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父亲的“担山绳”</p><p> </p><p> 父亲是位地道农民,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过去农村的劳作,尤其是山区,是全凭车拉肩挑的。春天往地里送肥,秋天往回挑庄稼,特别是带秸秆的庄稼,如谷子、黄豆、黑豆、荞麦、莜麦等,都是连秸秆一齐往回担的。因为除了粮食以外,秸秆还是牲口的饲料。</p><p> 带秸秆的庄稼是在用镰刀收割后,成堆的摆放到地头。凉晒几天后往回挑,挑时要先用绳子将其捆成捆,先用尖担扎进去一个捆,挑到后肩上,再扎另一捆,然后担起来。这是需要技术的,捆的太松了是扎不住的,农村称之为“钎不起来”,当挑起后面的,要扎前面的捆时,后面的捆会滑到后背上,前面的也扎不起来。</p><p> 我们那里,农村的担子的两种:一种是扁担,是挑筐用的;加一种是尖担,是两头尖尖的担子,专门挑带秸秆的庄稼用的。捆庄稼用的绳子是麻绳,绳子上有个勾,叫绳勾,两个是一付。绳与勾合起来叫“担山绳”。绳钩很是复杂,在山里用心才能找到,一个绳钩上要有一个尖,两个大叉,尾部还有一个小叉,如图所示,要两个一对才行。讲究的还是一对大的,一对小的,大担山绳用于秋天挑粮食或打柴用,小的用于平时的小捆,如猪草等用。绳勾就是打扣用的,把庄稼勒紧后,打个圈往尖尖上一挂,松开后,庄稼往外膨胀,打好的捆就松不了了。</p><p> 父亲用了一辈担山绳,挑回了庄稼,挑回了满满的爱。之至今还保存着“担山绳”的绳构钩,虽然父亲已离开我们已十多年了,但那种担山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