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明节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寄托了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即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i><u>民间习俗</u></i></b></p><p><br></p> <p>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据说插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p><p><br></p><p><br></p> <p>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p> <p> </p> <p>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是他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整个身心献给了祖国和人民。</p> <p> 诚然,我们是幸运的,出生在和平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更加懂得身上肩负的使命,让我们把先烈们的宏愿铭刻在心,去刻苦钻研,为描绘一个更壮观的时代而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