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质感的表现手法【摄影晋级】第92期

任峰辉(一峰)

<font color="#167efb">来源:2019年3月13日《人民摄影》<br>作者:任峰辉</font><div><br></div><div>   所谓质感,就是组成物质的质地给人的感觉。恰到好处的质感表现,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强化可记忆性,提升图像的整体效果。在摄影创作中,人们往往通过改变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光色等因素表现画面质感。其中,改变光位是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最常用的技术手法。</div><div><br>   顺光适宜表现光滑物体质感</div><div><br>   顺光来自拍摄对象的前方,被拍景物受光面积大,明暗反差小,几乎看不到被拍摄景物的投影,而且有利于色彩还原,适宜于表面光滑的物体质感表现。如柔软的绸缎、皮革、平滑的玉器、金属制品、人物细腻的肌肤等。因为,此类物体对投射光线具有混合反射的特点。既有向各个方向的漫反射,也有成一定方向的单向发射。在其表面容易形成局部的高光或闪光。故此,在拍摄这类物体时,应该选择平光照明或柔和的顺光、正侧光、散射光照明,以提高整体亮度,减少在物体本身在亮度分配上的差异。<br>   在顺光拍摄时,应使用恰当手法强化对比关系,以避免出现画面层次平淡、缺乏光影变化、表达平铺直叙等弊端。其中,将冷色和暖色、互补以及接近互补的色彩、鲜艳的和晦暗的色彩配置在一起,能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将亮色主体安放在暗色背景上,或将暗色主体安放在浅色背景上,能形成良好的明暗对比效果。</div><div><br>   侧光适宜表现粗糙物体质感</div><div><br>   侧光来自景物的左侧或右侧,与景物、相机的连线成90度左右的水平角度,能使景物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空间深度感和立体感,适宜于表面粗糙的物体质感表现。如浮雕、沙漠、麻袋、树皮、皮毛等。由于它们的反光率不高,表面亮度分布相对均匀。若采用直射光或散射光式照明,被摄体表面就会显得平淡无趣,弱化物体表面凹凸不平的质感。而选用直射的侧光(尤其是前侧光)照明,就会有高低起伏的明暗变化,立体感和质感得到较好表现。<br>   在使用侧光时,要注意适当调整光源投射角度,使光线形成前侧光、正侧光或后侧光,以实现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同时,适当控制景物的明暗对比程度,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更好地服务于质感和主题表现。</div><div><br>   逆光适宜表现透明物体质感</div><div><br>   逆光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明亮轮廓。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拍摄的作品立体感和空间感强,适宜表现透明、半透明物体以及肖像、鸟类、动物的质感。在逆光的照射下,透光物体的明度和饱和度得到提升,呈现出美丽的光泽和较好的透明感,使景物的质地和纹理鲜明地呈现出来。拍摄小鸟及毛茸茸的动物时,逆光能强调拍摄对象的轮廓细节。<br>   在逆光拍摄时,应注意使用曝光补偿功能,确保拍摄主体正确曝光,以便物体质感和色彩正常体现;若用逆光拍摄剪影图片,就必须大幅度降低曝光度,以突出主体的轮廓特征;同时,在逆光条件下,应安装合适的镜头遮光罩,或者在镜片上做防光线反射的涂层处理,以避免或减少眩光对画面的干扰现象。<br></div><div><br></div><div>附:一组质感较强的图片欣赏</div> 湿地风光 阅读空间 喜上梅梢 少林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