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流水悄然去 清风明月何处寻

和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心清明 万物洁净</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寒冬,到春天,多少人用生命守护生命。英烈为国家舍生忘死,逝者同胞亦盼山河无恙。从远古,到今天,祖先用生命守护生命,母亲用乳血哺育儿女,父亲用肩膀托起子孙。</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永别,青山尚依旧,故影还熟。</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题记:人,总是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所谓的时光荏苒,不过是人们淡忘某事的过程,在每个人的眼中,时间的渐渐流走,带走的不仅仅有快乐,还有忧愁;但是,那一股称之为思念的泉涌,却时不时的喷薄而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谨以此文纪念离开我们29年的爷爷奶奶。今日清明,愿花飨逝者,春暖今人。</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巩县老照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爷爷白由财(曾用名、小名,由兰)生于1915年正月初七,属兔,卒于1991年二月初五(阴历)享年77岁,奶奶王龄珍是沙峪沟镇七里铺人,属蛇,生于1917年五月十三(阴历)卒于1991年十月初八,享年75岁。爷爷的父亲(本深)离世较早,大概三十多岁,留下他兄弟六人,他排行最小(记忆中晚辈常喊“六叔、六爷”),家里贫穷,缺吃少穿,生活异常艰苦。少年时代就早早离开家乡逃荒到宝鸡谋生,在宝鸡干过很多重活累活,吃尽人间苦头,最后在宝鸡站住脚,开过磨坊,经过多年打拼,生活有了好转,在街面上有间门面房,拉货大车。随后在宝鸡成家,先娶赵氏后,生下一女,取名白玉智(大姑),后来赵氏染病去世,几年又娶王氏,共生下二男三女,分别是宝玉(我父亲)、宝荣(二姑)、宝英(三姑)、宝桃(四姑)、宝献(小叔)。长年在外,还是思念家乡亲人,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48、49年,爷爷听说家乡解放了,就带着全家老小从宝鸡回来,回家后,家乡解放早,土地已分过去了,只好借了一孔窑洞先安顿下来,慢慢想办法,最后租了一些别人的地先种着,爷爷带领一家人辛苦劳作,把能拾掇出来的小片荒地都种上庄稼,日夜辛苦耕作,在家乡勉强维持生活。57、58年(57年我叔宝献出生)爷爷为了生计又到洛阳干活,最后在小北门机械厂当了一名油漆工,在厂里爷爷吃苦肯学很快掌握了油漆技术,和厂里工人相处融洽,积极劳动,挣钱补贴家用。到了61、62、63年(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受到巨大影响,为了支援农业生产,爷爷厂矿放假,只好回乡务农,就一直在村子里生活,直到去世。</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到家乡,爷爷立即参加农业生产,当时正值农业学大寨,全村人都掀起农业基建高潮,爷爷当上副队长带领全队劳动力参加农业劳动。出满勤,干满点,俯下身子,埋头苦干,以身垂范。山沟里、岭地上、沟垴里、堤坝上到处都是爷爷的身影。爷爷的辛勤劳作让队员佩服,让乡邻称赞。在大集体劳动中。他始终去私心,存公心,朴实憨厚,谦卑肯干的愚公移山精神正是那个时代千百万个普通社员的优秀代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以后,迎来了新的春天。我记忆中的爷爷总是很早就下地了,到了麦收秋割的季节。爷爷更是起早贪黑,带领全家人劳动。记得我刚上初中时的一次收麦时节,爷爷早上两三点钟就出工了,一刻不停地割麦,身后的麦捆,牛腰个,一个赛一个的。到了十二点钟,天气愈发炎热,骄阳似火,不知怎么地,也许是爷爷太疲惫了,一不留意,用力过猛,把镰刀割在了自己的腿上。一个又长又深地口子,血顿时流了下来,爷爷抓了把土抹上,好久血才止住,爷爷又开始干活,下午回来,看着爷爷满身的灰土,腿上的伤口以及凝血后带着泥土的血痂,我的心里又难受又很感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爷爷以前在油漆厂做过工人,回乡后,务农闲暇之余。村里的红白事的油漆活都喊爷爷,爷爷从来不推辞,为本村本乡的乡亲们忙碌。爷爷的手真巧,油料调的好,油出来的家具、物件、棺木都颜色合适,表面光滑,漆纹匀称。到了农忙时节,遇到有人需要油漆,爷爷总是放下自己的活,先去帮乡邻,爷爷的为人收到了左邻右舍、四乡八岭人的称赞。爷爷的手一年四季勤劳不辍,春种秋收,夏割冬藏,犁耙耧拉,样样在行,手上结满老茧。爷爷的手长年与油漆打交道,手上少不了各种漆染上,再用汽油擦拭,越发粗糙像老树皮。常说:“人勤地不懒”。爷爷在土地上忙碌从不惜力,庄稼拾掇的好,后辈在他的影响下也勤勤恳恳的过日子,一大家的生活光景还算可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奶奶常说:“学会武艺不压身”自己能干的能学会的就要嘴勤、腿勤、手勤多学点,奶奶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家里捯饬地整洁整齐,她的床铺从不让孩子们在旁边玩耍更不允许上床费气。可见不是一般的干净讲究,她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经常见到衣服上叠过的痕迹,头发总是梳得丝毫不乱在后面绾成发髻,这种发型从青丝到白发,从来不变。奶奶厨艺很好,特别会做饭,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少粮缺菜,奶奶也能把饭做的有滋有味的,烙油馍、擀面条、兑汤面、包饺子以及各种炒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她的手艺远近闻名,两个媳妇都对这一点赞不绝口,自愧不如。爷爷奶奶的言行对后代子孙的影响很大,后代们都从不睡懒觉、不打牌、吃苦肯干、手勤腿勤、与人为善、和睦乡邻、勤奋好学、讲究卫生,尤其后辈人不论男女都会做饭,这些都得深深感恩和感谢爷爷奶奶言传身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爷爷的手很神奇,忙碌了一天回家抱孙辈,疲劳全忘完。院子里有一颗枣树,那是爷爷吃饭休息的地方,回家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树下,端来一盆水,洗去劳作的尘土和疲倦,爷爷经常抱着孙辈在树下享受天伦之乐,几个孙子孙女和外甥的长大都得力于爷爷的帮忙照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改革开放后,爷爷在村里面开过旅社,为商旅行人提供住宿,收费很低。爷爷总是把旅社弄的干干净净,在那个年代旅社虽然简陋,但床铺整洁整齐,卫生保持的特别好。旅社后面有一个露天的小院子,爷爷在里面种上了很多花花草草,布置得也错落有致,四季常绿,使住店的人心情舒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爷爷一生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待人厚道、勤俭持家为子孙忙活了一辈子。爷爷也是一个很节俭的人,记忆中吃馒头以及干的食物总是一手在下面接着,把掉下的馒头渣等食物碎屑放进嘴里或碗里,从不浪费一点食物,爷爷也没穿过好衣服,但是总是把衣服穿的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爷爷非常关心下一代的学习,每当学期开始都会给我们用牛皮纸包书皮,再用结实的线绳沿着书脊缝上一道,看着我们写作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每年盛夏陆月二十三是村里的大集会,爷爷带领我们去赶会,爷爷总会给我们买些好吃的,还有些农具,我记得买了一把木锨,让哥哥用毛笔写上“一九八四年石关五队白兰”等字样,爷爷看着哥哥写字,直夸孙子写得好,学没有白上,鼓励后代好好学习,努力成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古稀之年,爷爷身体大不如以前,腰也弯了、耳也背了、走路不灵便了,基本上也干不动什么活了,慢慢的爷爷不怎么认人了,说是得了老年痴呆,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几个月卧床不起,由几个子女轮流照顾,最后在一九九一年二月初五,在乍暖还寒的日子里爷爷离开了我们。失去了爷爷,奶奶也孤单了,平时身体挺好的奶奶在冬至早上准备去买肉时因突发脑溢血倒在院子里,经过七、八天的救治,始终陷入昏迷之中,在十月初八那天溘然长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爷爷奶奶离开我们近三十年了,和奶奶一起长眠在他们熟悉的、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在地下的爷爷奶奶,也会笑着注视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庇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生活幸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逝者唯一和仅有的心愿是庇佑生者健康幸福平安的生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清明前,爸妈叔婶姑姑以及后辈上坟后在家吃饭饭。</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清明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明”作为我国的重要节气和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意涵。“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其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和祭祖。这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涵是倡导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和“感恩”文化。祭奠最终是要回归到对生活的尊重上。对逝者最好的感恩,就是让生者活得开心幸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