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三年级数学小组首次尝试数学单元集体备课,虽然还不够成熟,但通过尝试,感觉初现模样,小有收获。 疫情期间,防护不能少,学校大门处测好体温后,洗手,并用酒精做好消毒,开始了我们今天的集体备课。 主备人朱子云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围绕八个方面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p> 激烈的讨论开始了:</p><p> 口算乘法中,我们强调了对教材43页练习九第一题的教学,此题虽然简单,但必须是学生在完全理解,掌握了口算乘法算理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所以此题我们和口算乘法例1一起教学,在学生学习了算理后,让他们自己尝试完成,再由我们订正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去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感受口算带来的便利。</p><p> 笔算乘法中,我们对教材46页例1小刚的想法进行了延伸,在计算14×12=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参照小刚的想法,12套可以看做3个4套,还可以看作什么?学生画出点子图,12套看作4个3套,6个2套(2个6套)想出类似的三种算法:1、先算14×3=42,再算42×4=168;2、先算14×2=28,再算28×6=168;3、先算14×6=84,再算84×2=168。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看似简单,但仅仅一句“你发现了什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很多,此题一定要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通过画一画找出点子图与乘法竖式每步计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历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形结合,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例2的估算更是一大难点,估算很灵活,但学生通常都习惯性的先算,再估,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跟学生探讨估算的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估算的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逐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教材练习十一第50页第5题,很多学生用除法去做,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未学习,其实这题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用乘法去解决问题。这里我们也可以再次提醒学生判断“能不能”,“够不够”的问题我们可以可用多种方法去解决。</p><p> 解决问题中,教材例4的编排思路与例3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没有给出综合算式,让学生自己列出,体现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尤其是第二种方法(乘、除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中要用到小括号,难度比第一种方法(连除)大。</p><p> 整理和复习中,教材第1题,这题在教学中需做到不要让学生把乘法做成了加法,所以开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挑出几个不同行,不同列的式子进行计算,再来回答下面的问题。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在让学生计算完后,还要让学生总结出规律: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两个数大小越接近这两个数的积越大,这个规律会给我们在比较两个数乘积大小时带来便利,也为后面理解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之间的变化规律打下基础。</p> <p> 讨论完第四单元的内容后,我们对第四单元第1课时口算乘法进行了说课,讨论,定教学设计,实践出真知,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一致讨论决定将《口算乘法》以微课的方式进行实践。讨论结束后,黄琳老师提出建议:进行下一单元集体备课时,我们可以挑一节“最难上的课”进行集体备课。</p> <p> 通过本单元集体备课,我们由原本的陌生、不知从何下手,到现在的初现模样,受益颇多。现在我们对单元集体备课汇报已经有了自己清晰的流程:</p><p> 环节一:主备人围绕解读教材、明确目标、定重难点、课时安排等汇报;</p><p> 环节二:同年级同学科的其他老师围绕例题,设计简案和课前小研究,展示一起讨论;找出单元的疑难习题,大家讨论解决。</p><p> 环节三:选取本单元不易讲解的课时1人主备,全体讨论后做出详细的备课,并实践。</p><p> 第一环节是大通套的,每个单元都可以模仿展示,后两个环节却是真实的,不可模仿复制的。通过这样的三个环节,老师们的集体备课讨论就会做到真实、高效,有收获!</p><p> 最后,备课组长肖丹老师对接下来的单元集体备课计划做了详细的安排。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清溪实验学校三年级数学组将向着精彩数学课堂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