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ntensive reading ┓</p><p><br></p><p> 精 读 好 书</p><p><br></p><p>┗━━━ ━━━┛</p><p><br></p><p>📖大家准备好了嘛,我今天分享《最后一头战象》,开始了喽~</p><p><br></p><p>√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绘本亲近文学</p><p><br></p><p>我们喜欢给孩子读温馨的可爱的欢乐的绘本,没错,那些明媚的温暖的愉快的故事会给他们带来欢笑和愉悦。</p><p><br></p><p><br></p><p><br></p><p>我们甚至希望我们的孩子永远都快快乐乐的。</p><p><br></p><p><br></p><p><br></p><p>可是,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悲伤了吗?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死亡吗?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吗?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会伤感会泪流满面吗……</p><p><br></p><p><br></p><p><br></p><p>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了解和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要有丰富的情感和心灵,要有感知他人情感需求的同理心。这些对于他们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p> <p><br></p><p>---这是一个跨越了历史长河的故事---</p> <p>“象兵,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军队,</p><p><br></p><p>军队里的大象就是战象,</p><p><br></p><p>战象可以直接参与战斗,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p><p><br></p><p>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p><p><br></p><p>战尘滚滚,吼声震天,势不可挡。</p><p><br></p><p>1943 年,日寇侵占缅甸,铁蹄跨进了和缅甸一江之隔的西双版纳边陲重镇打洛……”</p><p><br></p><p><br></p><p><br></p><p>1943 年,西双版纳的一支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那场战斗异常激烈,枪炮声、厮杀声和象吼声惊天动地……</p><p><br></p><p>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红了。</p> <p>这个战争的场面,插画师用一种古铜色调表现了战争炮火的热烈和沉重。</p> <p><br></p><p>故事发生在1943年,在阅读时可以给孩子讲讲抗日那段历史,日军并没有大规模入侵云南,但入侵了缅甸,日军企图从缅甸进入云南,所以与缅甸接壤的部分云南领土也发生了战争。</p><p><br></p><p><br></p><p><br></p><p>战斗结束后,曼广弄寨的寨民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长宽各二十多米的大坑,还立了一座石碑,准备隆重埋葬阵亡的战象。</p><p><br></p><p><br></p><p><br></p><p>人们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意外地发现有一头公象还在喘息。</p><p><br></p><p><br></p><p><br></p><p>它的脖颈被刀砍伤,前腿被一颗机枪子弹打穿了,浑身上下都是血。人们用八匹马拉的大车,把它运回寨子。</p><p><br></p><p>它是唯一幸存的战象——嘎羧(gǎ suō)。</p> <p>从1943年惨烈的抗日战场到和平时代的晴朗天空。</p><p><br></p><p>大象嘎羧的生命历程,和抗战老兵们极其相似。</p><p><br></p><p>走到生命尽头,他们的耳边会不会依然响起战场的号角,枪炮的轰鸣,和当时拼命搏杀的勇气……</p><p><br></p><p><br></p><p><br></p><p>---这是一个蕴含了很复杂情感的故事---</p><p><br></p><p><br></p><p><br></p><p>有战争的痛苦沉重、人象情谊的温暖、英雄迟暮的悲壮、重披战甲的庄严、凭吊战场的动容、平静归去的感伤,这么多复杂的情绪情感集中在一本图画书中,这种阅读体验对孩子来说弥足珍贵。</p> <p>绘本中:一天早晨,饲养员老丁惊讶地发现嘎羧的神志突然间清醒过来,鼻子一弓一弓,鼻尖指向象房堆放杂物的小阁楼,象蹄急促地踢踏着地面。它还不断用鼻子抽打,用庞大的身躯去撞房柱。难道它是想要小阁楼上的什么东西?</p> <p>最后,竟是破篾(miè)席裹着的一副象鞍让嘎羧安静了下来。</p><p><br></p><p><br></p><p><br></p><p>这是嘎羧当年披挂在背上打仗用的鞍子,当初寨民为了给它治伤,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放到了小阁楼上。整整二十六年了,没想到它还记得那么牢。</p><p><br></p><p><br></p><p><br></p><p>嘎羧用鼻子挑起象鞍,甩到背上,示意老丁帮它捆扎。老丁和寨民们费了好大劲,才将象鞍置牢。</p><p><br></p><p><br></p><p><br></p><p>此时披挂着象鞍的嘎羧,英武豪迈的气概宛如当年。</p> <p>不过,老丁觉得,嘎羧的反常举动恐怕不是好兆头。传说,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大象会独自前往祖宗留下的象冢。让人惊奇的是,从出生到临终,大象从未到过也未见过那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却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准确无误地找到它。</p><p><br></p><p><br></p> <p>然而,嘎羧要去的不是祖宗留下的遥远神秘象冢,而是埋葬着二十六年前牺牲的那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p> <p>如何向孩子传递“死亡”这件事情,这就涉及到画面中的情感表达问题。</p><p><br></p><p>插画师说:“这本书的故事令我感到震撼,尤其是在老象死去的那一刻,更是这种情感的顶峰。这一页的图画如何让孩子有想象和思考空间,又不至于太过残忍,我想了很久……”</p> <p>可以看到,最后插画师选择了用长长的象鼻的特写来表达嘎羧的死亡,并不会让孩子感到残忍或害怕,而是传递了一种宁静,同时也很震撼的感情。</p> <p>苏联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情感来。”</p><p><br></p><p><br></p><p><br></p><p>由此可见,孩子的生命情感教育多么重要。</p><p><br></p><p><br></p><p><br></p><p>那些渗进孩子成长里的点滴善意,对于崇高精神的懵懵懂懂,对于历史的学习,对于家国情怀的感悟,都会转化成强大的能量,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尊严,懂得正义、情义和大义,永远温暖纯良,内心强大。</p><p><br></p><p><br></p><p><br></p><p>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相信大家有很多的感悟,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个故事吧~[爱心]</p><p><br></p><p><br></p><p><br></p><p>非常正能量的一本书[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