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何为"王"</b></p><p><br></p><p>王(拼音:wáng、wàng)是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王是指事字,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意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项,如:诸候王、亲王、郡王等</p> <p>指事字。商代甲骨文(图1-3)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的轮廓图形。这种大斧古代用来杀戮的兵器。是奴隶主和封建领主对农奴,隶役、战俘、罪犯实行屠杀的工具。谁掌握了这残害人的凶器,谁便有至高无的的权力,称王称霸,因此古人造字使以这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作为“王”字。对于“王”字的解释,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大、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有的说,“王”的甲骨文像人立地上。这人是个有地位的人。不管怎么说,“王”都是权力的象征。</p><p><br></p><p>甲骨文早期“王”字作图1,后在其上缀加一横,作图2,图3中的甲骨文,已进一步把斧头实化,开始失去又平又周的大板斧形了。图4的金文则把斧口部分强调,并将线条粗化。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及吴越地区的“王”字上或缀加鸟形(图5、7),这种书体过去称为“鸟虫书”,所加鸟形乃装饰性符号,纯粹为了美观,并无实在意义。到了小篆(图8)阶段,表示斧柄的两横还在斧头顶,但斧身和斧口却已变成“丄”形了。于是,在这基础上发展成为隶书(图9)和楷书的“王”字。已经看不出大斧的形迹了。</p><p><br></p><p>值得注意的是,在先文字(甲、金、篆文)里,“王”字和“玉”字的形体十分接近。区别在于,“王”字中间的一横,必须往上靠近顶上的第一横,保留斧柄的残余形象。“玉”字则把中间的一横写在上下两横的正中间,本来是用一根东西贯穿三块玉的形状。为了把“王”“玉”二字区分开来,所以隶书、楷书便在“玉”的右旁加了一点</p> <p><b>古籍释义</b></p><p><br></p><p><b>说文解字</b></p><p>【卷一】【王部】雨方切(wáng)</p><p>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①孔子曰:“一贯三为王。”②凡王之属皆从王。</p><p>𠙻,古文王。</p><p>【译文】王,天下归趋向往的对象。董仲舒说:“古代创造文字,三画而又用竖线连接其中,叫王字。三横画,代表天道、地道、人道,而又能同时通达它的,就是王。”孔子说:“用一贯三就是王。”</p><p>【注释】①董说引自《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今本原文:“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②孔说未详所出</p><p><br></p><p><b>说文解字注</b></p><p>天下所归往也。</p><p>注:见《白虎通》。王往曡(叠)韵。</p><p>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p><p>注:见《春秋·䋣(繁)露》。引之说字形也。韦昭注《国语》曰:参,三也。</p><p>孔子曰:“一贯三为王。”</p><p>注:又引孔子语证董说。</p><p>凡王之属皆从王。</p><p>注:雨方切。十部。</p><p><br></p><p><b>广韵</b></p><p>雨方切,平阳匣 ‖ 王声阳部</p><p>大也。君也。《字林》云:“三者天地人,一贯三为王,天下所法。”又姓,出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後;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後;东海,出自姫姓;髙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後;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者,殷王子比干为纣所害,子孙以王者之後号曰王氏;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共二十一望。又汉复姓,五氏。《左传》晋有乐王鲋、小王桃甲。贾执《英贤传》云:“东莞有五王氏。”《史记》云:“出齐威王至建王五王之後。”《风俗通》云:“汉有中郎威王弼,出自楚威王後。”汉有新丰令王史音。雨方切。又雨诳切。四。</p><p>校释:天下所法,当依《说文》作“天下所归往也”。</p><p><br></p><p><br></p> <p><b>康熙字典</b></p><p>【午集上】【玉字部】王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p><p>《广韵》《集韵》《韵会》竝雨方切,音徨。《广韵》: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韵》:主也,天下归往谓之王。《易·坤卦》:或从王事。</p><p>又《随卦》:王用享于西山。《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诗·小雅》:宜君宜王。注:君,诸侯也。王,天子也。〇按秦汉以下,凡诸侯皆称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p><p>又诸侯世见曰王。《诗·商颂》:莫敢不来王。笺:世见曰王。</p><p>又凡尊称亦曰王。《尔雅·释亲》: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p><p>又法王,象王,皆佛号。《华严偈》:象王行处落花红。岑参诗:况值庐山远,抽簪礼法王。注:法王,佛尊号也。</p><p>又姓。</p><p>又《諡(谥)法》:仁义所往曰王。</p><p>又王屋,山名。《书·禹贡》:至于王屋。疏:正义曰:王屋在河东垣县东北。</p><p>又弓名。《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往体寡,来体多,谓之王弓之属。</p><p>又王连,远志也。见《博雅》。夫王,芏草也。见《尔雅·释草》疏。</p><p>又王鴡,鸟名。《尔雅·释鸟》:鴡鸠,王鴡。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p><p>又王鲔,鱼名。《周礼·天官·人》:春献王鲔。注:王鲔,鲔之大者。</p><p>又蛇名。《尔雅·释鱼》:蟒,王蛇。注: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p><p>又虫名。《尔雅·释虫》:王蛈蜴。注:即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释虫》:虎,王蝟也。</p><p>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竝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韵》:凡有天下者,人称之曰王,则平声。据其身临天下而言曰王,则去声。《诗·大雅》:王此大邦。笺:王,君也。释文:王,于况反。《前汉·高帝纪》项羽背约而王君王於(于)南郑。师古注:上王字,于放反。</p><p>又《广韵》:盛也。《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注:谓心神长王。《释文》:王,于况反。</p><p>又音往。《诗·大雅》:昊天曰明,及尔出王。传:王,往也。朱注: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注详部首。</p> <p><b>王姓</b></p><p>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p><p>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p><p><br></p><p><b>历史发展</b></p><p><b>起源源流</b></p><p><b>主要源流</b></p><p>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p><p>姬姓王有三个分支</p><p>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p><p>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p><p>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p><p><br></p><p><br></p> <p><b>部分源流</b></p><p>1、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p><p>2、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p><p>3、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p><p>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 南北朝时高丽人,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 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p> <p><b>迁徙传播</b></p><p>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p> <p><b>人口分布</b></p><p><b>古代</b></p><p>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p><p>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p><p><b>当代</b></p><p>截至2018年底,王姓的人口已达到1.015亿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p> <p>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p><p>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p><p>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p><p>在中国,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p><p>“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p> <p><b>宗祠对联</b></p><p>门楣</p><p>太原垂徽 三槐世第 清节流芳 四杰传芳</p><p>四言通用联</p><p>暖舒柳岸;瑞溢槐堂。</p><p>全联典指北宋·王佑、王旦父子。</p><p>槐堂世瑞;珠树家珍。</p><p>上联典指北宋·王佑。下联典指唐·王勃。</p><p>辋川书画;沂国方严。</p><p>上联典出唐·王维,工诗善画,晚年居蓝田辋川。下联典出宋·王曾,封沂国公,处政方严。</p><p>明妃青冢;金母瑶池。</p><p>上联典指西汉·王昭君。下联典指神话传说西王母</p><p>太原望族;东晋名家。</p><p>上联典指东晋·王敦。下联典指东晋·王导。</p><p>三槐世泽;两晋家声</p><p>上联典出宋·王旦之父王佑,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下联典出东晋·王导,位至丞相,其子孙世代簪缨。</p><p>家传乌巷;古继青箱。</p><p>上联典自东晋·王彪之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下联典自东晋·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乌衣巷。</p><p>求鲤世泽;爱鹅家声。</p><p>上联典出汉·王祥,有卧冰求鲤侍母的故事,旧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下联典出东晋·王羲之性爱鹅,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以换鹅。</p><p>阳明学术;逸少风流。</p><p>此联为王姓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明王守仁,于故乡阳明洞中讲学,世称“阳明先生”。下联典指东晋·王羲之,字逸少,有“东床坦腹”的故事。</p><p>卧冰跃鲤;朝阙飞凫。</p><p>上联典自汉·王祥,曾卧冰求鲤侍母。下联典自东汉·王子乔每朝阙,来去无踪,凭双凫飞来,时人称其“仙吏”。</p><p><br></p><p><br></p> <p>槐阶培世德;乌巷焕家声。</p><p>刘墉亲笔山东高密城律王氏老祠堂对联。</p><p>七言通用联</p><p>兰亭一集家声远;槐树三株世泽长。</p><p>上联典指东晋·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兰亭序》帖影响深远。下联典指北宋·王佑。</p><p>碧纱笼护诗人草;金带围开宰相花。</p><p>上联典出唐·王播,显达为相后,寺僧以碧纱笼护其孤贫寄食时题于寺壁之旧作。下联典出宋·韩琦家宴,王珪、王安石、陈升之均在,金带围一出四枝,后四人先后为相。</p><p>黄槐绿竹栽新院;紫燕红鹅说旧家</p><p>上联典指北宋·王佑、王献之。下联典指东晋·王谢、王羲之</p><p>千里荷花开世界;一杯美酒对湖山。</p><p>上联集自出唐代诗人王湾诗句。下联集自宋代诗人王庭珪诗句。</p><p>对联喜贴右军墨;春意乐赋摩诘诗。</p><p>上联典出晋代王羲之,世称王右军。下联典出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p><p>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p><p>上联典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下联典出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p><p>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功勋并斗山。</p><p>采用王氏节义堂联。上联典自王氏家族有松竹般的节操。下联典自王氏家族人才辈出,不少人为国为民建过功、立过业,有斗岳般的功勋。</p><p>黄槐青箱千秋秀,紫气红鹅万年春。</p><p>——当代理财家王少峰撰深圳新居上德堂联。</p><p>上联典自王佑、王导、王安石、王阳明、王夫之等,比喻王氏家族礼义传家,诗书教子,人才济济,尤善整章建制;下联典自轩辕黄帝、王羲之、王献之等,说明王氏家族乃帝王之苗裔,源远流长。</p><p>七言以上通用联</p><p>手植庭槐,伫应三公佳兆;才称珠树,雄居四杰先班。</p><p>——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p><p>上联典指北宋·王佑。下联典指唐·王勃。</p><p><br></p><p>珠树家珍,流传圣主贤臣之颂;槐堂世相,记载忠臣孝子之名。</p><p>——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p><p>上联典出王勃兄弟和王褒。唐初文学家王勃和他哥哥王勮、弟弟王助并有才名,当时文学家杜易简称为“三株树”。王褒,字子渊,资中人,西汉辞赋家,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向朝廷推荐他,应诏曾作《圣主得贤臣颂》。下联典出宋代王佑、王旦父子和王尊、王阳。王尊字子赣,汉代高阳人,官益州刺史;王阳,即王吉,字子阳,汉代皋虞人,宣帝时官博士、谏议大夫。当时人说:“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p> <p><b>姓氏名望</b></p><p><b>名人概述</b></p><p>《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p><p>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p><p>此外,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还有92位宰相,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也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p> <p><b>史料记载</b></p><p>《通志·氏族略四》:"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湖南家谱所经眼者,几为"姬姓之王"中一支,系出周灵王太子晋,至十七世孙离生子元、威,分别为琅玡王氏、太原王氏开基之祖,子孙蕃衍湖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