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爹娘

灰颜色谢铁軍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两天,天气阴沉,细雨棉棉,我的心情也无比低沉。哦!这是时节在告诉我,清明节到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按照往年的惯例,在这个日子里我会给父母烧纸,并告诉他们,我们都好,希望父母在天国安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有点特殊,我身在嘉兴,这里尽然买不到烧纸,我就用一段文字来缅怀和祭奠我们的爹娘。</span></p> <p>父母年轻时合影</p> <p>父母在五、六十岁时身体很健康</p> <p>父母五、六十岁时在老房子合影</p> <p>父母晚年最开心那段时光的合影</p> <p>在我印象中我给父母拍的最后一张合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的父亲是1921年7月13日生,1999年11月25日去世,去世时78岁,离开我们有21年了 ; 我们的母亲是1934年3月9日生,2008年11月25日去世,去世时74岁,离开我们有12年了。他们虽不是同日而生,但却在同日而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从父母去世后,每当我看到老人,特别是在商场、洒店、超市、景区看到父母在儿女的陪伴下购物、吃饭、旅游,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的爹娘。他们走的太早了,在他们还能走动的时候,我没能抽出时间陪他们出去转转而感到深深的遗憾,而这种遗憾是永远无法弥补的。</span></p> <p>我与父亲的合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和母亲是在甘肃洒泉相识,那时父亲是国民党第八供给区驻扎在洒泉汽车团的一名年轻英俊的汽车兵,母亲是当地一普通人家活泼伶俐的女孩。</span></p> <p>年轻英俊的父亲</p> <p>年轻时尚的母亲</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在15岁到26岁之间共生育了我们6个孩子,三男三女,不幸的是第二个孩子夭折了。当我第一次从母亲口中听到这件事时,可以看出母亲的悲伤,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哥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有各种各样的念想。</span></p> <p>这是五十年代父母和大姐、二姐、哥哥的合影。</p> <p>父亲与大姐、二姐的合影</p> <p>七十年代全家合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父亲所在的国民党汽车部队,从洒泉开拔到新疆,在途中被人民解放军拦截,九月二十五日,随国民党驻疆最高司令官陶峙岳的召唤,国民党在疆部队宣告起义,此后,父亲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汽车团六连,成为一名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军垦战士。</span></p> <p>父亲当汽车兵时的工作照</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初期,汽车在新疆还是比较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父亲所在的汽车团承担了新疆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父亲几乎顾不上回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2年,新疆发生"伊塔边民外逃事件",父亲主动要求到伊犁工作,我们一家从乌鲁木齐市迁到了伊犁边境的农四师62团。父亲在团里汽车队、修造连、加工厂工作,直到1980年光荣退休。母亲曾有过一段五七家属队工作的经历,其他时间都是家属。62团的生活给我留下深刻记忆。</span></p> <p>儿孙绕膝,三代同堂,无比幸福欢乐的时光。</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是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讲义气,从不阿谀奉承的人。他开了一辈子汽车从不拒绝搭便车的人,他的驾驶技术很好,从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是个助人为乐、快人快言的人,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家养育孩子、操持家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时期,父亲由于有参加国民党的历史遭到了冲击,父亲性格内向,一时想不通,那段时间,我经常看到母亲陪伴父亲到深夜、到天明。那个年代,父亲因"老国民党"这个名份受到歧视,有些造反派措此欺负人,有一次,我拿着家里一把斧头出去玩,被一名造反派看到,他硬说这把斧头是我偷公家的,我被他的淫威吓哭了,跑回家里告诉母亲,母亲当时很气愤,她知道这把斧头是我们自已买的,幸好,父亲是个有心人,保存了买斧头的发票,母亲拿着发票就去找那个人说理,交锋时,那个人说了很多不讲理的话,还说了一些难听话,这时候,母亲不知哪来的胆量,上去抽了那人一记耳光,然后,拿出发票给他看,在场的人无不称快。</span></p> <p>父亲退休多年后,有一次让他试驾一辆小轿车,他依然绕有兴趣、动作娴熟、经验老道。</p> <p>母亲是个敢做敢为、勤俭直爽的人,从不惹事,但也从不怕事。</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一家七口人只靠父亲一人工资养活,母亲精打细算,缝衣做饭操劳家务,在六七十年代,每年春节前都想办法给我们五个孩子做身新衣裳,那个年代我们都长大了,能吃能喝,粮食不够吃是家里最大的问题,每到月末,母亲总要到别人家去借点粗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个时候父亲还在开车,不管父亲多早出车,多晚回家,母亲都会用白面做饭给父亲吃,我那时还小,就想吃白面做的饭,就乘这个机会去蹭饭,慈爱的父亲总是把不多的饭给我分一点,母亲看到这个情景对我有几分责怪也有几分心疼。</span></p> <p>五十年代,幸福的全家五口人。</p> <p>九十年代,全家已有十几口人了。</p> <p>晚年中的母亲</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五个孩子都很健康的过来了,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不辞辛劳的父母不知操碎了多少心、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span></p> <p>七十年代生活很艰苦、很朴素,但我们兄妹五人很健康,在一起很开心。</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姐从小就爱读书学习,初中毕业考取了师范学校,69年分配到阿勒奉地区当老师,有了工资后,经常寄钱给家里,她很早就离家了,每次她回来都成了我们家的大喜事。后来,她的条件好了,父母还多次到她那里住段时间。她一直在教学岗位上干到退休,荣获了国家特级教师称号。</span></p> <p>父母在大姐家</p> <p>大姐与母亲、二姐。</p> <p>风华正茂的大姐和二姐</p> <p>我与大姐、大姐夫。</p> <p>我与大姐</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姐也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是学校里是校花。大姐上师范离开家后,二姐就成了我们四个孩子中的老大,她帮助母亲做饭洗衣,在家里指挥我们干这干那,她很厉害也很有权威。要不是"文革"耽误,她一定会考上大学。初中毕业她就工作了,不久就调到医院当护士,后来又做了医院检验工作,还去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成了行內很有权威的检验专家。</span></p> <p>二姐和母亲的靓照</p> <p>二姐陪母亲出国旅游</p> <p>二姐南疆游</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哥哥,从小就很调皮,也不喜欢学习,但为人很厚道,朋友很多,初中毕业就去工作了,曾在基建连木工排学做木工。改革开放后从事个体经商,做过多种经营,曾经也大把大把地赚过钱,就在他苦尽甘来的时候,在正值壮年之际,不幸病故,我们为此无不难过。</span></p> <p>小时候哥哥调皮的样子</p> <p>哥哥是个很帅的人</p> <p>哥哥与家人合影</p> <p>父亲病中,母亲、哥哥、姐姐日夜守护在父亲身边。</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姐是个非常随和、内敛、乐观而有主见的人,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班长,人缘很好。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来调到学校做宿管老师,学生都很听她的话,同事对她评价很高。</span></p> <p>上小学的三姐</p> <p>三姐与母亲合影</p> <p>三姐妹与母亲合影</p> <p>三姐与二姐、嫂子和我</p> <p>三姐南疆游</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里我想告慰在天国的父母,你们的孩子现在都已退休了,他们的家庭都很美满,身体都很健康,都有一笔可观的养老金,过着快乐的退休生活。孙子辈大部分成家立业,有自己稳定的工作,都是单位里的骨干精英。现在唯有你们最小的孙子川伟还没有工作,不过也会有工作的。我因种种原因,来到浙江嘉兴,在姐姐们的帮助下在这里买了房子,川伟基本上要在这里工作,我们有可能在新疆和浙江两地生活。总之,我们都好。</span></p> <p>我在浙江</p> <p>我与周伯强</p> <p>我与儿子</p> <p>谢川伟大学毕业典礼上的留影</p> <p>我与二姐、三姐</p> <p>我与二姐、三姐、三姐夫南疆自驾游</p> <p>我与三个姐姐</p> <p>我与二姐夫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p> <p>我与二姐、二姐夫、三姐自驾游</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从我们有了孩子,我们才知道养育儿女的不易,你们在那样困难年代养育了我们五个儿女,无论是身体还是人品我们都是健康的,你们为此负出的艰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这里我只想说,儿女们对你们的尽孝太短、太少了,这辈子做你们的儿女还没有做够,秧求你们下辈子还做我们的父母。</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儿子谢铁军于嘉兴写于庚子清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