子牵过手。</p><p><br></p><p>后来姐姐又去高中读了不到一年,那时家里很穷,哥哥在读中专,自费的,我在读初中,父母咬咬牙又让姐姐去读了高中,压力很大。但姐姐在高中心里安静不下来,有一次离校出走了,那件事情家里人没有和我说,我是隐约的知道的,这件事后,母亲决定不让姐姐读书了,然后就外出打工了,去广东的玩具厂,我们当地劳务输出那种。</p><p><br></p><p>这样,姐姐就和读书无缘了。尽管姐姐的成绩很好,我小学的作文都是模仿姐姐的,每次写作文前都要先看姐姐的作文,姐姐去外婆家,我也写去外婆家。</p><p><br></p><p>姐姐在广东打工的时候,我去了城里的师范学校读书,和姐姐通过信,有一次姐姐在信里让我好好学习,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能是在外打工的感受吧。但她已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还有一次姐姐在信中给我夹了50元钱,当时我生活费一个月只有30元,我记得自己去买了一瓶飘柔的洗发水,花了十多块,后来想想有点自责。</p><p><br></p><p>打工几年后,姐姐就嫁人了,那时我去了省城读本科,没有参加姐姐的婚礼,寒假我到家的时候,姐姐都出嫁了。姐夫是亲戚介绍的,附近村子里,和我舅舅学过木工,人有点老实,也不会说好话讨好人,姐姐回来不高兴,说和姐夫吵架,母亲又把姐姐劝说回去。农村人,都没有什么本事,能活下去就不错了,还讲什么理想呢?后来,也就习惯了生活,有了儿子,姐夫常年在外打工,姐姐就在家带孩子,外甥大了就读书,去城里读的,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我回老家也常去姐姐那里,有时爸妈也在那里,租一间破旧的屋子,活在社会的底层。</p><p><br></p><p>有一年姐姐买房被骗了,交的五万押金不给退,老板很赖,姐姐很无助,母亲也跟着伤心。后来我找到了老家的同学,找了他黑道的朋友把钱给要了回来,才算了了心事。后来姐姐又在城郊的地方买了一套小的商品房,算是在城里有房子了。</p><p><br></p><p>外甥长大后读书一般,高考连三本都没有到,后来勉强去读了个学校,我给了姐姐5000块钱表示心意,姐姐说考这么差难为情的,毕竟是一家人。姐姐还是在超市上班,也搬进了新家,姐夫收入也好了一些,只是比较辛苦。我回老家见到姐姐,也会给个一两千块钱,她不要,我就说让他给爸妈买东西,后来她给爸妈买了很多。</p><p><br></p><p>我虽去了外地工作,也只是城市里的普通生活,帮不了姐姐什么,有时会感到自责。我同学就有帮家人找工作的。</p><p><br></p><p>姐姐初中有几个好的女同学,当时成绩都差不多。她们幸运地去读了中专,现在都有稳定的工作,多是在镇上的中学做老师。本来姐姐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但命运没有垂青她,只能去过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我每次见到姐姐,穿着普通,也不会化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仿佛是有点麻木了。其实我自己也常常感觉到这样,而芸芸众生中很多人都在这样活着。</p><p><br></p><p>我来他乡工作生活十多年了,姐姐还没有来过我家。我虽很少和姐姐联系,但心里一直都会有想念,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祭祖</b></p><p><br></p><p>今天去祭祖了,和岳父、妻子一起去的,是妻子的爷爷奶奶,在另一个城市的乡下,我以前去过一次,这次去感触颇多。</p><p>01</p><p>开车走高速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常走的高速入口封闭,绕了一圈去了另一个入口。老婆开车,我坐在副驾室。眼前的视野很开阔,正是春意盎然时,几乎所有的树都长出了新叶,在山坡上呈现的最明显,我认为这是一年四季看山最好的季节,因为新长出的叶子是嫩绿的,鲜艳得很,而四季常青的叶子颜色深一点,这样就形成层次分明的绿色,辉映之下山仿佛有了动态,感觉像诗泉水涌出来一般。每年的这个季节,我都喜欢骑摩托车去山里,感受春天色彩的变化。坐在汽车上看,也很舒服,特别是在高速上。</p><p><br></p><p>油菜花已经过了花期,只有最上面还有一层黄色,进隧道时看见隧道入口上有几株紫藤花,开得正艳,我想起了北京读书时学校里有一个紫藤花架,春天到来上面开满了花,早晨有人在紫藤花下朗读英语,春天,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偶尔也会看见几株映山红,给人欣喜之感。</p><p><br></p><p>车过了一个枢纽就到了东阳地界,高速路两边很漂亮,很多一树树紫红色的小花,像是野生,又像是人工培植,山坡上有很多米黄色的小花,映山红也很多,简直是徜徉在花海中。</p><p><br></p><p>02</p><p>岳父说看见老房子了,然后就下了高速,高速路就在老房子后面。进村子路过老婆的小学,老校园还在,旁边又起了新的教学楼。老婆和我讲过小学的事情,那是老婆幸福的生活,当时岳父家境优渥。岳母的老房子是四层楼,上世纪80年代就造好了,整个镇就数岳父家的楼最高,1986年。我印象中我家还是两间茅草房,然后盖成了三间砖瓦房,当时在我们村子还算不错的,但和岳父家比,相差太多。</p><p><br></p><p>老婆带我参观了曾经住过的房间,只有一张床了,很古典的那种。老房子多年没有人住,四层楼房都很寥落,水井还在,周边长满了苔藓。厨房的用具齐全,岳父有时回来住几天,还可以做饭。老婆说边房以前还喂过几头猪,养好了就在院子里杀猪,六七月份杀一头,过年再杀一头。能想象杀猪时院子里的热闹。</p><p><br></p><p>我又看见了岳父的荣誉证书,厚厚的一大摞,堆在一起,上面落满了灰尘。岳父工作时是很优秀,年年都是先进,都是市级的,岳父部队营长转业,到地方就做了派出所所长,三十年前还是很有地位的,我小时候就觉得派出所长很牛逼。只是现在岳父退休十多年了,但劳动的本色没有变,开垦了很多菜地,常年劳动不休。</p><p><br></p><p>03</p><p>这次回老家主要是祭祖,岳父很讲究这个,准备了礼品,菜酒各种水果糕点,担着挑子就上山了,我拿着镢头和砍刀,先人的墓地在山上,又重新修了一下,比我上次来的气派,上面写着先妣先考的名字,在晚辈的名列中,我也看到了我的名字,这让我有点意外,同时也多了归属感。莫名地就觉得和老婆更亲了一些。这是这次祭祖我感觉最多的地方。</p><p><br></p><p>祭祖很有仪式感,岳父摆好东西,碗筷子酒杯一应俱全,烧香,点蜡烛,风有点大,烧纸感觉有点不安全,小心翼翼地把纸烧完,生怕风吹到其他地方引发火灾。岳父和先人嘴里说着话,我们也跟着祭拜,没有人说话,一切都显得很肃穆。</p><p><br></p><p>山上的风景很美,山下都是桃花,岳父的村子里有一半的土地上都种了桃树,我去年来这里摘过桃子,很大的水蜜桃。老婆姑姑家有一片很大的桃园,里面还养了鸡鸭,还有鱼塘。桃花正茂盛,一树都是花,看着像假的一样。远处也是一片红色,也夹杂着一片白色的花,可能是梨花,也可能是红心李的花。那面山坡上的映山红很多,一簇簇的,老婆说小时候经常去山里摘映山红,后面还有一座山,上面更多,这是妻子童年的乐园。</p><p><br></p><p>下山遇见老婆家的亲戚,正在菜园劳动,给我们很多香菜和芹菜,我还薅了几把嫩蒜苗。</p><p><br></p><p>04</p><p>岳父这次来祭祖外,还有一件事是要带酒回家,老屋里有岳父请人酿的酒,几大坛,岳父用酒桶装了有60斤,回家自己喝,岳父一天两次酒,加在一起半斤左右,一年也要喝掉很多酒。</p><p><br></p><p>到村子又去了姑姑家做了一会儿,姑姑家生活条件不错,装修也很讲究,一整套红木家具,客厅里是两盆很大的兰花,开得正好。而且就两个老人,姑姑去桃园里带回来一大篮子鸡蛋让我们带走,还给了我老婆两袋桃胶,说是滋补品,自家树上采的。姑姑家都是女儿,在外地,生活得都很好,大女儿在杭州新买了别墅,已经装修好了,准备搬新房了。</p><p><br></p><p>现在的乡村真的很不错,漫山遍野的花,空气清新,我看河边新修了游步道,让人有点羡慕了。</p><p><br></p><p>05</p><p>回去的路上,岳父突然向我讲起他在军队的生活了,岳父19岁去参军,在部队待了15年,从班长到营长,本来是要提到团长的,但文革来了,然后转业到地方。岳父讲在部队时他经常去做宣讲,多是文革的一些事情,比如斗私批修等,都是上千人的大礼堂,老婆就是出生在部队大院的。</p><p><br></p><p>还讲到他做排长时一个月都有100多元了,那时猪肉才几毛钱一斤,100元能买100多斤猪肉,而现在只能买3斤,通货膨胀得很厉害。岳父还说他刚当兵的时候很喜欢写信,周末都是写信,能写十几封,发的钱都寄给家里,那时物质生活很贫瘠。一大家子人都靠他生活。</p><p><br></p><p>前年岳父部队里的一个勤务兵找到岳父家,几十年没有见面,很想见一面,部队里的情谊还是很珍贵的。我父亲也当过兵,只是很普通的战士,他很少和我讲起当兵的事,我对岳父了解得比父亲多。岳父的弟弟也是部队出身,后转业到地方是处级干部。</p><p><br></p><p>很忙碌的一天,也很丰富,有自然的美景,也有人世的触动,对先人的祭拜,有一天也会被人这样祭拜,生与死的意义大概就是这样了。每一年的三月桃花都会盛开,迎春花也会绽放,风和日丽,春和景明,一代又一代。</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往事</b></p><p><br></p><p>三月还在疫情中,虽然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变,生活也开始正常起来,但还没有上班,所以时间相对自由了一些。老婆这段时间也休息了近一个月,于是,有机会去爬山走路,去了很多地方,都是以前想去但没有时间活动的。</p><p><br></p><p>身处三月,看到的都是春天,油菜花开了,一片金黄,在河湾里,在湖水边,在山脚下,走到哪里心情就愉悦到哪里。山上的花更多了,多是白色和粉色的,一树一树的,点缀着万物复苏的季节。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些花,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在山下看,那些花镶嵌在大山中,有着飘逸之美,映衬着蓝天白云,惊艳得能让人喊出声来。走到近旁,是有清新的香味袭来,沁人心脾,美不胜收,总想再靠近一点,忘记了眼前就是悬崖峭壁。到了山顶,那些小花就显得平常了,因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吧,山都显得小了,花就更微不足道了。反正,这个季节登山,是能让心情愉悦的,是我以前所没有体会到的。</p><p><br></p><p>映山红也开了,不多,但足够引起回忆。我老家是平原,小时候没有爬过山,也没有见过映山红,工作的地方多山,每年春天都会看见映山红,红红的花朵,几枝或事一片一片,山里的最好看,因为自然。现在城里的绿化中,映山红也开到了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花团锦簇。老婆说小时候就看到满山的映山红,比现在多多了。她会和小朋友去村子后面的山上,翻过一座山,里面还有更高的山,去看最美的映山红,跑遍整个山岗。那座山我知道的,我跟着岳父去祭拜过先人,清明节前,山上全是映山红,很是壮观。</p><p><br></p><p>在春天旅行,旅途也会因为映山红而变得生动。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画面。在山里的盘山路上,骑着摩托车兜风,常会在拐弯处看山眼前的山上斜伸出一枝映山红来,在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微笑,那是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上周我去爬一座很高的山,下山后骑摩托车回家,山在眼前起伏,山路跟着蜿蜒,突然抬头看山,发现最上面有一抹红色,映衬着三月傍晚的阳光,美极了,可望而不可及,但却极大地满足了心情。这样的邂逅,才是三月。</p><p><br></p><p>桃花也开了,在路边,在溪水的岸边,点缀着春天,三月桃花开,它是主角。山野间自在绽放,人家院子里开满,还有桃园里,招蜂引蝶,争奇斗艳。我突然很想去一座山上看桃花开,因为多年前我在那里吃过桃子,是桃子成熟时,我在早晨登山看见了很多桃树,那些桃子已经很软了,摘下来直接可以剥皮吃,附近还有一个寺庙。我对那次的经历念念不忘,如果现在去看桃花,应该会别有一番心情吧,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青春走远。</p><p><br></p><p>三月春如少年时。在远足或是登山的过程中,我和老婆总要聊一些话题的,多是童年的记忆。比如老婆会说小时候看动画面的情境,一放学回到家里就看动画片,《蓝精灵》《黑猫警长》等,我听着有点茫然,动画片的名字我听说过,毕竟是同一代人,都是70后,但我小时候没有看过动画片,因为那时我们村子里还没有用上电,电视机更是稀罕物,后来邻村有了电视,我跟人去看过几次,夏天在人家的院子里,坐很多人,冬天就去人家客厅里,也围满了人,那些都是当时的富人,很有人情味,还给人准备了很多凳子。</p><p><br></p><p>那时的电视内容多忘了,就记得看了很多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康德第一保镖》,还看过《海灯法师》,在小画书上看过《霍元甲》和《陈真》,看得热血沸腾的。童年的夏天最好玩,因为地里都是瓜,各种各样的,几乎没有回家吃过饭,都是去地里吃瓜,名副其实的吃瓜少年。</p><p><br></p><p>小学是去邻村读的,中间隔着麦田,有一条小路,当时认为很长很长,四五月的时候,去上学总喜欢去地里看,看瓜发芽长出土,看瓜秧长长,延伸到地面,瓜秧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过几天就有瓜结出,开始只有手指头那样大,几天后就有鸡蛋那样大小,慢慢地有拳头大,后来就有足球那样大了,那种瓜我们老家叫打瓜,种下去会收获很多,既好吃,瓜子也可以留下来卖钱。有一年我奶奶家收获了很多,我常去和奶奶要瓜吃,但爷爷有点不高兴得。我大姨家也有很多打瓜,有一次我和母亲去大姨家,表哥拿出两个很大的打瓜打开给我们吃,还说被邻村人偷去了不少。最大的打瓜有十多斤,里面有白瓤的,黄瓤的,还有红瓤的,有的瓜甜,有的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吃打瓜是小时候特有的记忆。</p><p><br></p><p>我还说到了捉鱼的事情,老家称之为搬鱼,用一个罐头瓶子,用绳子在瓶口拴好,里面放上馒头等食物,放进池塘中,绳子留在岸边,过个几分钟就可以拎出水面,运气好的话里面是有小鱼的,少则一两个,多则十几条,就这样反复操作,半天可以搬上来很多的,这种鱼多是回家喂猫,也为了好玩,两种鱼最容易逮住,一个叫石磙皮,一个叫麻胡捞子(音同)。我和儿子讲过这些,他不懂。我在网上买了一个网,不大,可以捕鱼的那种,于是就带着儿子去了河边,忙了一个下午,总算逮上来三条小猫鱼,我和儿子都很高兴,总算逮住了春天。</p><p><br></p><p>河边的芦苇长出了,我也想到了与它有关的记忆。家乡是多芦苇的,因为附近有个村子的人就是以编席为生,编席用的材料就是芦苇,他们村子附近全是芦苇荡,远近闻名。我们村子前面有一个芦苇荡,小时候那里面是神秘的世界。村子人去那里割草,回家喂牛喂羊,我和奶奶进去过,很大,像迷宫一样,一个人是不敢进去的,那个芦苇荡是属于另一个村子的,我们村的人去割草有时要把芦苇一起割掉的,有时会因为这发生矛盾的。小时候听人说那里有鬼,各种说法。所以我只敢在边缘割草,我们村有个胆子大的人去了里面,说那里的曹很茂盛,每次能割一车,但人们都不敢进去。</p><p><br></p><p>我只有在冬天才敢进芦苇荡,冬天的芦苇荡一片荒芜,因为芦苇被收割了,里面有几个浅的池塘,地势是起伏的,的确很大,我上学都会经过那里,但一点都不神秘了,只是在夜里才让人有点惧怕。</p><p><br></p><p>我师范同学给我讲过他村子后面也有一大片芦苇荡,当地人俗称“鲤鱼窝”,同学暑假经过去那里逮鱼,用撒网,因为有一个地方早晨有鱼群活动,他趁天还为亮就去撒上一网,一下子能捕到几十斤鱼,有人看守的,他每天只撒一网,然后用筐上面盖着草带回家。那个暑假他把学费都挣够了。后来他还带我们去看过。</p><p><br></p><p>我都初中有一次逃课经历,也和芦苇有关。我上学的路上,遇到几个同学,那时芦苇刚长出地面一尺多,小蝌蚪正在池塘里游动,蛙声也处处传来。同学说去逛芦苇荡吧,于是几个人就在芦苇荡里逛了半天,没有去学校上课,逛完就回家了。初中就逃过这一次课,印象深刻,后来还被家里知道了,因为老师等我去上课的,没有等到,后来就和父亲说了,忘了有没有挨打。但那满地的芦苇生机勃勃,我们一边走一边籴一个嫩苇头,剥开一层放在嘴里会有声音,那就是春天的声音,也是年少时最纯粹的声响,一直到今天都念念不忘。</p><p>“江南三月春事浓,人间处处熙东风”,若不是疫情,现在的生活应该是诗中的画面了。</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果再去南昌</b></p><p><br></p><p>想到南昌,青山湖有最深的记忆,还去过赣江游泳,在滕王阁上看过风景,懂了八一大桥的镇桥之宝黑猫和白猫的政治隐喻,那一年,沃尔玛超市刚营业,还有城市上空飞翔的鸽群,阳光明媚,天空明净,而鸽子下面是一片老旧的民居。</p><p><br></p><p>这都是十几年前的画面了,我常常会想起。</p><p><br></p><p>我是在夏天最热的时间去南昌的,从北京到南昌,第一次坐卧铺车,因为要去的公司答应给报销的。那年我还没有毕业,只是暑假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去了南昌的一家公司打工。从八月到十一月,待了有100天,经历了夏秋,憧憬着去,感伤着离开。</p><p><br></p><p>公司就在青山湖边,虽看不见湖水,但走几步就到了。我认识了同事阿贵,一起租了房子,也在湖边,这样,每天上下班都是沿着湖边,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湖水,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樟树,行走其中,都是夏天的心情。</p><p><br></p><p>早餐都是在楼下的米粉店里,南昌的拌粉真的很好吃,1元一份,拌上辣椒油,很满足的体验,到现在都在想念,如果有一天我再去南昌,至少三分之一的理由是为了那碗拌粉。我最后一天离开南昌的时候吃了三份。</p><p><br></p><p>中饭和晚饭都是在家里吃,有厨房,可以自己烧着吃,阿贵会做饭,多是他做我刷碗。日子有条不紊的,有时也邀请同事去吃饭。房子是精装修的,整体上也是不错的。</p><p><br></p><p>上班也不是太忙,闲下来的时间就逛南昌,青山湖边的时间多一些,八一广场也常去,江西师大就在附近,很多时候去师大的校园里玩。</p><p><br></p><p>我母亲去南昌待过一周,那是她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在火车上看到山的样子。我去车站接母亲,感觉母亲很憔悴,辛勤劳苦的母亲,我想让她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南昌下班后就陪着母亲闲逛,母亲看湖边锻炼的人,说城里人真闲。还带母亲去动物园玩过,看见了老虎、狮子、长颈鹿,还有一条大蟒蛇,母亲不敢看。那蟒蛇很大,只是一动也不动,房间里还装着空调,它是怕热的。我记得还和母亲一起合影了,只是现在找不到相片了。</p><p><br></p><p>我读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在南昌我网恋了,女孩是赣州人,有时会来南昌,我见过她两次面,但三年才走出。我离开南昌也远离了爱情。自己感到很受伤,正赶上又是秋天,所以整个人处在忧郁中,人生迷茫。这时公司被竞争对手举报,暂停了营业,我也回学校去了。11月,带着青春的迷惘,回到学校看见银杏树叶落满一地,金灿灿的,仿佛受到了灼伤。</p><p><br></p><p>前一天我和阿贵去了郊外的一个湖边,那湖的面积比青山湖还大,周边都是田野,现在应该都开发起来了吧。如果再去南昌,我也想去那里再看看。</p><p><br></p><p>在南昌,我第一次知道了乡愁。我在青山湖边看见几位老人,听他们聊天得知都是河南人,年轻时就来到了南昌的工厂里上班,然后就终老赣地,听他们在用家乡话聊着故乡事,眼睛看着远方,无尽的思念,无尽的远方,我在那一刻读懂了乡愁。没有想到,这样的场景我也要无数次地去经历,去体验,因为我也离开了故乡,也正在这样眺望着。</p><p><br></p><p>城市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身在的小城三年就起了一座新城,南昌更会加快速度。如果现在再去南昌,青山湖还在,岸边的樟树还在,其他的可能就陌生了,我上班的公司可能拆迁了,租过的居民楼也可能会被拆,那家早餐店可能找不到了,街道等旧影也会换了新颜。</p><p><br></p><p>那一年,王力宏去南昌开了演唱会,住在五湖大酒店;那一年,沃尔玛刚刚营业,我和女孩一起去逛过,她给我买了一个枕头,还有一盒柿饼。我牵着她的手走在南昌的街道上,夏天的风和她的嘴角一起上扬,她脸上还有好看的酒窝。这是她留给我最好的记忆。为此,我整整痛苦了三年。</p><p><br></p><p>我想去南昌再看看,南昌有马拉松赛,我想报名,用跑步的方式再去感受一下那个城市,或许会多了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