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寨小学六1班清明节活动

安寨小学二1班

<div><br></div><div>敬,英雄烈士<br></div>幸,山河无恙<br>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br>能者竭力,万民同心,<br>山河犹在,龙魂不死。<br><div>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我们的生活无恙。</div><div><br></div> <font color="#333333"><font color="#009000"></font><div align="center"><br> 春秋时期晋文公臣子在他落难,割自己的肉来给他解饥,后来在文公成为春秋5霸的时候却隐居山林,不要封赏。文公寻他的时候放火烧山,他宁死也不出来,后来在他死去的树上,发现他留下的一首诗,主要是劝文公廉政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清明复清明”。故此,把那天定为清明节,全国都吃冷食。<br>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br>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祭祖与踏青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br> 2006年5月,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法定节假日。<br>按阳历来说,清明节是在每年4月4日—6日之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作为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清明时日,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正道出了清明节在指导农耕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br>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清明节作为农事节气的影响逐渐被慢慢弱化,如今,清明节更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扫墓祭祖、积德行孝、缅怀追思、踏青郊游成为节日的基本主题,也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点传承弘扬的文化内核,更是节日的核心价值所在。<br> 清明节是唯一一个具有节气与节日双重属性的传统节日,几乎是所有春季节日的结合与升华,更是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div></font> 今年的清明节,为了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我们这样做: <div><br></div><div>我们要缅怀先辈及英雄,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div>

清明节

节日

清明

传统节日

踏青

节气

祭祖

文公

礼俗

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