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明前夕,我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表伯——谭石匠。谭石匠是我二舅的邻居,他中等身材,刚满古稀,勤俭持家,厚待相邻,技艺精湛,在当地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石匠,他与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用毕生的精力打造了很多精美石器,创作了大量艺术精品。</p><p> 那天,我遇见他时,他和二舅正端详着一个花水缸。那个花水缸是他在1996年为一苏姓邻居打造的,主要用来腌制腊肉和盛装食物,具有冷藏和密封的功用,在九十年代还没有使用电冰箱的农村,花水缸倍受人们青睐。据说那花水缸的主人几年前就徙迁异地了,因其年老体衰,功能退化,加之出行不便,故被主人遗弃。</p><p> 与花水缸一同被遗弃的还有那副石磨。石磨睁着眼,仰望碧空,满脸愁容,怀里搂着落叶,盘着腿,挺直腰,安静地坐在那里,素不知已有多少年没有转圈磨面了,她显得很安分,紧紧的依偎在花水缸身旁,与他厮守在老宅,用欣慰的眼神,守望着复垦宅基地上冒出的菜花。</p><p> 花水缸与老石磨就像一对耄耋恋人,安然的守望在岁月的残墙断垣之间。如今,即便是在偏僻的农村也很难看到有人用石缸盛菜,石磨磨面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冰箱、磨面机…,但从光滑的石面看出他们曾经就是农村家庭的标配。现在,花水缸、老石磨正以他那古朴的身姿守望着盛开的菜花,见证着新中国70周年以来的沧海桑田。</p> 左:二舅,右:谭石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