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先烈,致敬英雄 ! 民联镇寄宿制小学网上祭奠先烈纪实

研墨凝画

<p>  清明节,红杏开时,杨柳风轻。然而,惊残的好梦却在一霎的清明雨中感到阵阵的悲凉。似乎有了雨,才更能引发人们心中淡淡哀愁和丝丝忆念。</p> <p> <b style="font-size: 20px;">清明时节话清明</b></p><p>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关于“清明”的诗词,大多透着一种伤感、悲凉的基调。然而《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清明正值三月天,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吐故纳新”,一派“天清地明”之象。 </p><p>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冬至后的第104天,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按阳历来说,就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是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的三节合一。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p><p> 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却是共同的基本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网上文明祭英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清明祭扫,历来不限于自己的祖先或亲人,还包括民族共同的祖先和圣贤先烈,以及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尊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那些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英雄烈士</p><p> 中华民族几经苦难,终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期间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又有多少人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p><p> 时代在变,英雄却依然存在我们的身边,英雄精神也永远熠熠生辉。去年凉山州木里县森林大火中牺牲的烈士,最小的年仅18岁。今年3月30日四川凉山西昌突发的森林火灾,超2000人逆行救火,有18位消防员及1位向导牺牲。</p><p> 消防员,和平年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却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逆火而行,总有人用生命守护人间安宁。</p> <p>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那些与病毒抗战的一线医护人员,联防联控一线的公安民警,参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13所方舱医院的建设者们,还有不计其数的志愿者们……他们都只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却在这次疫情中,逆行而上,坚守奋战,奉献担当,守望相助。他们平凡却不平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汇聚成了全民战“疫”的正能量,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p><p> 可是,你是否知道这次疫情中,又有多少医护人员、公安民警辅警不幸牺牲、以身殉职?包长命、李文亮、徐辉、林正斌、刘智明、彭银华、夏思思、黄文军、江学庆、梅仲明……这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以崇高的医德谱写了生命的赞歌。郑勇、何建华、李弦、程建阳、尹祖川、刘大庆、王益民、董锐、谢帅业……这49名民警辅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守护着人民的安危,他们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新形象。</p> <p>  一场没有硝烟却有生死的战斗,无数逆行者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强的防线。他们肩负着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成为可歌可泣的时代先锋,在生死关头,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舍小家顾大家,勇敢地与疫情作斗争。他们一面是大无畏的家国情怀,一面是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没有人生而勇敢,只是选择了无畏向前!岁月静好,也只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斯人虽逝,精神长存。他们的灵魂,已化作14亿中国同胞的守护星,在人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p><p> </p> <p>  特殊时期,对于英雄的祭拜,我们通过“网上祭英烈”的方式向他们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这种祭祀新风尚,既表达了对英雄烈士的哀思,也符合绿色环保、防控疫情的要求,契合民俗民意和时代潮流。毕竟,无论何种方式,心存思念,真诚祭奠,感恩抒怀,才是清明节最重要的节日含义。</p><p> 民联镇寄宿制小学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通过读清明诗、制作手抄报、为已故亲人献花、擦拭相框等活动在互联网云端,同抒思情,共怀先烈!</p> <p>  我们为逝者俯身鞠躬,遥寄一份哀悼和思念。</p> <p>  我们为英烈寄书,缅怀先烈光辉事迹。</p> <p>  我们为英雄颂歌,是你们为我们负重前行。</p> <p> 愿国泰民安,世间皆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