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清明,今又清明

寒塘梅影

<p class="ql-block">  2024年的清明又来临了!虽然说清明祭奠本应悲悲切切,但只要亡故者是正常逝去,或者已逝去多年,那么人们的悲伤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弱,何况清明时节正是大自然最生机勃勃之际,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于是前辈诗人们情不自禁便吟出了:</p><p class="ql-block">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p><p class="ql-block">听风听雨过清明……西园日日扫林亭……</p><p class="ql-block">车身上路合,柳色东城翠……</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p><p class="ql-block">清明佳节雨潇潇,墓碑无声风飘飘…… </p> <p class="ql-block"> —— 2024.4.6. 🌧️ 🌸 😭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文: ✍🏻 </p><p class="ql-block"> 清明年年有,最难忘的是2020年的清明。由于疫期限制出门,我只好借网络写了《庚子清明祭》,祭奠被病毒夺去生命的同胞,祭奠故去的亲人和师友。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公祭</p><p class="ql-block">  警笛长鸣,举国默哀: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而牺牲的烈士,为不幸患病而失去生命的同胞,也为全球每一位因这场疫情而去世的逝者!逝者长已矣,安息吧!🙏🏻🙏🏻🙏🏻</p> <h3>国旗为同胞而降,共寄哀思。</h3> <h3>静静的殡仪馆,<br>小小的骨灰盒,<br>长长的队伍,<br>破碎的心……</h3> <h3><br>二、网祭亲友<br>  1.祭父母:(父亲去世十年整,母亲去世十年零九个月。)<br> 江城子·庚子清明网祭父母<br>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疫染清明,无祭可凄凉?纵使禁行躬拜谒,心已在,意绵长。<br>  堪怜命蹇半生忙,少轩昂,壮恓惶。携手相扶,冷热水同蹚。熬得暮年时运转,光景短,恨无常。</h3> <p class="ql-block">  下图相册中装的是父母去世后我为他们整理的照片,桃树是父亲生前所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祭在三年大饥荒中丧生的大姑姑母子:</p><p class="ql-block"> 十六字令</p><p class="ql-block">天!母子相随赴九泉,</p><p class="ql-block">神州泣,饿殍遍平原。</p><p class="ql-block">  中国近代史上三个庚子年均是灾难深重:1900年庚子国变(请记住三个词组:八国联军、义和团、慈禧太后),1960年是三年大饥荒中最惨烈的一年,今年(2020年),小小的新冠病毒居然从武汉祸害到湖北再到全国,现已肆虐全球。愿人类早日战胜这个祸害,重新拥抱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 (注:因饥荒年人人自危,加上原本就一贫如洗,根本无能力顾及他人,所以我们家竟没有留下大姑一家的任何纪念。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网上下载的他们当年居住的小兰村东汉古墓图片。)</p> <h3><br>3. 祭师长:<br>  我的母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所让人骄傲的学校,它是全市三所红旗学校(现在叫“重点中学”)之一。学校的创办人是深受学生敬爱的民主人士、校长易忠霁(学校在建国初被收归国有)。</h3> <h3>  我的语文老师邓惠康先生是一位学富五车的才子,他让我们这些学生终身受益非浅。在著名的“阳谋”运动中,他被打成右派,从此受尽屈辱和磨难;改革开放让他获得新生,他喜极而泣,乐极生悲,竟就此撒手人寰…… 愿这样的悲剧再也不会重演!</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祭同学</p><p class="ql-block"> 因大学同学照片一时找不到,这里祭奠的是中、小学同学。但在此我要先向几位逝去的大学同学钟水园、张步蓉、曹茂林致哀!</p> <p class="ql-block">  向我们班不幸仙逝的万启仁、张德明、熊少林、曹登云、闵凤秀、浩然、章锦卿同学致哀!</p><p class="ql-block">  在此录吴海明同学为浩然同学(上图下中)撰写的碑文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幼年失怙,离乡求学。栉风沐雨凡六十载,遭饥荒之困,罹文革之厄,凭聪敏善学之天赋,秉坚毅自信之性格,终事业有成,家庭兴旺;然血痼骤至而寿终。今安眠于此,松青月白,长守家乡。</p> <h3><br>5. 祭王玉玲(21团战友)、吴大义暨吴牧:<br>  他们一家三口不幸丧命于一场惨烈的车祸。乍一听到这个噩耗,我直觉得心格外的痛:既为玉玲,为大义,更为皖皖(吴牧)。她的青春才刚开始,而且前途是那么美好(她正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听到这一噩耗的那个清明节(2011年),我填了一首词:<br> 如梦令. 清明<br>父母 爱徒 知友,何以天堂聚首?<br>热泪祭亡灵,好雨 繁花 垂柳。<br>醇酒、醇酒,天上人间同有。<br></h3> <h3><br>6. 祭七团南昌合唱团好友王中南、徐经如:<br>  他们俩都是大度、热情、热心待人的男子汉,他们的离世让人分外惋惜。多想和他们再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游玩闲聊;一起举杯邀明月,一起畅怀思往昔……!</h3> <h3><br>7. 祭不幸早逝的我的学生余江华:<br>  江华病逝时年仅三十三岁,当时我曾为他写了一篇祭文(见下图2、3)。他是我最钟爱的学生,是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他的有情有义,光明磊落、自强不息,孜孜不倦,尤其是待人处事的亲和力,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他走得真是太早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啊!<br>  </h3> <p class="ql-block"> —— 2020年清明🙏🏻🙏🏻🙏🏻😭😭😭</p> <p class="ql-block">2022年清明续:  </p><p class="ql-block"> 两年前的清明,因新冠疫情只能在网上祭奠逝去的亡灵;没想到,两年后的清明,还是因为这个疫情只能网祭!</p><p class="ql-block">  不想再说什么,愿逝者(包括近两年去世的亲朋好友)安息!🙏🙏🙏 </p><p class="ql-block"> —— 4月5日</p> <h3>最后用宋朝著名诗人黄庭坚的清明诗作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