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似乎有点不同,全球抗疫牵动着人们的心,国内疫情虽有所控制,但还是要求没有要事尽量不出门。为了给待在家里,寂寞的你增加点知识,现把有关清明节的有关习俗做一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节,是华人传统的节日。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据考证,清明最早只是一个节气名称,而寒食却是节日,因两者时间相近,人们就将其合二为一,统称为清明节。时间在4月5日前后。大约是冬至后的第105天,农村有:“一百五坟填土”的说法。原来在老家的农村,过清明节就叫过寒食。记忆中其主要活动有:祭祖,踏青,荡秋千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祭祖,农村叫上坟,也叫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中国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清明节前,都要去墓地祭拜先祖,在坟墓上加点新土,清理杂草,整理卫生。青少年学生则到烈士陵园祭拜革命先烈,献花蓝,敬队礼。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记得小时候去上坟,要在寒食的前几天,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拿上贡品,带上铁锹等工具。到祖坟墓地,清理周围的杂草,然后给坟墓添加新土,每个坟茔头上压上黄纸。做好这一切,才开始上坟,大人们先摆上供品,点上三炷香,站在坟茔前说上一段话,然后烧纸,在大人们的带领下,磕头祭拜。那时年龄小,什么也不懂,一切听大人们的指挥。现在自己也老了,也经常主持祭祖活动,程序都是那时学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禁烟火,吃冷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寒食这一天,是不动烟火的,人们需要提前一天做好准备,做一些面食,如煎饼,馒头等。农村的习俗早晨都要有熟鸡蛋,每人一至两个。那时家里贫穷,平常是吃不到鸡蛋的。孩子们舍不得吃,装到口袋里,拿到外面跟小伙伴炫耀。为了漂亮,有时把鸡蛋染成红色。后来不知谁发明了一个游戏,碰鸡蛋。各自拿着鸡蛋相互碰撞,损坏者就输了,这时就要把鸡蛋分给大家吃。有些孩子游戏过程中动歪脑筋,碰撞时为了保护自己的鸡蛋,突然用食指关节和对方碰。为此我们还研究了很久,鸡蛋究竟是大头结实还是尖头结实。不论怎样,这个游戏给我们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秋千,清明节前后,各村都要在场院或宽阔地方搭建几处秋千,供人们消遣娱乐。它成了人们展示胆量与技巧的舞台。人人都有表现机会,人数多时,需要排队等候,围观的人,人山人海,人们主要看谁荡得高,谁姿势优美。技巧主要有双人或单人荡秋千。荡得高的,技巧性强的,姿势优美的,受到人们的崇拜。有些水平高的年轻人,为了表现自己,还跑到邻村去表现,从而获得更多人的赞赏。此项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人们的友情。有很多年轻人通过此活动喜结良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踏青和植树,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在青青的原野上玩耍一番。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热恋中的男女,都会结伴去野外,享受春天温暖的阳光和充满春天气息的芬芳。孩子们,头戴柳枝编的帽子,成群结队,在刚刚泛绿的山坡上做游戏,挖野菜,玩得不亦乐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前后,阳光明媚,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此习俗来自于清明节“戴柳插柳的风俗”。“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科技进步了,秋后,冬天都可以植树。但国家还是专门规定了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那时的风筝都是自己制作。孩子在大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绞尽脑汁要制作的漂亮一点。每逢清明时节,原野上站满了放风筝的人群。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面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风筝层出不穷,放风筝也不再局限在清明节。每到节假日,广场上放风筝的人群,络绎不绝。人们已经不满足只是清明节才放,只要天气允许,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放风筝的人,它变成了老年人的一项娱乐健身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清明节,除了扫墓外,其他活动都变成了平常事,踏青变成了郊游,荡秋千随时可到游乐园。就连扫墓也可网上找人代替。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朋友们觉得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