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当清明节期间,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p><br></p><p> 总会被人们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但我更觉得黄庭坚的这首《清明》:</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p><p><br></p><p> 在同题材诗中,称得上绝佳。杜牧那一首《清明》固然好,千古传唱,但只是侧面写清明景致,没有切入到清明节独特的内涵;而黄庭坚的这首从清明节想到了死者,再由死者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切入到了清明节独特的文化内涵。</p><p><br></p><p> 从古到今,清明节都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节日!</p> <p> <b style="font-size: 20px;">清明节,是我国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b></p><p><br></p><p>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p><p><br></p><p> 其实,清明节前一两天,还有一个寒食节。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清明节的来历还与寒食节的传说有关。</p> <p>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p><p><br></p><p>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p><p><br></p><p>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p> <p>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p><p><br></p><p>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其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p> <p>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p><p><br></p><p>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p><p><br></p><p>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p><p><br></p><p> 自此,清明成了人们祭奠先人亡灵的一种传统,几千年来一直沿袭至今。</p> <p> 清明节饱含了人们对先人的思念、感恩以及传承祖先精神等情感,这种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人们一直都十分重视清明祭祀。</p><p><br></p><p> 所以清明时节一到,人们无论身处何地,不管工作多忙,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或者到为祖国和人民而牺牲的烈士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表达对先烈的深切哀悼。</p><p><br></p><p> 这一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恩先人的人文精神。</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传统祭祖扫墓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险,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是时候摒弃传统祭奠陋习了。</b></p><p><br></p><p> 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清明节最基本的礼俗主题,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p><p><br></p><p>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期,尽管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好转,多地已降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但仍旧不容有丝毫松懈,决不能因为祭祀而聚集。</p><p><br></p><p>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不能像往年一样想出行就出行、想回乡就回乡、想聚会就聚会了,每个人都应尽量减少出行,做到不聚集、不扎堆,防控疫情传播,否则,付出巨大牺牲得来的防控成果就会毁于一旦。</p> <p> 再来看传统扫墓祭祖常用的方法,通常是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摆上供品,然后上坟烧纸钱、烧冥物、燃香烛、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p><p><br></p><p> 这种祭扫方式会加重环境污染。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本就较为严重,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p><p><br></p><p>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污染防治就是一大攻坚战。今年正处于夺取三大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攻坚之年。</p> <p> 不仅如此,而且据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每年清明节祭祖费都超过千万元,燃烧纸品引发的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p><p><br></p><p> 3月29日,云南大理、丽江两地发生3起森林火灾。其中丽江玉龙火灾,据玉龙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消息,火情疑因村民上坟导致。</p><p><br></p><p> 每年清明时节正是“风干物燥”季节,因祭扫焚烧放鞭炮引发山火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应该汲取那些惨痛的教训,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摒弃传统祭奠陋习,形成低碳文明祭扫新风尚。</p> <p> <b style="font-size: 20px;">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祭扫习俗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b></p><p><br></p><p>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p><p><br></p><p> 禁火、扫墓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p><p><br></p><p> 而后面这些习俗则是因为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而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祖先的伤心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p><p><br></p><p> 所以在历史上,清明节还有一些别称,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既有源自祖先的文化信仰与春祭活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祭祀文化;又有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传承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p> <p>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也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融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讲究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p><p><br></p><p> 随着时代的变迁,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应因时而异、与时俱进。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等文明、绿色、低碳祭祀方式,逐渐取代燃放烟花爆竹和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成为人们扫墓祭祖的新风尚。</p> <p> 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向先人和先烈敬献一束鲜花、鞠几个躬、默哀悼念,都是一种礼敬的方式,过程简洁却不简单,只要心中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哀思,就能突显自己浓浓的清明情了。</p><p><br></p><p> 植树留绿荫,慎终又追远。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正是春耕春种和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农谚有曰:“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在清明植一棵树,既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又虔诚地追念了祖先。</p><p><br></p><p> 家庭追思会,网上来祭奠。网上祭奠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祭奠方式,可以满足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需要。民政部早在2007年清明节前就下发了通知,推广“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等文明祭祀方法。这是一种方便快捷、绿色环保,不受时空限制更容易让群众接受的祭奠方式。</p><p><br></p><p> ……</p><p><br></p><p> 这些祭祀方法同样传承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缅怀先烈、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p><p><br></p><p>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文明的清明祭扫越来越让人们接受,绿色文明的清明节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p> <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部分图片来源于朋友圈,致谢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