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驾竖起王震将军《忆南征》题词碑

九三画院

<p> 王震题词 碑铭东游</p><p> </p><p> 点一盏心灯,思念远方的故人。</p><p> 捧一束鲜花,祭奠逝去的英魂。</p><p> 树一座丰碑,铭记如山的功勋!</p><p> </p><p> 在平遥东游驾村,八路军南下支队战斗过的地方,一座丰碑在清明之际巍然树起,碑阳刻着三个大字"忆南征"。这是原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南下支队司令员,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手迹。这是将军一九八一年三月为原南下支队政委王首道所著《忆南征》一书的题名,当策划人梁峰霄搜集到这本书以后与村委一起商议,决定树碑刻石,让先辈的风范永远激励后人!让英雄的精神永远得到传承!活动得到村民王树智等人的大力支持。王震将军题词碑阴镌刻着《建红色展览馆碑铭》:</p><p> 建红色展览馆碑铭</p><p> 太岳之北,汾河之南,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东北十里,有东游驾村焉,南同蒲铁路穿境而过。时维抗战,吾村之南,有铁路桥洞,红色交通线关键通道是也,曾秘送大量中共要员和八路军人员,如刘少奇,薄一波,陈赓,安子文,郑位三,齐心,甘一飞者。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八路军三五九旅主力组成南下第一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副政委王恩茂,通过吾村并发生战斗。一九四五年七月,三五九旅余部组成南下第二支队司令员刘转连,政委晏福生,边区警备一旅组成南下第三支队,司令员文年生、政委张启龙,过吾村与日军激战一日,战况载入八路军战史《一二O师征战实录》,并见于王首道《忆南征》,《王恩茂日记》《黎原回忆录》《贺庆积回忆录》《彭清云回忆录》《反攻》诸文献。南下征战,艰苦卓绝,行程二万七千余里,毛主席誉之为第二次长征。</p><p> </p><p> 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四周年之际,继东游驾展馆建毕,红色展览馆随之建设。并树立《东游驾之战遗址》《刘少奇回延安交接处》《红色交通线遗址》之碑。是年,两馆被命名为平遥县关工委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翌年,被命名为晋中市国防教育基地。</p><p><br></p><p>诗曰:</p><p>红色文化荡世尘,</p><p>喜迎七秩国昌新。</p><p>且将英烈扬名榜,</p><p>不忘初心注情真。</p><p>撸起袖子加油干,</p><p>奔向小康沐熙春。</p><p>筚路蓝缕传薪火,</p><p>遊驾全是逐梦人。</p><p><br></p><p>噫嘻!</p><p>红色江山,来之不易。</p><p>后人传承,代代铭记。</p><p>倡导正量,人心齐聚。</p><p>圆梦小康,振兴乡梓。</p><p>告慰先烈,励精图治。</p><p>丹墨昭昭,勒石谨誌!</p><p><br></p><p>岁次庚子公元二零二零三月穀旦梁峰霄撰文并书丹李志鹏刋石。</p><p><br></p><p> 丰碑现树立在东遊驾红色展览馆门前,碑高两米,碑刻由平遥知名刻石艺人李健生父子精心设计镌刻,用工讲究,高标准制作。王震将军具有颜体风格三个大字厚重饱满,遒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引人夺目。碑阴由梁峰霄具有浓厚汉代摩崖风格的隶书正体书写,庄重浑厚,苍茫遒劲,古朴拙趣,既突显出正大气象,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p><p><br></p><p> 王震题词碑的树立增添了红色文化的内涵,提升了红色资源的层次,更好地为讲好红色故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该碑村里日后还将修建碑亭保护,为后人缅怀先烈,铭记革命老前辈的历史功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p><p> 丰碑高耸映丽日,</p><p> 江山永固照碧天。</p><p>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注入人们的血液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