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防疫知识篇)

溧河镇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溧河镇中政教处 校团委</b></p> <p><b>  3月3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四十四场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公布河南省中小学返校复学时间表,其中,全省高三年级将于4月7日统一开学复课。</b></p><p><b> 中小学校(含市县所属中职学校)其他年级和幼儿园的返校复学工作由省辖市统筹安排,且不早于4月13日,原则上初三年级省辖市域内统一开学时间。</b></p> <p><b>  但是,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都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疫情防控工作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师生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因此,学校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德育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内容,全面普及科学防范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防控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p> 防疫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什么是冠状病毒?</b></p><p>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p><p> 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b></p><p>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冠肺炎?</b></p><p>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b></p><p>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p><p>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gt;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p><p> 飞沫的产生:</p><p>(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p><p>(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p><p>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p><p>(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p><p>(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5.儿童容易感染新冠肺炎?</b></p><p> 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年幼儿,且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病,进展更快,家长们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不要恐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6.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有什么不同?</b></p><p> 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喉不适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而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短暂发热。</p><p> 流感:多为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表现。</p><p> 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7.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多长?</b></p><p>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为1-14天,大多数在3-7天,据目前报道最长的潜伏期为24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8.什么是密切接触者?</b></p><p>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即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p><p>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p><p>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p><p>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p><p>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9.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b></p><p>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什么情况下应该就医?</b></p><p>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p><p>但如果出现(1)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2)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p><p><br></p>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如何预防新冠肺炎?</b></p><p>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p><p> (2)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p><p>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p><p> (4)避免多人聚会;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p><p> (5)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p><p> (6)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p><p> (7)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如何正确选配口罩?</b></p><p>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p><p>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p><p> 棉布口罩、聚氨酯纤维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如何正确佩戴口罩?</b></p><p> (1)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医用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颜色比较浅的一面是反面,反面正对脸部;医用口罩上有鼻夹金属条,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p><p> (2)戴口罩前应先将手洗干净,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p><p> (3)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废弃口罩如何处理?</b></p><p>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普通人群(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佩戴过的口罩,没有病毒传播风险。请将口罩折叠后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用开水浸泡30分钟或者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桶。处理完口罩,请清洗双手。</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5.如何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b></p><p> 七步洗手法步骤:首先流水湿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p><p> ①(内):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p><p> ②(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p><p> ③(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p><p> ④(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p><p> ⑤(大):大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揉搓,双手交换进行。</p><p> ⑥(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对侧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p><p> ⑦(腕):清洗和揉搓手腕及手臂,双手交换进行。</p><p> 注意:揉搓不得少于20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6.前往公共场所怎样做好预防?</b></p><p> (1)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p><p>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p><p>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p><p> (4)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p><p> (5)尽量避免各类聚会。</p><p> (6)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7.每天上下学注意事项?</b></p><p> 学生每日上学离家出发前自测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出门。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不得上学,要及时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p><p> 学生每日上下学,建议步行或骑行,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必须乘坐交通工具或私家车,须做到以下几点:</p><p> ①乘私家车时:要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如果多人乘坐私家车,建议全程佩戴口罩;私家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的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一次。</p><p> ②乘坐公交、地铁、网约车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纸巾、一次性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等物品;途中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座位、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物品,触摸后可使用手消毒液或一次性消毒湿巾清洁手部;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条件时至少1米),应尽量开窗通风;注意咳嗽和喷嚏礼仪。</p><p> 学生进校前,应主动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校;体温异常者经学校登记备案后劝返离校,由家人陪同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病情诊治情况。</p><p> 同学们每日应尽量维持“家—学校”两点一线的轨迹,如果去过其他场所,记录好行程,以便配合可能发生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同学们放学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并立即洗手消毒,把外套放到通风处。每日居家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外出,减少与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接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思想教育篇敬请期待!</b></p>

口罩

冠状病毒

发热

接触

症状

呼吸道

肺炎

新冠

咳嗽

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