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明德读书会会友赏文《书到读时方“恨”多》

远乡

<p>文/图:杨晋明 网名:甘居室</p><p>编 辑:肖 巍 网名:远 乡</p> <p>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中国古代大型综合类图书《七略》和大型丛书《四库全书》都是皇家的藏书,但是历代皇帝有几个会读呢?富贵人家藏书盈屋,又有几个真正爱书的呢?袁枚说,像黄生这样自己没有书,只好借书来读的书生一定“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并给予厚望,黄生最后是否成才袁枚没有写,但是黄生借书而读的经历,好读书者可能都有过,我就是其中的一个。</p> <p>  我自幼救喜读书,起初读一些《三国》、《说岳》、《西游》等等通俗易懂的故事书,读的津津有味,然而家里并没有几本,只好向有书的同学借,有的同学借给我,有些小气的还不借给,为此还发生了几次争吵。随着年龄的增长,薄薄的小人书满足不了我的阅读需求,我开始看长篇了,长篇小说不是一时半会能读完的,借给我书的人又催得紧,有时甚至今天借给你明天就得还,这时的我,就像黄生那样“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熬个通宵把书读完,私人的书毕竟有限,我就到学校图书馆去借,但是学校图书馆多半是旧书,要想看新出版的书就得去书店,当时正是粉碎“四人帮”不久,图书出版方兴未艾,《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一大批红色经典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大量出版发行,感谢当时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他见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就允许我可以在书店里免费看书(当时的书店不是开架售书,看哪本售货员给你取哪本),这类人群如今有个专业名称叫“站读帝”。读书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情操,坚定了信念,书逐渐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家里给我的零花钱都攒得买了书,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书。</p> <p>  参加工作后,我的这种爱好一直没有变,工作之余逛书店,看书,买书,成了一种嗜好,甚至有些上瘾,本地书店小而且少,有些书不易买到,我就利用出差到外地的机会,多跑几个书店,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今也收藏了数千册书。</p> <p>  买书是为了读书,但读书的目的却在不断变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上学的时候,读书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考上大学,将来有工作,因此读的是课本和教辅类书籍,其它的属于课外书,老师家长不鼓励读的,担心影响了学习,我有一段时间就因读小说影响了学习而受到老师的训斥,不过我的语文成绩得到了提高而且促使我以后上大学选择中文专业,也可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参加工作后为了提高业务水平,读一些专业技术类的书,这种读书法,只能叫做功利性的读书,真正的读书应该是非功利性的,就是读书并不为“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只是兴之所至,感兴趣就读,不感兴趣就丢开,增长些知识,开阔下眼界,怡情养性,优哉优哉。基于这样的目的,根据我个人的爱好,我购买了一些中国古典名著和世界名著有哲理性,饱含沧桑感的历史类著作,当初买一本看一本买两本看两本,都能完完整整读过,后来看到中意的书就要买上,买上大略翻一翻就搁过,想着等以后有了时间再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读,渐渐地就成了“囤书族”,即只购书而不读书。</p> <p>  细细分析这种现象,生发出一个并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就是购书如同皇帝纳妃。“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君主专制下的皇帝看中美丽漂亮的女子,不管她是否婚配,是否愿意,即刻就能将她带回宫中,新鲜上一阵子,或者几年或者只有几天,看到更漂亮的就又召入宫中,所以才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再新鲜上一阵子又丢开,如果不小心“忤逆圣意”说不定就打入冷宫,陈阿娇、卫子夫失宠于汉武帝,就是这种情况,买书也是如此,看到一本中意的书,赶紧买下,随便翻翻,过几天又看中一本,再买上,还是随便翻翻,想着有的是时间,以后慢慢阅读。就这样一本一本积累,“书宫”里的书越来越多,真正认真读过的并没有几本,“贪多嚼不烂”,可不正像失宠的妃子被打入了冷宫?当然皇帝也会有真爱的,像唐明皇对杨贵妃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常宠不衰,差点儿把大唐江山也赔进去。我也有“常宠不衰”的“宠书”《红楼梦》,关于我对《红楼梦》的喜好,专门写过一篇《平生最喜读红楼》,在此不赘述,常在我枕边的书就是《红楼梦》和鲁迅的著作,鲁迅的作品时代特色鲜明,历史内涵丰富,他所坚持的个体自由精神、现实主义与解放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每天晚上睡觉前,在林黛玉的抽泣声或鲁迅的呐喊声中,读着读着就进入了梦乡,书成了我的催眠器。</p> <p>  我喜欢32开薄薄的书,这样可以手捧一书躺着看而不觉困倦,但是现在出版的书大多追求豪华,硬壳精装,又大又厚,像砖头一样,根本没法躺着看,非得正襟危坐才行,很有些郁闷。</p> <p>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就徘徊于插满书籍的书架前,抽出这本翻一翻,觉着不错,抽出那本来看一看,感觉有趣,不知不觉中,时光从身边悄悄流逝,一本都没有好好看,常言说的好“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书到读时方恨多”,惭愧自己“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买了如许多的书,却没有精力一本一本都读遍,似乎有些缺憾,然而又想到宋诗人尤袤说过的话“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为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书又何尝不是心心相印的友朋呢?夜深人静月朗星稀之时,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倾听古今圣贤教诲,尽阅世间人生万象,也不失为悠闲人生的一种享受。</p> <p>【作者简介】</p><p><br></p><p> 杨晋明,山西省神池县人,一九六七年出生,一九八八年毕业于忻州师专中文系,一九八八年九月至一九九零年任教于神池县职业中学,一九九一年至二零一二年在神池广播电视台从事广播电视采编工作,期间曾在山西省委党校哲学班学习,二零一二年起任《神池报》副主编,二零一四年兼《神池文苑》执行主编。曾用笔名甘居室主、靖铭、丁未生,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几十篇,出版作品集《重生》,编辑出版了《神池文学作品集》、《翰墨丹青》、《神采纷呈》等。</p> <p>(尊重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