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诉孩子4月4日的全国哀悼

黄凯晶

<h3>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h3> <h3>一、你首先应该给孩子讲清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感人故事<br><br>孩子因为不太关注时事,而且因为上网课,平时也没多少时间看电视,对新闻不敏感,关注不多,或许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他既然在问为什么要全国哀悼,说明他不了解详情,也不知道其中许多的感人故事。<br><br>为全面狙击疫情蔓延,抢救确诊患者,全国上下,人人都投入到“抗疫”大战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生命危险,奔赴武汉一线,上至八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下至普通的快递小哥,每个人都在奉献。<br><br>这其中,不少医务工作者因感染病毒不幸牺牲,还有很多患者也因病情严重失去生命;这其中,涌现了大量不计生命安危的英雄;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换取全国人民的安全。<br><br>你还应该告诉孩子,我们的祖国在场疫情战争中,反应迅速,处理及时,目前我国已控制住疫情的发展。而国外,却成为新冠病毒肺炎的重灾区。</h3> <h3>二、你应该在讲述事情的同时开展系列教育<br><br>1.爱国主义教育<br>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准部署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防控大战胜利在即。此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恰逢其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建功。<br><br>2.生命安全教育<br>在世界万物中,唯有生命最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br><br>在生活中,你不要随意践踏草坪,乱摘花朵;你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用水去残害蚂蚁;你不要肆意去捏死瓢虫……有些生命看似渺小,却是客观的存在。敬畏每一个生命,才能真正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br><br>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生命突然消逝了。有人因为贪吃野味而死,有人因为被他人传染而死,有人因为帮助他人而死。正是因为大量的死亡,让我们感受到病毒的威力,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恐惧。现在,我们每天宅在家里,就是在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br><br>3.榜样教育<br>在这场抗疫大战中,涌现了许多像钟南山、李兰娟等人的英雄,他们不计个人安危,不顾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的冲在战争一线,负重前行,如同生命之光,照亮我们战胜疫情的前进之路,他们绝对是青少年当之无愧的人生榜样。<br><br>那些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民警,前往疫区采访的新闻工作者,大雪中坚持派送的普通快递员,为疫区提供急救服务的志愿者,保证公共交通运转的公交司机,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的工人,还有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们……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h3> <h3>三、你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要全国哀悼<br><br>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天清地明、草木萌生,慎终追远、清心明志,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br><br>全民哀悼,是缅怀更是告慰!为特大灾难事故中的遇难同胞进行哀悼,全国下半旗志哀,全国人民集体默哀,彰显了对普通公民生命的高度尊重和珍重,是一次珍贵的国民教育。<br><br>国旗低垂,是用最高的礼遇、最庄严的仪式,表达对逝者的祭奠、对生者的告慰。全国哀悼,诠释的是大爱,凝聚的是力量。<br><br>“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到来的。”现在,冬日的阴霾已经散去,春暖花开的日子已经到来。我们要用充满哀伤的缅怀和反思,分担同胞遭受的痛楚与磨难;用充满敬仰的感动和奋进,携手并肩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h3> <h3>文章出处:今日头条老师李木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