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说明</p><p>各位家长,钉钉群内的直播回放存在后半段黑屏的问题,大家可以通过文字版更完整地了解班会内容。完成班队会作业。</p> <p>一、活动目的:</p><p>1、通过讲先烈故事,朗诵英雄诗歌,加深对防疫英雄的认识,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当下的每一天。</p><p>2、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英雄精神,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p> <p>二、开展过程:</p><p>观看了解清明节的由来</p> <p> 轻轻打开地图,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草原,金色的是沙漠,蓝蓝的是大海,弯弯的是江河。在我们祖国的版图上, 一片五颜六色, 就像盛开的鲜艳花朵。 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能在明亮的教室上课,继续在公园里悠闲地游玩,能在商店里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我们的快乐就要回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我们明天的希望是无数战疫英雄们用日日夜夜的不休换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缅怀革命先烈,感恩我们的幸福生活吧。</p> <p>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第一位小英雄,他年龄和我们差不多,他是抗日小英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岁月悠悠,转眼间70多年过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在中国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我们去听一听关于他的故事。</p> <p>这一位英雄的名字你一定很熟悉,他就是乐于助人的雷锋叔叔。雷锋的出身非常艰苦,(1940年)也就是80年前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在他三岁至7岁那几年,他的爷爷、爸爸和妈妈、哥哥相继死去,弟弟更是饿死在家中,年仅7岁的雷锋从此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地活下来,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来听一下关于他的故事。</p> <p>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p><p>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p><p>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 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3] </p><p>钉子精神</p><p>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p> <p>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每一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今年的雷锋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这个纪念日太过特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的人在雷锋的影响下更是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全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抗疫英雄们的感人事迹吧。</p> <p>面对疫情,他们选择了逆向而行,选择了坚守和担当。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抗疫的坚实防线,保护了身处后方的我们。为抗疫而牺牲的逆行英雄们,还有很多,让我们向他们致敬!</p><p><br></p> <p>“众志成城抗疫情”,我们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战争,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让我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共同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