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严冬之后,终于迎来春暖花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家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但目前学生还不能回到校园,依然执行网络教学模式,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已经完成了七周的学习,近两个月,大部分学生适应了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在自制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但还有部分学生进入了学习倦怠期,出现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听课效率低,作业应付了事,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等问题。针对瓶颈,烟大附中数学组采取智慧管理、多元评价激励的方式,力争让老师、学生、家长平稳度过倦怠期。</p><p><br></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分析目前存在问题:</b></p><p> 网上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孩子们已经学了近两个月。进直播间或者开视频听课,拍照传作业,这些都成了孩子们的日常。一成不变地听课,又多为老师讲学生听,互动的频率很低。虽然视频里的是老师,但是隔着屏幕总觉得不亲切,课堂也没有在教室里那么生动。渐渐的,孩子们觉得越来越无趣,听课的时候走神、发呆,甚至开了另一个电子设备在玩游戏。课都不想听了,何况作业呢?能应付就应付,实在不行就装看不见老师群里发的消息。在学校还要直面老师,在家里老师又不能把我怎么样,于是有些孩子就一天天落下来了。家长也很无奈,每天要上班,神兽在家一百个不放心,就算有夺命连环call,还是不知道孩子听没听课。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以下计划。</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正确看待学生的倦怠问题。</b></p><p> 要正确认识到学习倦怠的存在,要体谅并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以前教学时,发现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心里难以接受,便动用批评的手段,强制学生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后来发现,这种粗暴而简单的方法并不奏效,甚到会适得其反。经过深思熟虑,我改变了看法,莫说是学生,就是教师也会产生职业倦怠,何况是自控力差的孩子。</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二、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学生。</b></p><p>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学习倦怠主体虽然是学生,但产生的原因并不完全在学生身上,教师应该主动找自身原因。我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上缺少变化,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学习不产生倦怠心理才怪呢。试着改变自己,首先改变的是教学用语,尽量用一些生动的词汇去表达,多走进学生与他们沟通。</p><p><br></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b></p><p>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利用线上时间增加与学生游戏的环节,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使他们乐于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育。比如:接龙小游戏,抽签回答问题,抢答…</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四、作业及时批改,课堂任务按时抽查。</b></p><p> 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抽查学生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督促。对于完成任务不及时的同学可以适当增加一点小小的惩罚,比如视频监督…</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五、多表扬,多激励。</b></p><p> 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对于有进步的孩子第一时间留言表扬,让他知道老师时刻在关注他,虽然隔屏相望,但关注丝毫不减!</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第六、发动家长的监督力量。</b></p><p> 在不给家长增加过多负担的前提下,适当动用家长的力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督促。</p> <p><b>(1)仔细检查,不留死角</b></p><p> 经过这么长时间,家长也基本知道老师是怎么教学的,会在哪里布置作业,不妨每样作业截个图,一一对照孩子的作业本检查过去。孩子知道家长检查作业,做作业会更积极些。</p> <p><b>(2)看看批改,了解情况</b></p><p> 毕竟家长不全懂孩子在上什么,有些也不知道孩子答得对不对。提醒家长及时关注下老师批改完的作业,看看老师的评语,了解孩子的情况。</p> <p><b>(3)多点奖励,多点趣味</b></p><p> 毕竟还是孩子,又一天到晚自己独自面对电子屏幕还不能玩游戏。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也挺煎熬的。那我们就想办法给孩子的学习增加点乐趣。</p><p> 可以给孩子发个朋友圈,连续几天作业全对了。这样的状态下面肯定会有很多人点赞,然后把这些鼓励给孩子看看,下面的评论读给他听听,这无疑让孩子感觉特别有高兴,特别有自信。</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