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你知道孩子眼里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吗?</p><p><br></p><p>在你的眼里,清明是要扫墓的,</p><p><br></p><p>是难过的、伤心的……</p><p><br></p><p>而在幼小的孩子眼里,清明或许是这样的:</p><p><br></p> <p>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p><p><br></p><p><b> 清明节时,你想让孩子知道清明从哪里来,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学一学关于清明的古诗,可是孩子却可能会问有关“死亡”的问题,</b>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讨论“死亡”这个话题呢?</p><p><br></p> <p> 死亡教育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课</p><p><b>什么是死亡?人们死了之后会去哪?</b>大概有不少孩子问过这个问题。</p><p><br></p><p>——Ta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p><p><br></p><p>——Ta去了没有痛苦与悲伤的天堂……</p><p><br></p><p>——Ta只是睡着了,我们不要吵醒Ta……</p><p><br></p><p> 对于死亡这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我们都很少提及,甚至会避开,总觉得“死”这个字眼很不吉利。尤其跟孩子讲,似乎根本开不了口。而是对孩子编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这个“乌托邦”似乎把孩子与死亡隔开了。</p><p><br></p><p> 而现在老师在这里提醒各位父母,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不用欺骗也不用回避,有些东西是需要让孩子去试着理解,他们需要的是慢慢接受现实,而不是我们给她营造没有痛苦和悲伤的天堂。</p><p><br></p><p> 我们的回答也许看似残酷,但这却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方式,<b>直面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对死亡的正确价值观,从而也就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b></p><p><br></p> <p><b>为什么要进行死亡教育?</b></p><p><br></p><p> 死亡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并很有可能因此变得胆小、懦弱;而更可怕的是,死亡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对死亡不以为然。</p><p><br></p><p> 微博有个触目惊心的热搜揪住了万千网友的心:</p><p><br></p> <p> 一名9岁的小男孩,因为撞碎了学校的玻璃,选择“跳楼谢罪”,结束了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p><p><br></p><p> 很多网友都在议论这个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受挫能力的问题,我却忍不住思考,如果这个孩子能够明白“死亡”的意义,他还会选择如此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吗?</p><p><br></p><p> 这场悲剧,正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深刻的道理:<b>不认识死亡,就不懂得珍惜生命。</b></p><p><br></p><p><br></p> <p>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它不但要让孩子们了解生,还要在生的基础上了解死,死亡是不可体验的。但是我们要以各种方式去让孩子们了解死亡,以及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p> <p><b>死亡教育也要分龄进行</b></p> <p>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早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经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发展阶段,有差异的谈论死亡。</p> <strong>0-4岁:朦胧期</strong><h3><strong>特点:</strong>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h3></br><h3><strong>Tips:</strong>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h3></br><h3>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比喻为“死亡”。也可以把“死亡”比喻为人生了很严重的病,无法救治,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就可以这样告诉他们,让他们对死亡有个粗浅的认识。</h3></br> <strong>4-7岁:感受期</strong>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strong>Tips:</strong>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告知死亡是危险的。这个阶段首要的目标就是“安全”,要让他们知道“死亡”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危险的东西不能去碰,哪里有危险都需明确告知幼儿。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借助绘本讲述死亡</b></p><p><br></p><p>对于死亡,还可以请出我们的老朋友——绘本,让具有艺术性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替你说出说不出口的话,替你向孩子讲述死亡吧。</p><p><br></p><p><b>◇《爷爷变成了幽灵》</b></p><p><br></p><p>讲述了爷爷死后变成幽灵来陪伴小男孩的故事,让我们学会正视亲人的去世,长存美好的记忆。</p> <p><b>◇《一片叶子落下来》</b></p><p><br></p><p>讲述了一片叶子的四季——属于它的生命循环。</p> <p><b>◇《风到哪里去了》</b></p><p><br></p><p>风吹向远方、波涛回归大海、黑夜与白天互相等待,男孩的一个提问,开启了一场自然界万物循环的礼赞。</p> <p>除了这些,还有《爷爷没有穿西装》、《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100万次的猫》等绘本,也可以围绕死亡教育展开活动哦。</p> <p>假期推荐观影——《寻梦环游记》</p><p><b>“死亡不是诀别,遗忘才是”。</b></p><p><br></p> <p><b>愿我们永远被爱</b></p><p><br></p><p><b>永远向前</b></p><p><br></p> <p>培育爱真善美,</p><p>学会生活的阳光幼儿。</p><p>——零二七社区幼儿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