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以诡异开端的2020年对全国乃至世界都注定是惊心动魄之年,但对我而言仅在一月份却是喜忧参半,跌宕起伏。</p><p> 原本计划在无锡过完春节,回上海笃定准备时日后飞赴挪威开始不寻常的北极圈之旅。岂料一个小妖怪引发的瘟疫正悄然降临,伴随举国人民兴高采烈欢度节日之际手机上的各种疫情消息接踵而至。虽身处无锡酒店却无心享受五星级的招待,尤其武汉封城消息倍感局势严重心情不免十分沮丧。眼瞅着期盼多年的北极圈之旅就要泡汤,突然一天凌晨接到组织方通知要在当天晚上提前出境。狂喜呀,便一骨碌起床在酒店胡乱应付了早餐立即驱车匆忙从无锡回赶。好在那天京沪高速是从未有过的畅通,入道口也很顺利。仅隔8小时便拖着三个行李箱出现在浦东国际机场。不得不为自己神速的动作而鼓掌。于是乎就有了这次意外的摩洛哥之行。</p><p><br></p><p><br></p> <p> 经停阿布扎比,领队小周很人性化安排酒店休整一夜,于第二天飞抵了号称“北非花园”的摩洛哥。</p><p> 摩洛哥位于非洲的最北端,由于他的地理位置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遥遥相望,所以是最靠近欧洲的非洲国家,导致摩洛哥的阿拉伯文化与新潮的西方文化并存,造就了风格迥异的摩洛哥风格。</p> <p> 第一站便是大西洋海边城市卡桑布兰卡。</p><p> 在卡萨布兰卡当仁不让一睹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容颜,只因它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p> <p> 建筑面积达2公顷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有25扇由钛合金铸成的自动门,此门如此巨大还能轻松开启,叹为观止。</p> <p> 在世界级的门前也会秀出几分国际范。</p> <p> 梦幻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其中最引人注目而成为网红打卡地的便是寺内白色镂空窗户。光与影的完美契合很有人与神心灵交织的感觉。</p> <p> 因为清真寺建筑在海中,也成就了本地男孩挑战海浪的不二选择地。如此前期连拍+后期合成的方法,不知能增加动态的感觉?</p> <p> 路边一群踢球少年活泼开朗主动请缨一起合影。</p> <p> 哈布斯老城的圣人街理所当然是扫街的最佳出片处。后期黑白处理不妨也尝试一下。</p> <p> 步调如此一致,谁吹的哨?</p> <p> 静静等待商贩抬头不料投来如此火辣的眼神,小心脏随之一颤。溜吧,此地不宜久留。</p> <p> 该不该出手呢?边走边思的摩大爷。</p> <p> 隔壁有客光顾,偷瞧一眼。</p> <p> 打造金属工艺品也是养家糊口的手艺,不知能否代代传承?</p> <p> 老姐妹一起逛街羡慕煞了对面的小伙。</p> <p> 开心唠嗑的老哥们全然不知隔墙有耳。呵呵……</p> <p> 艺术感强烈的油画,找一个有意思的前景让其更夸张。</p> <p> 世界都在关注东方的疫情,但小哥的表情似乎是“和我们无关”,乐的也未免太早了吧。</p> <p> “光明仍在前方”,借此为深陷疫情的祖国默默祈祷。</p> <p> 世界三大蓝城之一的舍夫沙万是我们的第二站。该蓝色小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里夫山谷之中,其精致的建筑、曲折的小巷、淳朴的民风,到处洋溢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情。</p> <p> 山坡上的老城蓝白相间,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美丽而迷人。</p> <p> 大多数民宅的门口、阶梯、墙壁都被涂成灿烂夺目的蓝色,整个小镇都是蓝白的基调。</p> <p> 二楼餐厅蓝色窗台和窗栏。</p> <p> 蓝黄相间室内装饰也是互补有加,煞是好看。</p> <p> 在这多元化的蓝色里有:普鲁士蓝、群青、湖蓝、天蓝……仿佛走入了蓝精灵的世界里。</p> <p> 住在蓝精灵里的少年不知愁滋味。</p> <p> 刚出炉的小吃热气腾腾,可惜不敢吃。</p> <p> 面对人人排队打卡的网红台阶,思考着怎样用不同的场景呈现,于是就设计了这个当地小伙和游客美美的同框表演,是否好呢?</p> <p> 小巷七拐八转,每个角落都很上镜,即便不经意走过哪个巷子口都能拍上老半天。</p> <p> 沉浸在手机游戏的小哥俩。</p> <p> 教书先生也情不自禁充当起蓝精灵的模特,有木有几分萨达姆的气度?哈哈……</p> <p> 路边的摊贩摆放着装饰华丽的彩色陶瓷,这些陶瓷器皿是摩洛哥最具代表性的商品,色彩斑斓,精致异常。</p> <p> 当然,这座小城也有着它独有的个性,唯有接受它的个性,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魅力。</p> <p> 当地居民不喜欢拍照,他们觉得照相会吸走他们的灵魂。</p> <p> 只能悄悄的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假如恋战或许会遭到脸不是脸的数落。在此恕我不敬,抱歉!抱歉!</p> <p> 既然不愿意直面镜头,留个背影也不错。罪过罪过!</p> <p> 猫咪们倒是极其大方和上镜,它们悠闲地躺在巷子里,趴在蓝色的路边,随你横拍还是竖拍,好像这领地只属于牠们。</p> <p> 走在一千年前狭窄的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这就是我们的第三站菲斯老城。</p> <p> 菲斯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也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1981年被列为世界遗产。</p><p> 远眺菲斯全景,放眼望去依山而建的方形传统建筑密密麻麻,此起彼伏。叹为观止。老城蒙着一层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的土黄色,绿色屋顶点缀其中,整个城市的设计杂乱无章。</p> <p> 城墙和城门将古老的阿拉伯风情留在了里面,而里面居住的当地人每天都穿梭在12世纪的古城和21世纪的新城之间,这也是菲斯这座城市最特别的地方。</p> <p> 老城有着9000多条交错密布的小巷,更有甚者里面居住了20多万居民,一步一户紧挨一起,简直可以用沙丁鱼罐来形容,令人瞠目。</p> <p> 数千条小巷没有多少人能够走完它,据说只有打小居住在这里的老人才能从容出入。</p> <p> 游客在此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跟着导游一步不拉往前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迷了路。</p> <p> 在一民居吃午餐,吸引我们的不单是传统的摩洛哥塔吉锅,更是豪华气派的传统民居建筑。小小的门面,走进去却别有洞天。</p> <p> 只见用成千上万块雕花细木组合图案的天花板和护栏装饰,看上去及其讲究和精致。</p> <p> 搭配这种建筑的是具有历史影响而别巨匠心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p> <p> 极具艺术范的路灯。</p> <p> 悠长曲折的小巷延伸到四面八方,空气中弥漫着古老的商业气息。</p> <p> 老城里各种摩洛哥商品应有尽有,小吃、服装、鞋帽、瓷器、皮具、地毯……随便讲价,当地人做生意还是很实在。</p> <p> 伴随着时远时近的阿拉伯声音,闻着淡淡的薄荷茶香、皮具的臭味以及擦身而过的毛驴的骚味。</p> <p> 在菲斯老城兜转会让人产生时间错觉,眼前所见的一切仿佛就是中世纪的景象,历史似乎并不那么遥不可及。</p> <p> 古城里仍然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其中的卡鲁因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也是非洲最大的清真寺之一。</p> <p> 它位于菲斯古城中心,建于公元859年,是一所伊斯兰学校,最早的教学方式是学者向教徒们讲解《古兰经》。</p> <p> 建筑内收藏了彩色画面的古兰经以及大量手抄本和其他书籍,被称之为“学术首都”。</p> <p> 百年手工皮革制作坊造就了菲斯的“臭”名远扬。古城里的皮具全都出自菲斯的皮革厂。进入厂门口就会有当地人马上递上两片薄荷叶,示意放在鼻孔下面,用来抵御酸臭腐烂的气味,当我还在一脸茫然中,随之一股不可描述的臭味袭击而来。</p> <p> 这些臭味来自于这两百多个池子,因为池子里装的是石灰水和鸽子粪混合而成的溶液。</p> <p> 登楼俯瞰劳作场面十分壮观,五颜六色的染缸呈矩形排列。</p> <p> 工人们穿梭在染缸之间忙碌着。</p> <p> 他们用道具将牛、羊、骆驼等动物皮清理干净,然后浸入石灰池中,待皮上的脂肪和蛋白质完全溶解后,皮子就会变得细腻柔软。随后再将皮子捞出来清洗,放入染缸进行染色。</p> <p> 看上去这位老师傅正挥刀修剪着皮毛。</p> <p> 染色后的皮革靠阳光晒干。</p> <p> 小巷商店门口悬挂的皮革制品。</p> <p> 商店内色彩丰富具有摩洛哥特色的女式皮鞋。</p> <p> 游览梅克内斯城是我们行程的第四站。该城位于摩洛哥北部。因其历史较短,名气较小,所以游客也不多,是一座低调的皇城。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由建筑师曼苏尔设计并建于1732年的巨大的马蹄形城门,有胜利和凯旋之意。也是游客必到打卡地。</p><p> 上午到达时发现城门处于背光,关闭的正门外还有许多游客。正愁无从按快门,突然看见敞开的边门有人进出,而且一束光照从门内射出不偏不倚洒在此人身上,赶紧按下一梭快门,上车后回放细看有点暗自窃喜。</p> <p> 苏曼尔城门对面的废墟广场,是当年将旧王朝城堡遗留废墟铲平后才建设起的宏伟城市,包括皇宫、花园、粮仓和蓄水池。正因在废墟上建起,其入口的广场才得此名。</p> <p> 巨大的皇家马厩和粮仓这里曾是城内最宏伟的建筑。但毁于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如今只剩残垣断壁。</p> <p> 这里的粮仓有厚厚的高墙用来控温,以保存粮食,备战备荒。后来因天下太平将粮仓的一部分改建成皇家马厩。</p> <p> 走进马厩那种震撼不可言传,即便是15mm的广角镜头也表达不出它的气势。</p> <p> 据说如此巨大的马厩可同时容纳12000匹马。</p> <p> 从这一排排拱门的景深可以想象当年的规模。</p> <p> 同行的卜老师经典跳跃,在此恰到好处一点也不为过。</p> <p> 紧邻粮仓的是大蓄水池。经过改造现在这一带环境优美,成为当地市民散步的好去处。</p> <p> 在不错的光影下踱步,有点悠哉悠哉。</p> <p>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p> <p> 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p> <p> 拉近镜头发现皇宫外守卫的士兵众多,且是各种“杂牌军”。他们的军服、军帽五花八门,而且站姿松垮各有不同。据说是抽调了各军兵种、各部队兵官混合组成戊守皇宫团队,起源是为了避免王室成员成为某个将领野心的牺牲品。这奇特的场景成就了摩洛哥王室的传统并保存至今。</p> <p> 皇宫外的某角落一士兵正专心看着手机,莫非躲在这里开小差?</p> <p> 始建于十二、三世纪的乌达亚堡是拉巴特又一著名景点。当时从这里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发动了对西班牙的进攻。所以,乌达雅堡是重要的军事要塞遗迹。</p> <p> 城堡位于布雷格雷格河注入大西洋的犄角上。小镇依山而建,上白下蓝的外墙装饰使从远处看去居然完全是一座白色城堡。</p> <p> 从这里沿着布雷格雷格河极目远望,大西洋就在眼前。</p> <p> 高空平台也是古时空中市场遗迹。站在平台上可俯视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p> <p> 夏天这里一定是天然泳游佳地。</p> <p> 现在乌达亚堡里还居住着三千多居民,他们大都是西班牙、希腊和犹太人的后裔。</p> <p> 所以乌达雅堡也是一座不同文化和不同建筑混搭的小镇。</p> <p> 意外的摩洛哥之行带给我意外惊喜。这里有既有古典的端庄美,也有现代时尚之美。尤其看到了它的鲜活和色彩才明白“北非后花园”的形容是如此精确。</p><p> 虽然仓促出行没有任何行前功课,但收获依旧满满,使得此次美篇的篇幅超出想象。尽管图片和文字不够尽善尽美,但作为行程的流水账已经足够,权当纪念吧。</p><p> 到此,谢谢您的观看和对长篇累牍的容忍!也欢迎点评和建议,拱手拱手!</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