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甘南

武龙

<p>三十年前的甘南行,历历在目</p><p>出发前有人忠告:藏汉关系紧张,藏民野蛮,小心为好。我深不以为然,以诚相待,向善而行,我自坦然。</p> <p><br></p><p>在拉卜楞寺</p><p>我有幸与当地的藏民们匍匐在广场聆听身披黄色斗篷的大活佛诵经。</p><p>目睹喇嘛们在树下伴随着清脆的击掌声手舞足蹈的辩经</p><p>寺庙外,白塔边、转经筒前,喇嘛们和远道而来的朝圣者在转经。他们或缓或急,或三步一匍匐磕长头,一样的庄严肃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东张西望,耳边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刷刷刷’的脚步声。</p> <p>大殿的金顶在夕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佛学院里喇嘛们的诵经声,如和声音乐中的低音部,沉缓而厚实,似天籁之音,连绵不绝,无处不在……</p><p><br></p> <p>在玛曲大草原</p><p>辽阔的草原上一座孤零零的牦牛毛帐篷,就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这就是游牧藏民的家</p><p>我和主人一起捡干牛粪、吃糌粑、喝酸奶。为满足我纵马草原的愿望,男主人小心翼翼地扶我上马,又很不放心的在前面为我拉着缰绳。当然,他很快就放心的让我信马由缰</p><p><br></p> <p>远处的雪山在淡紫色的晨雾中若隐若现,青草的芳香在升腾、弥漫;悠然传来的‘笃笃’声,那是牦牛脖子上的木铃</p><p>爽风扑面……</p><p>甘南,一次邂逅,一生的怀念</p> <p>十几年后,我再往甘南。拉卜楞寺,游客熙熙攘攘,嬉戏打闹,庄严、神圣的氛围荡然无存。路上偶遇几个身穿藏袍的小孩,我习惯性的举起相机,他们也很配合的摆着造型让我拍,然后——手一伸:给钱!我心头闪过十多年前小心翼翼扶我上马的汉子,不胜唏嘘!</p><p>是的,我们都比以前富裕了,但是我们是否丢掉什么东西了呢?也许我们走得太快了,该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