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推荐语和读后感

宁县和盛园区小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推荐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时常在为管教孩子而困惑,是做一个控制型妈妈,还是一个放任型妈妈?但是控制型妈妈虽然能够控制住孩子的行为,可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放任新妈妈,则会让孩子无为而治。您是否正在为如何管教孩子而烦恼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主要以情感引导式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育儿心得和许多情感引导的真实案例,详细解说了从0至3岁婴幼儿期如何和孩子建立情感?以及如何和4至7岁的孩子保持亲密关系,让孩子乐于和你合作。帮助你成长为一个理解孩子,关心孩子的父母,帮助你培养出一个快乐、友善、坚定、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读后感】</span></p><p class="ql-block"> 读完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让我学习到了许教育孩子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本书主要介绍了情感引导式教育方法,也让我对教育孩子的几个疑惑有所解答。</p> <p>一、什么是情感引导式教育方法?</p><p>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引导,就是在孩子表现出哭闹、吵嚷、生气、冷暴力等这些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们这些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做。</p> <p>二、小红花奖励真的有用吗?</p><p> 我通常会因为孩子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得比较好或是得到了优异的成绩,而用奖励小红花来表扬他,但这种行为实际是贿赂,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则,或者好好的表现这件事的本身,他们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们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没有责任感,只会为了物质的奖励而做这件事情。</p> <p>三、幼儿期的孩子会被宠坏吗?</p><p> 孩子在0到1岁时,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没有自我安慰能力,他们完全依赖于成人,通过研究表明,经常被拥抱和安抚的婴儿哭得更少,更信任他人,也更独立。所以父母在幼儿期教育孩子时,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将孩子置之不理,而应该及时抱起孩子,给她足够的安全感,观察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及时解决孩子的问题。</p><p> 孩子在2至3岁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家长要为要为孩子设定限度,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做,但原则是温柔,而且要有边界。比如危险的事情就不能做,但我们在平常进行情感引导时,不要直接说“不行”、“住手”,而应该告诉孩子,这样这样做是危险的,后果会怎样。 </p><p> 对2至3岁的孩子撒泼打滚的行为,我想这是许多家长都为之头疼的事情。孩子时常会在逛超市或者大街上撒泼打滚,这时候许多家长就会束手无策,上前哄吧,怕会娇惯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走了之,又怕孩子发生危险。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借鉴一下:1.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心情表示感同身受;2.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3.让孩子知道你会帮助他。</p> <p>四、如何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p><p> 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发表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时,应该充分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感情,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事情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对孩子的各种情感,我们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的奖励来纠正行为,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好典范,我要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提前让孩子知道怎么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合作。</p><p> 情感引导的步骤:1.播下种子。播下种子是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有什么样的要求。2.观察和判断。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你需要关注孩子行为,观察他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烦躁吵闹或沮丧,孩子怎么样?什么事情让他不满足了?不乖行为往往是孩子表达基本需求的手段,一旦满足了这些需求,孩子很快就恢复恢复正常。3.聆听。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聆听对于情感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听年幼的孩子说话,我们需要用眼睛和耳朵去关注,甚至要蹲下来和它们视线齐平,进行眼神交流,让他们知道的你在专心致志的关注他。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当孩子遇到让他情绪激动的情况时,或者他表现不好的时候,他最需要你接受并回应他的感受。5.同情。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特别是当孩子经历消极情绪时,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而不是轻视他们的感受,或者试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种消极情绪很快就会消失。</p> <p>  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试试书中的情感引导法教育孩子。当孩子难过时,我会陪同孩子感同身受,并告诉她我会帮助她,让孩子始终有种心理安全感,我也会培养孩子的社交习惯,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我们需要做好社交的示范重。情感引导教育法的原则是平等、尊重和无条件的爱,平等、尊重是把小孩儿当做大人一样对待,认真听他们说话,在孩子犯错时能够理解孩子,再耐心听孩子解释。而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并帮助孩子成长。</p>

孩子

情感

引导

教育

他们

事情

本书

奖励

行为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