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3月11日</p><p> 今天上午从学校出发,奔赴抗疫一线。</p><p> 十点多到达驻地某旅馆,受到二位院长欢迎。他们已经奋战了30多天,疲惫不堪,终于盼来了生力军!</p><p> 下午二点半,鲁院长带领我们熟悉医院环境,很快由护士长和护士指导我们穿脱防护服。在护士演示一遍后,我们每人在她们指导下穿脱一次。穿上全套防护服后,马上感到闷热出汗。一下午就这样站着练过去了,大家都没有喝一口水!</p><p> 将近六点,返回驻地。</p><p> 但是,大家热情高涨!晚上,有人在继续练穿脱服装,有人在看相关新冠肺炎视频资讯。 </p><p><br></p><p> 2020年3月12日</p><p> 按照昨天的训练,我们开始穿防护服。在护士的指导下,陶院长先开始。他身体魁梧,防护服一上身,发现跟昨天的不一样,无法弯腰,更别说下蹲或坐下。护士又去找来一套,还是很困难。我们让他脱掉衣服,只剩内裤,总算勉强挤进去。我长得精致一些,防护服很容易就把自己套进去了,但胸前拉链拉至下巴部位时顿觉呼吸不畅。昨天的防护服颈部宽松一些,没有这种感觉。护士说,由于来源不一的捐赠渠道,防护服的规格质量不同,她们已经通过一个多月的使用逐渐适应了。就这样穿戴防护好,通过护士的严格检查,我们二人分别照了相又合影,并肩走向病患区。在跨过红线前,我们向其他同道们挥挥手,然后走向真正的前线!</p><p> 首先来到医护办公室,已经是十点差五分。每个值班医生值班四小时,我们刚好没有耽误交接班。接班后,我们查看病历,了解每个病人病情,然后,我们去查房。护士眼睛很美,带着我们去到第一个病房后,特别关照我们,尽快!查房,就回办公室了。</p><p> 无论如何,今天我跨进了感染区战斗!</p><p><br></p><p><br></p><p> 2020年3月13日</p><p> 按昨天约定,我和李医生一起进医院。春光明媚中,我们来到医院清洁区。李医生是第一次进入去值班,他先穿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无论怎样按压上面的金属条,他都感觉有气从眼睛下冒出来。我估计是他太瘦,鼻梁部分无法扣紧,换一个另外厂家的产品试试,就没有这种现象。待他穿上隔离服,松松囔囔,证明了我的判断,护士只好用透明胶带帮他固定裤腿。我已经熟练,自己穿好防护服后,等待护士检验。今天的防护服比昨天的颈部要宽松一些,没有憋闷感。护士仔细检查后发现护目镜右下方有少许防护缺漏,帮我调整了一下。出换衣间,李医生照了像,我们二人合影留念,随后并肩走向红线区。</p> <p> 2020年3月15日</p><p> 已经很久都不知道有星期日的存在,今天通知说,是周日,可以休息。闹钟响起已是八点半。早餐炒米粉和白木耳汤很对胃口,与往日总是红薯稀饭加馒头发糕有天壤之别。因为我吃红薯稀饭后反胃倒酸水,在双重口罩的覆盖下更难受。中饭也是从没有过的丰盛。盒饭里有小黄鱼、粉蒸肉、青菜和卤味。前几日,包菜或大白菜水煮似的,其它菜也淡然无味。今天小白菜炒得好,其它菜也入味,鸭脖鸭膀鸭脚更开胃。感觉可能换了厨师,盒饭变好吃了。</p><p> </p><p> 2020年3月17日</p><p> 武汉还有新增一例患者,让人熬得心烦意乱。我们的病人尚太平,出去十个,留下来的进行了房间调整,队友说这个班四小时就没有坐下来过!</p><p> 我理解这种付出的代价和意义,但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似乎很乏善可陈,淡而无味。我们的工作就是尽力减少重症和危重症,未病防病,已病防变!</p><p> </p><p> 2020年3月21日</p><p> 今天凌晨一点刚过,队友就联系我准备去医院接班。一点一刻,我们就出发,几分钟到达医院。队友马上换上防护服,我在旁边帮点小忙,如系带子、剪透明胶带纸条等。等到他着装好,仔细检查没有疏漏后,看他走进红线区才离开。回到酒店的大厅,正碰上准备出门的医院感染办护士,她也是去监督医生穿防护服得,十点前进去的那个队友是我们共同监督的。她没想到我们这位队友如此积极,提前去接班了。我也问过队友,他说反正睡不着,还不如早些去接班,以免匆匆忙忙出纰漏。其实,事前我跟他联系一起去医院,他有些惊讶,问我凌晨要去干什么。我说,我晚上总也睡不好,还不如陪他一起去走走,散个步,顺便提醒提醒。其实队友是学长,我们也只是刚刚认识十天。但他的敬业和任劳任怨却让我感动。</p><p> 医院里病人没有增减,情况尚佳。</p> <p> 2020年3月22日 </p><p> 昨天傍晚一场滂沱大雨,似乎把武汉洗刷干净,闷热也解除了,凌晨我出去倒垃圾,顺便散步。空气很清新,街面非常静寂。</p><p> 下午,去医院拍照留念。书记说,很可能这月底就可以离开医院。书记在交代,如何拍照、如何着装、小视频制作、告别会在哪开、摆什么姿势、唱什么歌、以及压轴合唱歌唱祖国,等等等等,我就觉得,书记真的是那个书记,非常称职!</p><p><br></p><p> 2020年3月23日</p><p> 医院病人情况比较好,绝大部分在等待到时间后复查,符合出院标准再出院。队友们还在忙于拍照,各种造型和着装,投入得很可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多护士小姐姐参加,脱去了厚重的防护服,有的还撅着小嘴,故意露出撒娇的样子,天真单纯的他们也就变得更加可爱!</p><p> </p><p> 2020年3月26日</p><p> 今天我们医疗队的旗帜做好了,红底白字,十分醒目。T恤衫也按照各人的尺寸在购买,战斗结束的庆功盛宴在准备中,大家情绪高昂。由此可见,病人的情况非常好,一切尽在掌握中!</p> <p> 2020年3月27日</p><p> 今天病人又在进行CT复查,情况尚好,出院病人却没有,病人总数没变化。医疗队的工作服,一套运动装和一件T恤拿到手了,但天气突然变冷,春雨霏霏,没有前些时的闷热。这工作服暂时可能穿不了,还得放放。</p><p> </p><p> 2020年3月28日</p><p> 原预定今天可以告别医院的,暂时不行,还要等待,再等待。</p><p> 这次疫情,大家可能突然意识到,国家防疫人员和医务人员的重要性。防疫人员,只有传染病大流行,大家才感到其重要。疫情的上报,就是警信,疫情的处置就是为大家消除隐患。</p><p> 医务人员奋战在各个抗疫岗位,无论是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还是测体温,隔离观察点,这种义无反顾为大家共同守护生命的精神,大家会看得到。要知道,目前奔波忙碌的医务人员,他们的身份并非公务员或教师类似,他们的工资甚至还要通过医院或科室创收才能拿到,私人医院或个体从业者是不愿意也不可能去做这样的奉献的。当疫情紧急之时,上不上战场其实是个大问题。香港就有医务人员落荒而逃。有的人愿意英勇而上,也有的人愿意躲避瘟神,这到选择题攸关生与死。这次参加抗疫牺牲的医务人员,就有二十多个。</p><p> 但我们方舱医院人员都是志愿抗疫,年轻人特别多,青春无悔!</p><p><br></p><p> 3月31日</p><p> 大家在做清洁和最后的消杀工作,一段共患难的时光很快就要度过!</p><p> 感谢有这个团队,大家互相帮助、默默支持和奉献,圆满完成了任务!感恩大家的认真和提醒监督,我们都平安归来!</p><p>最后共祝大家有更加美好的明天!</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