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月22日上午在霍基蒂卡(Hokitika)小镇主街和海滩游览,接近12:00离开小镇,<b>行走73号公路,翻越南阿尔卑斯山脉,从西海岸到东海岸</b>,前往本次自驾游的最后一站基督城。(Christchurch),全程248公里。边走边停边看,实际行驶近300公里,耗时6个多小时。</p><p><br></p><p>下图为行程示意图和地形图。</p> <h1><font color="#167efb"><b>霍基蒂卡小镇</b></font><br><br></h1><h3><b>霍基蒂卡小镇是西海岸的第二大镇,现在这里只有4000多人,但一百多年前的淘金高潮时,这里曾有几万人,最兴盛时有一百多家商店。</b>作为埃莉诺·卡顿(Eleanor Catton)的布克奖获奖小说《发光体》(The Luminairies)文中的故事发生地,2013年,霍基蒂卡成为了全球津津乐道的话题。<br><br></h3><h3>从6号公路过来,在小镇入口首先看到这个竖立的“HOKITIKA”镇名标志。</h3> 全镇由一条主街和与其相交的三条辅街组成,主街东端环岛中央矗立的<b>钟楼是霍基蒂卡的地标</b>,铭牌说明钟楼是<b>为了纪念在南非战争(1899-1902)中牺牲的本镇公民</b>。 这座<b>建于1897年的海关大楼</b>,当时价值400纽币,全部由芮木泪柏木建成。它的旧址位于吉布森码头,1985年被移到现在的位置上。 这座<b>塞登纪念馆建于1908年</b>,应是霍基蒂卡最宏伟的建筑了。纪念馆前树立的<b>雕塑是理查德·塞登</b>(Richard J. Seddon,1845-1906),<b>他于1893-1906年任新西兰总理长达13年,是新西兰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政府总理</b>。<b>1893年他推动立法,使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他被视为新西兰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b>。1906年6月10日,在从悉尼返回新西兰的轮船上理查德·塞登突发心脏病逝世。 主街挺宽,只有500多米长,<b>非常宁静整洁</b>。不过<b>有特色的建筑不多,远非奥马鲁可比</b>。 <b>霍基蒂卡是新西兰著名的绿玉(Pounamu普纳姆)的诞生地,有新西兰“玉石之城”之称</b>。街道两侧遍布各色玉器店,橱窗里陈列的玉石饰品、挂件以及其他工艺品还是很吸引人的。 主街的西端也矗立着一尊<b>雕塑</b>,为的是<b>纪念在19世纪中后期来西海岸开拓的先驱者</b>。 <b>圣玛丽亚大教堂</b>,属于天主教,历史并不久远。 <b>锈迹斑斑的古董炮与保管良好的现代炮</b>并存在小镇。 返回时从另一角度拍摄的钟楼,钟楼后面的<b>绿房子就是绿玉加工厂</b>。 我们午饭的餐厅。 我们入住的独栋民宿。 入住民宿附近的厂房是<b>新西兰威士兰(西部)乳品合作有限公司,始创于1868年</b>,有多个著名品牌和多种奶制产品。据百度介绍2019年3月18日,威士兰乳业被中国伊利集团收购。在新西兰多日,很少看到现代工厂。 <h1><font color="#167efb"><b>霍基蒂卡海滩</b></font></h1><br><div>由于<b>小镇濒临塔斯曼海</b>,主街的尽头就是海滩入口,木头搭出一个门框,上用树枝编出“HOKITIKA”镇名,两侧也是用枯树桩作为装饰,这与海滩上特色是一致的。</div> 时间尚早,前来海滩的游人不多。 走近海岸首先看到的又是用<b>枯木搭出的“HOKITIKA”镇名</b>。 海岸上还有许多用枯枝搭出的不同造型。<b>每年这里会举办漂流木和沙滩雕塑节</b>,吸引本地和国际艺术家来共同打造标新立异的海滩作品,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树枝、木棍、石子、沙子等等。 海滩并不漂亮,砂滩有点发黑。海滩上满是海浪带来的朽木枯枝,<b>似乎有点苍凉凄惨的感觉,这算不算另一种美</b>。这里据称是<b>最佳的日落观赏点</b>,可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 我们午饭的餐厅就在海滩旁,饭前第二次来海滩,游人明显增多,停有多部汽车。这是一部<b>改装后的SUV,内有床铺、储物柜和冰箱</b>,主人正从冰箱取食品去烧烤。我们和主人还聊了几句,征得同意拍下这张照片。在新西兰看到的正规房车很多,这种自行改装车也不少。 <h1><font color="#167efb"><b>霍基蒂卡河出海口</b></font><br><br></h1><h3>沿着海岸向南走,去看看霍基蒂卡河的出海口。</h3> 出海口岸边置放着一艘渔船,据说是<b>海难沉船的复制品,别有一番韵味</b>。 站在出海口向东望去可见昨晚我们驶过的长桥,在新西兰算是少见的。<br><br><div>远处的建筑群就是前面提到的威士兰乳业厂房。</div> <h1><font color="#167efb"><b>霍基蒂卡萤火虫森林</b></font><br><br></h1><h3>11:40,我们离开霍基蒂卡小镇。沿6号公路向北,几分钟就到了路边的<b>萤火虫森林</b>,这是霍基蒂卡的重要一景。前一天晚他们专门去看了一下,很被震惊:密密的树叶上缀满了萤火虫,向外散发着明亮又不刺眼的光芒,如满天繁星一样。所以他们想看看白天的萤火虫森林是怎么样。其实规模很小,一个步道进去几十米长而已。</h3> 萤火虫森林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在网上了找了一张这里的照片。 在萤火虫森林附近路边置有一小屋,用于<b>无人销售自产蜂蜜</b>。顾客自己挑选、付费,拿走便是,对路人充分信任。价格并不便宜,我们也就未买。 <h1><font color="#167efb"><b>73号公路</b></font><br><br></h1><h3>12:05,在一个叫做库马拉枢纽(Kumara Junction)的三岔路口,我们右转进入令人想望的73号公路,一路向东。</h3><div><br></div><h3><b>73号公路穿越南阿尔卑斯山脉,横跨南岛北部,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沿途的雨林、牧场、雪山、湖泊、河床、瀑布等多种景色将会一一展现</b>。</h3> 直接穿过<b>库马拉</b>(Kumara)<b>小镇</b>,小镇附近的河谷就是新西兰绿玉的主要产地。 <h1><font color="#167efb"><b>卡皮塔水库</b></font><br><br></h1><h3>12:12,我们根据路牌指引,拐到了<b>卡皮塔水库</b>(Kapitea Reservoir) 。这是一个狭长形的小湖,<b>湖面静谧,倒影很美</b>。</h3> 水库<b>周围景色原始苍茫</b>。 进入<b>南阿尔卑斯山脉西麓翠绿葱郁的雨林和牧场</b>。 <b>南阿尔卑斯山又是南岛东西部的气候分界线</b>。西坡雨水充沛,森林茂密;东部降水较少,林木稀疏,低矮的山麓丘陵只能生长草本植物。山区则多湖泊和急流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来到<b>塔拉马考河</b>(Taramako River)畔,时值旱季,河道有点干涸,河水是<b>向西流向塔斯曼海</b>。 与73号公路并行(偶有交叉)的<b>这条火车线往返于基督城与格雷茅斯,曾被国家地理选为世界最美观光铁路线之一</b>。但我们一直也没有见到这部列车的身影,原因是一天只有一班来回。 <h1><font color="#167efb"><b>奥蒂拉峡谷</b></font><br><br></h1><h3>进入<b>南阿尔卑斯山大分水岭</b>(great divide)<b>西边的奥蒂拉峡谷</b>(Otila Canyon)。</h3> 途经<b>奥蒂拉小镇</b>,此屋顶上的<b>人物雕塑</b>引入注意,似曾见过,但具体说不清楚,也未查到。 公路在山谷盘旋,云雾在山顶缭绕。 峡谷内河流较多,我们不时驶过<b>各式桥梁</b>,仍然<b>多是单车道</b>。 13:10,来到<b>奥蒂拉峡谷内第一个观景台</b>,四周高山耸立,森林苍莽,满目葱郁。 有的公路段就在悬崖边,为<b>防泥石流搭起防护棚,为防瀑布建起引水槽</b>,颇有意思。 驶过在新西兰著名的<b>奥蒂拉高架桥</b>(Otira Viaduct)。 过桥就有一个观景台,这里能够将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 <b>回看</b>刚刚经过的<b>高架桥全貌</b>。这座桥<b>全长445米,主跨134米,是新西兰跨径最大的混凝土桥</b>,<b>在新西兰堪称雄伟</b>。高架桥于1999年11月建成通车,此后获得了一系列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工程奖。不过这要是跟我国云贵川的高架桥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不足为奇。<div><br></div><div>一月的新西兰是<b>旱季</b>,因此桥下的<b>奥蒂拉河成为涓涓细流</b>,少了点磅礴气势。<br></div> 在这里还可以远望<b>蜿蜒的前路</b>。 孙女的粉红色外套给大自然增添了一抹亮色。 <h1><font color="#167efb"><b>亚瑟隘口</b></font><br><br></h1><h3>离开奥蒂拉峡谷观景台,公路渐渐上升,13:30进入<b>亚瑟隘口</b>(Arthur pass)。</h3><div><br></div><h3>这里于<b>1929年建立亚瑟隘口国家公园</b>(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b>是南岛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新西兰建立的第三个国家公园,占地面积944.4平方公里,因如网的河川和险峻的峡谷而知名</b>。</h3> <b>亚瑟隘口村位于公园中心,海拔923米,为新西兰最高的乡镇</b>,离基督城154公里。这个小镇只有30户人家,全年接待全世界各地数万旅行者,一年四季都很忙。照片为信息中心和停车场。 <h1><font color="#167efb"><b>魔鬼庞克伯尔瀑布</b></font><br><br></h1><h3>国家公园内有多条步道通往幽静的森林、陡峭的山顶、宁静的湖泊和飞流直下的瀑布,我们挑选了一条<b>通往魔鬼庞克伯尔瀑布</b>(Devils Punchbowl Waterfall)<b>的步道</b>。</h3> 13:50,开车来到步道入口,步道上布满石子、沙砾。 走过小铁桥。<b>在新西兰,被确定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完整保持了原始风貌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b>。 粗糙的步道旁安置这一排坐凳,很醒目。 孙女又兴奋在路边坐凳上摆出造型。 远远可见<b>瀑布掩映在树林中</b>,要看到它的全貌还要前行。 穿过<b>比利河</b>(Bealey River)上的步行桥,在桥上回看入口停车场。 能够近点观看魔鬼庞克伯尔瀑布。 继续攀爬前行。 能够观赏<b>魔鬼庞克伯尔瀑布的全景</b>。瀑布<b>总长达131米</b>,在我们看来并不雄伟壮观,而新西兰人给了她一个魔鬼的称号,足见对她的赞许。 14:50,离开魔鬼庞克伯尔瀑布,离开亚瑟隘口。5分钟后就到了“<b>阿瑟通道国家公园</b>” (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b>的标牌处</b>,对基督城过来的游客而言,这里是公园入口。<br><br><div>在<b>这个国家公园里有20多座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山</b>,最高的是海拔2400米的默奇森山(Mount Morgan)。<b>现在是盛夏,许多山顶仍然白雪皑皑</b>,确实是壮丽的风景。</div> <h1><font color="#167efb"><b>怀马卡里里河谷</b></font><br><br></h1><h3>过了亚瑟隘口,明显感觉下坡多了起来。跨过怀马卡里里河(Waimakarili River),进入<b>怀马卡里里河谷</b>地区。</h3> <b>河谷内有大片的河滩和牧场,风光甚是漂亮</b>。但是这里的翠绿明显减少,而多了点枯黄,呈现出荒寂的秋色。 怀马卡里里河的河面逐渐变得宽阔起来,纵横交错,但<b>河床更显干涸</b>。 <b>怀马卡里里河全长160公里</b>,<b>源出南阿尔卑斯山脉,流向东南,在基督城的北部汇入太平洋</b>。 <h1><font color="#167efb"><b>霍顿山谷</b></font><br><br></h1><h3>路牌指示已经进入<b>霍顿山谷</b>(Hawdon Valley),<b>风光尤如怀马卡里里河谷一样漂亮</b>。</h3> <h1><font color="#167efb"><b>皮尔森湖</b></font><br><br></h1><h3>到了<b>皮尔森湖</b>(Lake Pearson)。该湖就在73号公路的边上,离基督城125公里左右。前面不知何故,等待的汽车排起了长龙,多日以来,好像还是第一次。</h3> 湖边也是房车的营地。皮尔森湖属于小众景点,我们没有停留。 <h1><b><font color="#167efb">弗洛克山</font></b><br><br></h1><h3>路牌告诉我们<b>弗洛克山站</b>(Flock Hill Station)到了,正是在这里,导演安德鲁拍摄了<b>《纳尼亚传奇1》中场面浩大的正邪之战</b>,也就是男主角彼得为纳尼亚奋起而战的发生地。下载了一张当时电影拍摄时的剧照。</h3> 前面就是<b>弗洛克山</b>,位处南岛南阿尔卑斯山脉东侧,山势雄伟,蜿蜒起伏,怪石嶙峋,这里不需修饰,就<b>有一番魔幻感觉</b>。 又遇公路维修,单边通行。这里降水可能更少,林木稀疏多了。 <h1><font color="#167efb"><b>城堡山</b></font><br><br></h1><h3>走过弗洛克山,下一个目标是73号公路上的<b>重要景点--城堡山</b>(Castle Hill)。GPS导航没有把我们直接导到城堡山景区,而是导到了<b>城堡山渡假村</b>(Castle Hill Drive)。</h3> 重新开上73号公路,东行几分钟看到了城堡山的路标。 右转进入景区路,一直开就到城堡山停车场。<br><br><div>景区停车场宣传栏里不仅有本景区的图示,还有<b>整个73号公路全线景点的图示</b>。</div> 从停车场到城堡山峰脚下还有一段步道路要走。虽说已近下午4点,<b>太阳仍然火辣,返回的人可是汗流浃背</b>。 遥望前方,一块块嶙峋巨石高耸在小山丘上,确似一座被废弃的人类城堡,难怪<b>《指环王》和《纳米亚传奇》都在此处取景拍摄</b>。不过这些石头跟云南的石林比起来还是要稍逊一筹。 注意看,几十米高的石头上还有人呢。 由于实在炎热,我们走了一半多路程,远远地拍了几张照片,就返回了。右下图可是私人领地。 <h1><font color="#167efb"><b>“路易·艾黎”纪念公园</b></font><br><br></h1><h3>离开城堡山,离基督城已不到100公里。</h3> 地势越来越低,经过<b>一段色彩丰富的丘陵</b>,煞是养眼。 进入平坦的坎特伯雷平原,视野开阔,大片的牧场尽是牛羊,透着夏秋之间的金色光芒。 <b>斯普林菲尔德</b>(Springfield) <b>小镇</b>到了。 本打算直接穿镇而过,突然看到公路左侧一块醒目的红色牌子,上面<b>用中文写着“路易·艾黎纪念公园”</b>,赶快停车拐进去,在一片浓密的树林里果然看到路易·艾黎的纪念碑和纪念亭。 <b>纪念碑</b>还是中国政府赠送的,碑上有人物浮雕,<b>居中者是艾黎</b>,两旁是艾黎在陕西山丹培黎学校的学生在聆听艾黎传授知识。<br><br><div>纪念碑左下角青铜板上用英文刻着路易·艾黎出生和逝世的日期、地点;用中文刻着:<b>路易·艾黎—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b><br><br></div><div>纪念碑后面青铜板上用中、英文刻着:此地设立的野餐餐桌是专为纪念<b>路易·艾黎的母亲、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领袖之一 克莱拉·艾黎 </b> 一八六六—一九五二</div> 纪念亭内悬挂着十几块介绍路易·艾黎生平事迹的中英文牌子,走到第一块牌子旁就会自动响起中英文解说。 <b>路易·艾黎于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镇,是新西兰有名的教育家、作家。他于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中国。他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被称为“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b> <h1><font color="#167efb"><b>基督城</b></font><br><br></h1><h3>到了<b>基督城的远郊</b>,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牧场靠<b>高耸的整齐划一的树墙</b>作为边界,有的住宅就在树墙上掏个洞,作为与外面道路的连通,感觉里面别有洞天。</h3> 18:00,进入了<b>基督城市区</b>。 我们入住的基督城菲诺公寓酒店。 晚饭就在这家统一中餐厅,口味比但尼丁的台北101要好多了。 谢谢您看完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