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亲爱的同学们:</p><p>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年的清明节又逢国家的“4月4日全国哀悼日”,特此,对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p><p>一、参加全国哀悼活动</p><p>1、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悼念,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p><p><br></p> <h3>2、请全体同学自觉做到于4月4日10时起默哀3分钟。<br>3、请同学们继续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聚集,按照班主任要求按时报告体温等信息。<br></h3> <p>二、认识清明节</p><p>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清明节也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p><p>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p> 三、了解清明的习俗<br>1、扫墓。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br>2、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br> 3、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还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br>4、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也有一种说法,清明节是一个鬼节,这时正值柳条发芽,人们在清明插柳戴柳以辟邪。<br> 四、知道和清明节有关的诗词 <div> </div> 汉光中学南校区政教处<br> 2020年4月3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