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截至4月1日,湖北仍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有1132例,其中重症280例、危重症120例。为了这1132位患者,5位院士以及众多白衣战士仍在坚守,继续与死神赛跑。 </h3></br><h3><strong>中国工程院院士 </strong><strong>黄璐琦</strong></h3></br><h3> <h3>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来到武汉,进驻金银潭医院,成为第一个接管重症病区的中医医疗队。截至3月30日,在金银潭医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58人,140人治愈出院。</h3></br><h3>黄璐琦率队研发的化湿败毒方,在第七版诊疗方案中被列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推荐用药处方。3月30日,化湿败毒颗粒实现技术转让,转让收益将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他还希望深化推进疫情防控中的中医药国际合作。</h3></br><h3><strong>中国工程院院士 </strong><strong>张伯礼</strong></h3></br><h3> <h3>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后,作为中央指导组成员,一直战斗在武汉抗疫前线。</h3></br><h3>2月14日,张伯礼作为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挂帅中医“国家队”接管江夏方舱医院。患者主要喝中药汤剂,同时辅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来康复。3月10日下午,江夏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这儿出院的500多名患者中无一例转为重症。</h3></br><h3>现在,张伯礼除了为治愈患者进行康复评估、诊治及医学观察,几乎每天都与国外专家开视频会议,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探讨全球疫情走向,还投入到对全国感染的医务人员进行康复期管理和干预工作中。</h3></br><h3><strong>中国工程院院士 </strong><strong>乔杰</strong></h3></br><h3> <h3>“除了我们自己所服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也有很多其他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在往我们这儿转,成为重症患者的集中收治点。”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带领的北京大学三医院团队137名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武汉一线救治危重症。</h3></br><h3><strong>中国工程院院士 </strong><strong>王辰</strong></h3></br><h3> <h3>2月1日,王辰院士抵达武汉。他与一些专家在调研后建议,要迅速把确诊轻症病人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h3></br><h3>3月30日晚,在与美国同行的视频连线中,王辰院士说,“中国最重要的措施是采取‘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策略。建立方舱医院是实现疫情控制的关键措施,我希望这种模式能为更多国家增强应对新冠肺炎的能力。”</h3></br><h3><strong>中国工程院院士 </strong><strong>陈薇</strong></h3></br><h3> <h3>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自抵达武汉以来,就集中力量展开在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h3></br><h3><strong>与五位院士一起</strong></h3></br><h3><strong>留下来再战的</strong></h3></br><h3><strong>还有他们</strong></h3></br><h3>6支北京医疗队,1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部分队员,共922人奋战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h3></br><h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医疗队(广东重症ICU医疗队)、陕西援鄂第二批医疗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鄂医疗队461人奋战在协和西院;</h3></br><h3>江苏医疗队、吉林大学一附院医疗队、吉林大学二附院医疗队及国家卫健委派驻专家组成的团队共324人奋战在武汉市肺科医院;</h3></br><h3>广东、上海的500余人在雷神山,“四大天团”中的华西、齐鲁共300余人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江苏、浙江、湖南共500余人在金银潭……</h3></br><h3><strong>感谢你们的义无反顾</strong></h3></br><h3><strong>感谢你们的继续坚守</strong></h3></br><h3><strong>感谢所有为我们拼过命的人</strong></h3></br><h3><strong>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GXb-VdHQ6k8zdkpeNCox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