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就是鱼》——送给倘徉在阳光中的人们

简单

<p>  儿童图画书阅读推广人柳田邦男说:“人的一生有三次读图画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人生过半,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每一次阅读都能从图画书中读出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p><p> 总感觉自己把年轻时最好的读书时光给耽误了,上学时当看到好读的舍友拿着《巴黎圣母院》边吃零食边津津有味的读时,也总想拿来看看,但每每都被不如唱会儿歌、跳跳舞的思想打败。 Lisa老师在解读《这不是我的帽子》时说,书中的某个环节让她想到了雨果的《悲惨世界》。雨果和《悲惨世界》都听说过,但从来没有读过。当别人的叙述你不清楚,当文字不能表达自己时,才越发感到能读、会写有多好! </p><p> 《一寸虫》经Lisa老师解读后,对李欧·李奥尼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越发喜欢。</p><p> 阿甲说:“几乎每一位具有丰富阅读经验或人生阅历的读者都能从李奥尼的故事中读到点什么,并能引发思考和讨论。”如果说一个小小的图画书能解读出名著里的大智慧和大艺术,这对于自己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捷径,那就跟随安幼领路人的脚步把图画书读下去!</p><p> </p><p>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李奥尼的作品《鱼就是鱼》。</p> <p>{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p><p> 阿甲译</p> <p>  树林边上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一条米诺鱼和一只蝌蚪,他们常在水草丛中游来游去,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p> <p>  一天早晨蝌蚪发现自己在一夜之间长出了两只小脚。</p><p> “看哪,”他得意的说,“你看,我是只青蛙!”</p><p> “胡说,”米诺鱼说,“你怎么可能变成青蛙?昨天晚上你还是一条小鱼呢,就像我一样!”</p><p><br></p><p><br></p><p> 他们争来争去也没结果,最后蝌蚪说:“青蛙就是青蛙,鱼就是鱼,就是这么回事儿!”</p> <p>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蝌蚪又长出了一对小小的前腿,尾巴也越来越小了。</p> <p>  然后,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只真正的青蛙长成了。他爬出水面,来到了长满青草的岸上。</p> <p>  米诺鱼也在不断地长着,长成了一条完全成熟的鱼。</p><p> 他常常好奇地想,那位长着四条腿的好朋友到底上哪儿去了呢?可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青蛙还是没有回来。</p> <p>  终于有一天,随着欢快的“扑通”一声,水花溅起,水草荡漾。青蛙跳进了池塘。</p><p> 鱼激动地问他:“这些天你都上哪去了?”</p><p> “我周游世界去了——我蹦蹦跳跳地四处转悠,”青蛙说,“看见了一些非常奇特的东西。”</p> <p>  “比如说呢?”鱼问道。</p><p> “鸟,”青蛙神秘兮兮地说,“是的,鸟!”于是他告诉鱼关于鸟的事情,鸟有翅膀,有两条腿,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p><p><br></p><p> 青蛙说着话,他的朋友就在脑子里看到了那些鸟,就像长着羽毛的大鱼在空中飞来飞去。</p><p> 鱼着急地问道:“还有别的吗?”</p> <p>  “奶牛,”青蛙说,“对,奶牛!他们有四条腿,长着犄角,吃青草,肚子下坠着粉红的袋子。”</p> <p>  “还有人!”青蛙说,“男人、女人、孩子!”他说啊说啊,直到池塘里暗了下来。</p><p> 可是,浮现在鱼脑子里的画面,仍然充满了光线、色彩和各种不可思议的东西。他根本睡不着。啊,要是他也能像他的朋友那样四处跳来跳去,亲眼看看那个奇妙的世界,那该多好啊!</p> <p>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青蛙走了,鱼就待在那儿做梦。他梦见飞翔的鸟,吃草的奶牛,还有那些穿着衣服的,被他的朋友唤做“人”的奇怪的动物。</p><p> 一天,他终于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他都一定要亲眼看到那些东西。于是,随着尾巴强有力的一拍,他完全跃出水面,跳上了岸。</p> <p>  他落在又暖又干的草地上,躺在那儿,喘不过气来。他不能呼吸,也不能动弹。“救命……”他无力地呻吟着。</p> <p>  幸好青蛙正在附近捉蝴蝶,他看到了鱼,于是使出浑身的力气把鱼推回到池塘里。</p> <p>  鱼觉得还有点晕,便在水里漂浮了一会儿,然后,他大口大口地呼吸,任由清凉的水流过他的腮。现在他感到身体又重新变得轻悠悠的了,尾巴只要轻柔地摆一摆,他就能游前游后,游上游下,就像从前一样。</p><p> 阳光从水面上照射下来,揉碎在水草间,柔柔地变幻着亮光闪闪的色块。这个世界的的确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一处了。</p><p> 他对着青蛙微笑,他的朋友也正坐在睡莲叶上看着他。</p><p> “你是对的,”他对青蛙说,“鱼就是鱼。”</p> <p>  </p><p><br></p><p>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提倡完整的教育,是身、心、灵统一的完整的教育,新教育认为,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的个性的完整。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由此我想到了这本《鱼就是鱼》。</p> <p>  松居直在聊李奥尼图画书时,提供了两条有趣的线索,其中一条就是,他认为李奥尼所有的图画书都在追问同一个问题——“我是谁”。《鱼就是鱼》就是讲述着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p><p> 年过四十,总认为能认识自己的人是知者,做好自己的人定是智者!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一定得承受猜测、挫败、失落和欣喜。接受自我,接受自己所在的世界。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米诺鱼在认识好朋友从蝌蚪变成青蛙,真正认识自己时不就是经历了这些吗?</p><p> 智慧的人一定是认识自己后并能更好的做自己。</p><p> 昨天去早市,对面不远处,看到我经常光顾的卖鱼小哥,连蹦带跳嘴里哼着小曲回到自己摊位,他的快乐阳光让面对他的我都心怀温暖。早市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角色,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快乐并热忱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意。我喜欢去早市,因为我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倘徉在阳光中的人。</p><p> 读书为了什么?无非就是带着书中温润的情感去感知生活,感受自己和身边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