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致敬英烈人物” <p> 为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南大港第八完全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致敬英烈人物”为主题,做缅怀先烈、牢记使命、珍惜幸福、有追求、有梦想的小学生。</p><p><br></p> (一)讲述下半旗的知识 <p> 今天,全国哀悼!给同学们讲讲“下半旗”的知识。</p><p><br></p><p> 下半旗的源起</p><p><br></p><p> 下半旗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哀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志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p><p> </p><p> </p><p> 为谁下半旗?</p><p><br></p><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p><p>(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p><p>(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p><p>(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p><p>(四)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p><p>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依照本条第一款(三)(四)和第二款的规定下半旗,由国务院决定。依照本条规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p><p> 因此,《国旗法》的规定只明确了在任的国家领导人逝世时应下半旗。对于已卸任的国家领导人,是否下半旗要由国务院另行决定。</p><p><br></p><p> 如何下半旗?</p><p><br></p><p> 下半旗,并不是将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处,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处。那么,如何下半旗呢?</p><p> 《国旗法》规定,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p><p> 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p> <p> 活动当天,全体师生上午10时,进行降半旗默哀3分钟。以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p> (二)积极参加网上祭扫 <p>1、通过网络课堂加深了解革命先烈的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p> <p>2、登录中华英烈网,“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专题,进行网上祭扫。</p><p>•点击花篮,向烈士敬献花篮;</p><p>•查看英烈事迹,进入英烈纪念馆;</p><p>•通过姓名找到对应烈士,点击进入英雄纪念馆,点击献花进行祭奠;</p><p>3、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带领家长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将对英烈们和英雄们的尊敬和怀念带到各个角落。</p> (三)制作“清明”节日小报 <p> 让我们学习先烈的献身精神,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建设国家。清明拜祭,让我们用悲壮的情怀,默默为先烈们祈祷。</p> (四)开展清明经典诵读活动 <p>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有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们走了,但他们的事迹会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耸立在我们后人心中。我们不会忘记过去,不会忘记怀念。</p> <p> 缕缕春风、绵绵细雨、八完小的孩子用“特别”的方式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说不完对时代英雄的无限敬意。通过对本次清明节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同时感受了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爱祖国、爱家乡、敬英烈的情感。引导学生们努力成为有作为的新一代。作为祖国的接班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