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能干的母亲</p><p><br></p><p> 我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正因为她的这个身份让我享受了许许多多的母爱和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她不认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但她却是最懂道理最能干最有文化的人。她的能干是生活逼的,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练就一身的本领。让现在的我都无法想象,佩服至极。母亲在农村,农村的母亲更真实,更亲切,更感人,是一个难得的村落人才。我常和孩子们说,你的祖母如何如何,在他们心目中那就是神话。</p><p> 我们家在鼎盛的时候居家人口十人,还有一个隔壁的奶奶,经常是十一人吃饭。简单的像大米、小米、二米和高粱米饭不用说,就是包饺子、吃盒子这些有馅有皮环节多的饭,经常也是她一个人做。而且那时候缺的就是粮食,孩子们都在长身体,吃起来没够,经常是人在等饭。就是这样,我的母亲也没有让我们简单过年,糊弄过生活。你们都不知道,我们家吃饺子,一吃就是几大锅啊。从和面、和馅都是她一个人干。可能大家要问了,那就没有人帮忙吗?没有。我的父亲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去参加生产队劳动,不在家。我是老五,主要任务是担水、搂柴火、掏灰等活计,下边的三个妹妹上学的上学,玩的玩,帮手的时候比较少。</p><p> 母亲的能干海体现在翻新被褥和衣服等现拆现缝的活上,经常是上午拆、中午洗、下午缝、晚上盖。不然,没有别的被子盖衣服穿。我清楚记得,大部分是中午摊棉花,将旧棉花一点一点撕开、拉软,薄了的地方用新的棉花补补,整个棉被瞬间就变得渲松绵软,摸上去,真有一种舍不得离开的感觉。亲切、高兴。。。难言其状。当时我还小,几次躺到被子上打滚,召开母亲的责骂!好亲切的责骂!</p><p> 我的母亲不光是生活的能手,在生产上也是一把好手。我记得她在切谷子、剥玉米等活计中总是比别人干得多、干得快,是有名“胡快手”,他姓胡,叫胡玉香。生产小队给她记12分,而别人大多是8分或者10分。</p><p> 能干是我母亲的标签,她也赢得了邻里街坊的尊重。经常谁们家有事都请她帮忙。她一出现,就会带动得整个干活队伍效率大大提高,她是最欢迎的人!</p><p> 母亲的能干换来我们一家十几口人人前体面、光鲜。她让我们全家保证了应有的尊严,我们从来没有因为“破衣烂裳”遭受孩童们的欺凌。</p><p> 母亲走了,留下的永远是日常的念念叨叨和时常的深切怀念!母亲的形象刻入骨,溶于血!</p><p> 孟文玉</p><p> 河北石家庄市</p><p> 2020年4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