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后感 ——耿于欣

幸福一生 鸣

<p>看了刘爱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本书让一位处于焦虑期的妈妈受益良多。看完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想:</p><p><br></p><p>一、我理解了这个阶段孩子成长的阶段特点。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乖巧听话的样子,悄悄变成了满身是刺的小刺猬。莫名其妙的偏执、终日紧闭的心门、偷偷进行的恋爱……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让我们耐心静待,做一个冷静克制的观察者、建议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决定者。什么样的养料滋养出什么样的灵魂,我们并不需要一个亲手雕刻出来的木偶。</p><p><br></p><p>二、认识到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不是我们家长的附属品。&nbsp;尊重孩子的想法,需求,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我们面对孩子要明白“来得偶然,去得必然”,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其当然,顺其自然”。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我要多一些耐心对孩子,很多教育过程中的话需要等孩子自己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孩子的内心,让他主动的担当。相信只要有心用心用情真陪伴,我的孩子会成长的更快更好。</p><p><br></p><p>三,建立和孩子之前爱的沟通桥梁已经忘记在哪里听过的一句话,养孩子就像在存款,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听的给孩子这个银行存我们的“爱”,等到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这个银行里收获爱的存款和利息。</p><p> </p><p>四,实际运用。看了这本书我知道接下来孩子在三年的初中生活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去学习、去生活、去交友,没有以前那么盲目。初中生是孩子“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引领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我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身心健康了,才能担当中成长,才会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其次,培养孩子重要的品行,正确的自我认识 、培养孩子会学习、学会交往、以及责任担当。初中三年是孩子重要的品行形成关键期,这要靠家长的循循善诱,家长和孩子来一起学习和成长。初中三年孩子身边的重要人物是偶像和伙伴,不一定是父母,是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这也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问题,如何引导孩子来和朋友同学相处,努力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非常值得我思考。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他一起确立积极向上、恰当的成长目标,理性对待孩子成长中的各类问题,分阶段有重点的做好孩子三年中重要事情。</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全地离开我们的怀抱,我相信每一步的爱心陪伴会让我们孩子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