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分析:<div>《气球喷泉》这个探究活动隶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div> 设计思路:<div>《气球喷泉》这个活动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这个活动首先让学生想办法把气球吹起来,当气球吹起来后,嘴离开瓶口,气球很快又缩回去了,学生分析原因后想个办法怎样让吹起来的气球不再缩回去,接着往气球里面倒入水观察现象,明白科学原理,课后创新改进装置,让学生继续探究。<br></div>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是透明的,没有气味,具有流动性,知道我们的周围处处充满了空气,但对于空气占据空间学生了解的不是很多,本次探究活动就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探究让学生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学习目标:<div>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div><div>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能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并能描述出其中的科学道理。</div><div>科学情感目标: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并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div><div>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可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div>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div>一、激趣导入</div><div>欣赏喷泉图片,感受喷泉的美丽壮观。</div><div>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喷泉是由水泵通过各种喷头喷洒出来的,你听说过用气球做的喷泉吗?你想做一个吗?赶快和老师一起行动起来吧!<br>二、出示准备材料以及注意问题</div><div><br></div> 三、引导学生活动探究<br>1、我们将气球放在塑料瓶里,气球的口套在瓶口上,尝试吹气球,发现不管怎么用力,都无法将气球吹起来。<br>(学生会想到瓶子虽然看着是空的但却充满了空气,这时用力吹气球,因为没有气球膨胀的空间,所以使再大的力也吹不起气球。)<br>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吹起这个气球。<br>(有的同学说可以在塑料瓶上穿一个小孔,这样行吗?我们试试吧)<br>现在老师用锥子在塑料瓶上穿了一个小孔,准备吹气球了,仔细观察气球有没有变化?看,气球吹起来了,同学们真了不起!为什么在瓶子上穿个小孔就能把气球吹起来呢?<br>(是的,我们吹气球时,瓶内的空气能够从小孔被压出瓶外,这样气球就能吹起来了)<br>3、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当气球吹起来后,嘴离开瓶口,气球很快又缩回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br>原来:瓶子外面的空气由小孔往瓶子里面钻,向上挤压气球,气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了出来<br><br> 4、那请你想个办法怎样让吹起来的气球不再缩回去呢?<br>聪明的你肯定想到了,我们看一看吧<br>我们把气球吹大后,用一块透明胶将小孔粘住,一定要覆盖严,不让空气进去也不让瓶子里面的空气出来,这样就可以使气球保持原样了<br>5、如果我们往气球里面倒入水呢?<br>揭下透明胶后,气球里的水会不会像气球里面的空气一样被挤压喷洒出来呢?我们来验证一下<br>6、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老师往水里加了一点色素,为防止水洒出,我们用一个小水桶接着,在气球里面倒满水,接着,把透明胶揭下,一个小型的气球喷泉就制作完成了<br><br><br> 果然当揭开捂住小孔的透明胶时,外面的空气往瓶子里面钻,挤压气球,气球里的水就瞬间喷洒出来了,像喷泉一样!我们的气球喷泉就制作完成了,同学们你们成功了吗?<div>7、接着看一位同学制作的喷泉,怎么喷的这么低呀?</div><div>我们仔细看一看:左边是老师穿的孔,接近瓶底,右边是刚才同学穿的孔,稍微靠上一些,你知道刚才同学做的喷泉为什么喷的这么低了吗?看来喷泉的高低与小孔的位置有关<div><br><br></div></div> 四、课后探究<div>那在同一个位置穿小孔,孔的大小是否也影响喷泉的高低呢?<div>另外对于这个装置你还有什么创意?</div><div>课下尝试探究一下吧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