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我 的 父 亲</p><p><br></p><p> 爸爸名字叫张铁男,这是他自己改的,刚好,我也给自己改了名字,这真是遗传。爷爷给爸爸按族谱起的名字叫张玉赂,玉是族谱排序。体现的是大家族的传承。自己改名在过去实属少见。爸爸是典型的东北大汉形象,身高年青时在1.8米以上没有问题,给人感觉骨架很大,不胖也不瘦,虽然没有文化(可能最高小学程度)但不像是体力劳动者。</p><p> 我的爷爷是典型的农民,终身务农。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就把爸爸…爷爷的长子送到营口学徒~开汽车。这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地级市,创业者容易站稳脚根。以至爸爸正式工作~成为司机有了收入后,我们的大家庭也成为一个不完全靠土地生活的家庭,就如同今人在80年代起就把子女送到西方留学以求改变个人、家庭生活一样,说明爷爷的眼光相当敏锐与前沿。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优点也有缺点。 从我懂事时起,爸爸与我们就不在一起生活。他一人工作在城市里,生活在城市里。在结婚前结婚后这种生活模式未曾改变。以至于爸爸的小家~他的子女、妻子与爷爷、奶奶、二叔一家在农村老家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我六岁时,我们小家才离开老家搬到沈阳,一家人终于生活在了一起。但非常遗憾的是爸爸与妈妈没有一张在一起的照片。</p><p> 由于爸爸居住在城里,方方面面与农村相比,与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相比,大的方面如思维方式、行为、价值观、人生理念,小的方面如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生活环境,接触的人群、接触的事情,等等会有很多不同。如农村以太阳升起、落下为作息时间,城里以每天24小时为作息时间。农村早起基本不刷牙洗脸,城里早起天天要刷牙洗脸,城里关注的是工作好坏,农村关注的是否风调雨顺。… 这,实质体现的就是城乡差别、社会发展的差距。但,爸爸能认识到这种差距,会把城里的一些好习惯带给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差距缩小。或多或少希望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家庭不要太落后、太“土老帽”。 比如,爸爸的个人卫生、穿衣代帽、外在形象是比较注意的,与生活在农村的我们会有明显的区别,让外人一看,爸爸是城里人,我们包括妈妈~他的妻子是农村人,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若要走在一起会极不般配。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对我们小孩子卫生的要求很重视,只要爸爸从城里回到农村中的家,是一定会检查我们小孩子们的卫生。脖子、耳朵后面是否有堾,黑不黑?是否洗干净了,手指甲里有没有泥、指甲长不长。这些地方对于农村小孩来说,都是不被重视、无所谓的事。我感觉好像起床后一般都不洗脸。如若要洗把脸那就是要出门了。因此,妈妈、姐姐(比我大八岁)在爸爸回来之前都会帮我们认真清洗一遍,衣裤也都会换洗过。在爸爸回来之前我们都会“焕然一新”,以迎接爸爸回来后的检查。如果没有通过爸爸的检查会被教育一顿,并要立即清洗改正,待下一次检查会让你复述上一次的缺点,并成为再次检查内容。爸爸认真检查我们个人卫生,也让我们养成了到时必须认真清洁的习惯。以至于在逐渐成长中,对个人卫生能够比较重视、有了意识。在上小学时,对夏天穿的白色背心因为小好洗就经常自己洗,让它尽可能地干净些,而不让妈妈来洗了。由于年龄小不会洗,小背心会越洗越黑。后来明白了,每次洗都要洗干净,不能马虎,马虎一次下一次就黑一些,马虎几次就再也洗不出来了。这件事对我以后做事行为产生了深深的影响~细致。</p><p> 爸爸 每次从城里回来代给我们什么好吃的,可就没有什么印象,也许有点糖果?也许什么都没有。一句话,对于爸爸的回来是怕与忐忑~个人卫生的准备能否顺利过关、回答问题能够能否通过,交织在一起,好像盼望的成份并不很多~没有多少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口腹印象可比检查卫生淡薄得多了。</p><p> 但是,接触时间一长,你会感到爸爸的脾气并不坏。说话声音一般都不是很高,也不口吐脏话、骂人、没有不好听的口语,对我们的教育也以批评教育为主,这种状况一直贯穿到小学的高年级。在那个年代,打骂教育是很正常的的习俗,一般主角是父亲。但,落到我们身上的次数却是不多。好像只记得弟弟小时淘气打过有限几次。相对来说,我们长大后的行为不粗野、没有脏话的口语等不能不说与小时候与爸爸妈妈行为举止、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从这可以看出,好的家风是言传身教、一点点从生活小事做起,是家庭真正的不动产,一点不为过。</p><p> 爸爸从青少年起就离家到城里学习谋生的手段。但却没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由于思维或者环境、性格、文化所限,到了城市里当了一名开汽车的工人,而没有上学。这就决定了爸爸一辈子的人生之旅…以工人的身份走完自己的一生。</p><p> 在我童年时光里,爸爸一年四季都是在外面,回家的时候很少。因此养成了在外漂泊的习惯。爸爸在青少年开始就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竟成了一生分居的起点。这既是优点…独立生活能力强,也是缺点…对家庭操心不够,对他人关心不足。用东北的话说~不顾家。</p><p>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回农村老家与我们一起过年的情景一次都没有过。因此我从来从没有得过爸爸的压岁钱。过年时,我放的鞭炮都是从别人那里要来一点点而已,从没有大把放过。在上小学以前,过年得到的零花钱很少,大都买了糖球。上了学后就没人给我零花钱。妈妈也从没有给过我零花钱。到了小学六年级快毕业的一天下午,我与即是好朋友也是同班同学去太原街?照相、俩人各买了一支冰棍,当时高兴的心情现在还留在我的脑海中。在这以前我从没有自己花零花钱的感受(给学校交的钱、买小刀铅笔不算)。</p><p> 也可以说,爸爸是夫妻两地生活最早的一代人。解放后,阴错阳差,爸爸进的单位还是流动性质的工程单位,基本都是两地分居~这是妈妈的痛、家庭的痛。解放前的分居是爸爸与爷爷沟通不够,解放后分居是单位工作性质所定。</p><p> 搬到沈阳后,爸爸在闲睱时,给我们讲了不少开汽车的奇闻轶事。我从爸爸嘴里知道,三、四十年代的汽车还有过烧木材用作汽车的动力的时候,爸爸好像说开的比较慢,这是第一次听说,真是令我惊讶万分。 解放初期爸爸抗美援朝出国几年。单位从事铁路系统中的通信、信号工程的抢俢与建设工作。爸爸是给领导开车的司机。因领导晚上出行的时间比较多,但夜晚天上的照明弹也比较多,对眼睛的刺激很大,因刺激的次数、时间比较多、长,回国后,眼睛就落下了怕强光刺激的毛病。因三次用汽车拉出了三颗定时炸弹共得了三枚三等奖章,这些奖章都一模一样:五角星形状,有什么字记不清了,最后见到它是在67年搬家时的枕头里。有一条红色长带可以挂在脖子上。长大些后,我问过爸爸拉炸弹有没有危险,爸爸说看运气,但出事的情况少于不出事的情况。第一次紧张,后来就不紧张了。在朝鲜因是战争状态,领导一接到任务对时间要求都是很急。夏天好说,一发动就能打着火说走就走。在冬天就麻烦了,零下20、30度是很正常的。发动汽车成为一个力气活、苦脑的活、考验司机技术能力的活。半个小时汽车不能走是常事。而爸爸能基本做到说走就走。爸爸的绝窍是晚上休息前把汽缸里的冷却水全部放干净。身边再予备一热水瓶装满新开水(那时热水瓶大),谁也不能动,当半夜一有任务,把这瓶开水全倒进缸里,隔几分钟让缸体稍微热起来,再发动基本都没问题,根本不用使出吃奶的劲。整个朝鲜期间就给一位领导开专车,爸爸给最高长官开过车的是哈军工校长。在朝鲜,在夜间开车是一项十分的技术活,即看反映能力,又看决断力。上边照明弹不停的照,美军的飞机不停的扔炸弹,稍微措施错误连车带人就全部上西天。什么时候看见炸弹从天上下来要加足马力冲过去,什么时候紧急刹车避让,什么时候要一头扎进山洞里。什么时候可开车灯赶路,什么时候不能开车灯,什么时候开闪灯。不开车灯什么时候可赶路、什么时候必须停车等等,考验一个司机的经验与智慧。这事,说简单就简单,说不简单就不简单。爸爸常说,我这命是捡来的。爸爸在60年代初收了最后一个徒弟,不理想,加上爸爸年龄大了,就不在收徒弟了。杭美援朝期间,政府每年春节前都会送慰问品,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马灯,木框能折叠,红绸布包一圈,断面呈正六边型,上下似乎有木片之类的东西,点上蜡烛后,灯自己会转,我对灯笼能转很感兴趣,问了多人、好几年才知道了转的原理~让灯笼里的空气变热往上飘。之所以叫走马灯是因为绸布上画有六匹马,转起来后尤如马在走。从朝鲜回来后,因其表现获得领导、同事们的好评,上级让爸爸进了一个什么学校,是培养干部性质的。听爸爸说课堂上讲了园、三角形什么的,我上了初中想起当年爸爸还学习了平面几何。我猜想,要么年龄偏大,要么学习没有底子,影响了学习成绩。毕业时考多少分不知道,可能分数不会高。毕业后没能当上干部,又干起了老本行。这事对爸爸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没有文化损失太大了。记得爸爸念道过几次。感觉对我们学习的重视与这也有关系吧。</p><p> 回国后爸爸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1954年春天让他的妻子、儿女搬到沈阳一起居住。这个决定对改变我们全家每个人的命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下子从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要知道再晚几年想搬到城里就极为困难了,1957年全国进行了户籍管理,分为了农村户口、城市户口。搬到沈阳后,全家人生活在一起,算是其乐融融。</p><p> 在沈阳, 爸爸对我们的关心比较多起来了。随着我与弟弟相继上学,对我们的教育关注度明显上升。感觉要比同阶层的人重视很多,与农村时对我们的轻描淡写是无法相比的。这可能与他本人小时候没有好好上学、没有受到较多的教育、给他的思想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文化、有知识才会有出息。这是发自爸爸内心的体会,我在中学时更加明显感觉到。这成了爸爸对子女教育最高的理念。在刚上小学没多久,爸爸请单位的木工做了一块小黑板,有2.5尺*1.5尺大小?买了黑板擦及粉笔。放学后,有时我们就会在黑板上写一会画一会。尽管经济压力一直是家庭中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我们家四个子女都要上学,虽然那时是免费,但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年下来也是不小的开支。而且爸爸每个月还给爷爷奶奶一定生活费(后来委托子女办),这种支出一直到爷爷奶奶去世为止。在这种情况下,爸爸的思想里还是尽可能给我们创造一些学习条件,希望我们都能上到尽可能高的学堂,每次回家探亲对我们的学习都十分关注。我记得上小学时,爸爸给我们订了一份“小朋友”的杂志。快到送来的那两天,天天盼邮递员,看见邮递员来了,马上从二楼跑下去。每次接到后都爱不释手,一口气从头看到尾,然后再慢慢从头看。里边有大庆想办法一栏,是小朋友遇到困难如何接决的小故事,是我们特别喜欢的。有的时候爸爸也会问其中的一些故事,让我们复述,算是对我们的测试。有时我还会拿到学校给同学看,显摆一下。当年哥哥考上辽宁大学,爸爸的喜悦之情不欲言表,在爸爸口中,辽宁大学变成了辽大大学,发音也变成了东北口音…辽大大萧。当我要考大学前的一年(文革前),让我到他同事的女儿那里沟通交流学习方法,如何考上大学。那位学姐与我同一个中学先我二届毕业,考上了沈阳医学院,这所大学现在叫中国医科大学,前身是日本开办的什么大学。不知爸爸对姐姐、哥哥、弟弟的上学有什么希望,对我却是有明确的专业要求…医学院,长大当大夫。这个专业刚开始我不觉得有什么难,后来才明白这个专业要比理工科难考多了。可能也是65年吧,还让我与沈清到远房叫六叔叔的家中,与六叔及家中的姐姐取经如何学习、考试之类的方法。六叔本人是沈阳一中教音乐的著名老师。64年?65年?,爸爸回沈阳探亲为我们订了一份“羊城晚报”(即广州晚报,大版面),那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报纸。内容很丰富、纸张很多,已经分各类版块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会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我记得的有一个“五层楼下”栏目,里面是城市里昨天发生的事,什么都有。还有教你如何踢足球的栏目我很喜欢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份报纸无形中就给了我很多方面的启示,开阔了眼界。对我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潜移漠化的影响~提高素质、增长知识。爸爸自己虽没有多大文化,但能朝前看、求向上、希望我们多念书。这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爸爸四个子女,有两个人在正规大学学习过,能感到这让爸爸很自豪。我在工作后取妻生子了还能进大学,与爸爸的念书念书念书、上学上学上学的理念是分不开的。</p><p> </p> <p><br></p><p> 可好景不长,团聚时间没几年,随着工程地点全国各地不断的变换,爸爸又开始到外地工作。与家中的生活又是聚少离多,靠妈妈一个人支撑。其实,在那个年代这种单位想定居也是很难…必须调转其它固定的单位,他的同事也与他过着相同的生活模式…分居。这种状况一直到妈妈离开人世也没有改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这一点我为妈妈感到惋惜…妈妈一生都在为丈夫、孩子、大小家庭付出操劳,只是妈妈的身体能够承受的能力与付出的辛劳只维持了65年的时光,便离开了我们,可以说没有享过一天福。</p><p> 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家经受过的苦难常人难以理解。只靠妈妈用30元钱/月与三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渡过那段艰难时光。体现了妈妈超常的坚毅与计划。可以这样说,没有妈妈的付出,没有我们的今天。每个人27.5斤粮食/月、半斤油/月、半斤肉/月,蔬菜要票没有明确数量及品种,来什么供应什么。在我们成长上,妈妈给出了她能给出的一切。而爸爸是理解不到妈妈的付出与艰辛。妈妈是用瘦弱的身躯顽强的意志抚平砸向她各种困难所留下的的一个个伤痕。也说明了爸爸计划能力的不足。81年妈妈出世时,家中还有一箱子60年代买回的各种布料~已没有什么大用,这些钱如若用在困难时的生活中会有不小的作用。</p><p> 由于爸爸的原因,在最困难的时期、在初中的时候我还是我们家的卖火柴的小男孩。那个时期不知为什么,爸爸每次回家探亲都能带回来3~5包火柴(每包10盒,每盒公家卖2分钱)。爸爸让我们哥三个中的一人到附近的小市场把火柴卖掉能赚几块钱。哥哥、弟弟都不去,我就说我去,爸爸、妈妈都很高兴。到了小市场我怕同学看见,都是躲到比较偏僻处,也不大声喊叫,只是把火柴拿到手里。当有人问卖不卖,我说卖,问多少钱一盒,我本来想说一角二分,又想快点卖出去嘴一滑就说一角。因为算是便宜,不一会三、五包火柴就卖完了。回家后,我留下来一角钱其余都给妈妈了。第一次由我卖了,以后就都是我的事了。那时烧煤做饭的家庭很费火柴,商店发票供应的都不够用,火柴很有市场。</p><p> 我感觉家人对爸爸干活的能力与主动意识的认识,是否准确也不尽然。在小学六年级前后,我跟着爸爸一同回老家~老边。早上去晚上回来没有在那里过夜。回沈阳时代了不少东西,我感觉有些重,好像有40~50斤或更多的样子,其中有不少是玉米,这正是我很想吃的,就没有说东西太多太重了的话。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分了两个袋子,我背了一个小些的,爸爸背那个大的。下了火车已经很晚没有公交车只能徒步走回家了。车站到家10多里路是有的。一开始我能跟上爸爸走,走着走着就跟不上爸爸了。大约走了一小半的样子,我就有些走不动了。为此,爸爸走一小段就得停住等我跟上来,这样一来等于爸爸与我走的一样慢。爸爸一看这样走到家会太晚,等我走到他跟前就把我背的袋子要过来,两个系在一起,一前一后放在肩上。我说爸爸给我分一点,爸爸也不说话抬腿就走。我因为什么东西都没背,就能紧紧跟上爸爸了。等于爸爸背着全部东西走了一多半的路程。到家后马上躺在床上休息。我知道爸爸累的不轻。人们的认知有时并不全面。</p><p> 父爱相对于母爱,敢于让我们尝试新事物、放手让我们自己独立去做、去锻炼,教我们如何勇敢起来,让我们从小就从一些小事干起,到社会多闯荡。无形中会让我们产生更新更高的想法,对我们的思维也起到了不小的提高鼓舞作用。上小学起,我与弟弟回老边每次都是我们俩自己到火车站凭爸爸单位开的火车免票坐火车回老边,从不用大人带我们。那时铁路家属一年能开四张免票,后来减少到两张。只要有个理由可以从居住地到全国任何地方。就是说铁路职工及家属凭免票坐火车不花钱。这是铁路职工的福利,也是铁路人的骄傲。这一特权好像到了文革取消了。 在文革前的一个暑假里,爸爸让我与弟弟两个人凭免票到哈尔滨与沈阳之间的大城市去旅遊。我们俩先到哈尔滨,回程到了长春,但印象没有哈尔滨深。其它城市去没去记不清了。妈妈好像给我与弟弟两人全程二、三元钱的生活费~这钱太少了。我一般选择白天在城市里遊玩。游玩时尽量走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坐公交车~省钱。晚上坐火车,这样可在火车上睡觉不花钱条件还算不错。时间错不开就在车站候车室里睡觉,好像第一晚第二晚就在哈尔滨车站候车大厅里睡的,不可能住旅馆。夏天的住宿好对付没有问题。从家出来时,按爸爸吩咐,代着小凉席一路上可解决了大问题,有了它就可席地而睡。给我们的这点钱只能吃饭、或进公园的门票钱,其它什么事都不能干,因此花钱的地方都不能去。但,哈尔滨的俄罗斯大面包是吃了,感觉没什么记忆,红肠没舍得吃。冰棍好像尝过了,好吃?虽然经济上十分佶拘,但这件事让我大开了眼界:世界真大。沈阳的房子都是日本人盖的都看习惯了。到了哈尔滨一看,漂亮的建筑都是俄罗斯风格,大气、墩实、尖塔。当时我感觉俄罗斯比日本先进。这件事也提高了我独立办事的能力。如做事情要有计划性、周到性、细致性,少忘一点就会少遇到麻烦,多考虑一点困难就会少遇到麻烦。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不能怕问题,要自己解决问题。爸爸常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一趟下来,当时只是感觉太累了,主要是休息不好营养不好造成的。前后一共有五、六天的样子?</p><p> 爸爸有一个习惯,经常买一些不当用的东西,比如床单、枕巾、花布之类。我感觉这些东西占用他工资不小的比例,实际上影响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家中生活的困难一是与爸收入较低有关系,二一个就是与不能合理安排支出有关。以至整个60年代上半期,每个月只给30元。妈妈月月让我到四叔家借钱。那时是国家困难时期,食品价格很贵,家庭的支出也让妈妈十分为难。如果那时不买布料,省下得钱一个月给我们四十元,情况就会大为好转。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是在哥哥大学毕业后发了工资以及妈妈到北京给姐姐代孩子才开始好转,具备了可以谈“吃什么”的概念。 爸爸在生活中还有一个习惯,就是逢年过节要买很多好吃的东西、用的东西带回沈阳。我71年从农村插队参加工作,与爸爸是一个大单位,用解放军的话说同一个团,不是一个营~工种不同。在头几年,每次过年回家都向我要数目不小的工资购买一大堆过年用的东西。在70年代,北京有好多食品不要票随便买,尤其是熟肉类。而沈阳的供应则不行还要票,有不小差距。我与爸爸施工工地很近。过年前,我都要到爸爸处去一趟,商量具体回家过年的事。每次我与爸爸都是先后到北京~姐姐家,住上几天进行采购。完了一起回沈阳。我也是流动单位,收入为二级电力工的基本工资36.98元,加上流动津贴费近18元/月,每月总收入50多元,在那个年代,在同龄人中算是很高的了。每月的花费只有伙食费(生活驻地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大体为20多元,加上牙膏肥皂偶尔买本书的零花钱,最多不到30元,每月能有20多元的节余。回沈阳过年,爸爸一定要买很多东西代回去,包括心里美萝卜、豆制品这样的东西。每到这时都会向我要50、100元钱,我都会一分不少地给爸爸,这时会有自豪的感觉…能帮爸爸为家出力了。爸爸给家中买东西,出手不算小气。有一次回沈阳过年,在北京买的东西多到除自家每个人大包小包外(自家人包括姐姐、姐夫、妈妈、爸爸、我、豆豆~姐姐2~3岁的女儿),还请来姐夫单位三位男同事每个人背两个大包帮忙送站,可以算一算这一趟一共有多少个包、多少公斤。这既是好事:过年东西丰盛…在凭票购物的时代一般家庭达不到我们家吃的水平。但明确表现出缺乏计划性,连萝卜、豆制品都买了不少,要不请人帮忙就走不成了。</p><p> 一直到了打倒四人帮,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爸爸才从工地调回北京王府井大街北京饭店后面(原铁道部的政治部)电气化处机关看大门。管收发与烧开水。不过烧开水很省力~用煤气。这时爸爸的精神面貌很好,与上下班的人们经常主动打招呼、充满热情。容貌也不像在工地那样邋遢了,虽年龄已不小、仍显精力充沛。新单位地理位置好~在王府井大街南头,来北京的亲戚好多人经爸爸安排住在单位的招待所里,很拥挤,床挨床,不是很干净。但冬天很暖和。不收费。过去的事算是翻开了一页。但,妈妈这时还是不能来北京与爸爸住在一起~没有地方。</p><p> 总体来说,爸爸是一位主意不多的人、对事物缺乏决断力、判断力,遇到事情往往抓不住头绪。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住在沈阳。北京却没有房住,沈阳有一套稍大点的房子让我给换成了一间房,面积在15平方米?等于三家(哥哥、弟弟、妈妈)住一起,其拥挤的程度可想而知。爸爸也想与妈妈住在一起,这个问题始终没法解决。爸爸在定居北京、沈阳,一段时间内不停的思考,各有利弊,利很明确,可弊确是无能为力解决,只能一直拖下去。妈妈是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p><p> 不过,爸爸最后还是苦尽甘来,在妈妈去世的第二年,即1982年国家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位也与时俱进,在南二、三环之间的大片菜地附近盖了一些简易临时小平房。条件一般~没有厕所。分给了爸爸一小套。至此,爸爸、子女们盼了多少年的房子终于有了。爸爸终于能退休了。终于解决了后顾之忧~要不然退休到哪儿去住呢?当时就是因为没房,迟迟没办退休手续,爸爸退休时已过了65岁。我记得有些亲戚到北京旅游住过那里。再后来88年临时房换成了正规房。条件好多了,只是面积小了些。爸爸最后的状况自己很满意,子女们也是很满意,心中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p> <p> </p><p><br></p><p> 爸爸这一生的经历,工程地点从国内到国外,从天南到地北。据我所知有:朝鲜、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湖南、陕西、四川、北京、天津。参加了众多的铁路建设项目,辗转各地历经千辛万苦,贡献了自己的大半生时光。但,对家人的陪伴,对妈妈的体贴就显不足。这里有社会的因素,也体现了爸爸的努力程度。我把这些归结为没有文化的结果。爸爸上个世纪三几年外出做工,不论怎么说,妈妈的结局可以做的更好些、更完美些、更少些后悔。“你爸心地善良,没有坏心眼,不招事,不惹事。热心肠,能够依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对外办事不是那么大方,开车技术好,稳,无人能比”。这是爸爸同事对我这样说。</p><p> 爸爸,是一位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不是那么完美的人。但,是我们家的中流抵柱,不缺少责任与担当,称得上是一位好爸爸。是值得我们敬重的长辈。</p><p><br></p><p><br></p><p><br></p><p><br></p><p><br></p><p> 二儿子:# # #</p><p><br></p><p>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