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好人发明——迟到的悼念</b></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文/曾经沧海</b></p><p> </p><p>都说清明是个能夠安放各种心情的节日:比如追宗溯源缅怀先人时的哀伤,比如举家踏青亲吻大自然的欢娱,当然少不了对已故亲朋同学的怀念和哀思之情……</p><p><br></p><p>群里在清点完当年华中工学院分配到4191厂的55名同学时,让大家唏嘘不已也颇为震惊的是竟有1/5的同学已先我们而去。</p><p><br></p><p>他们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熊发明同学。因为对他是否过世仅仅是道听途说。真相如何?我以为还是个谜。</p><p><br></p><p><b> 初识发明</b></p><p><br></p><p>到贵州113后,在清一色华工同学组成的青年突击队——“独立排”时,作为首任排长的我,始识发明同学。</p><p><br></p><p>他个头不高,五短身材;一对看上去象农村人那样蛮老实的眼睛里,偶尔也会闪过一丝狡黠的眼神;特别是他微微歪着头,嘴角挂着一丝不为人觉察的微笑,象是在洗耳恭听时那故意装出的深沉状会让人忍俊不禁。</p><p><br></p><p>尤其是他张嘴一口浓浓的、有时甚至觉得有些玩世不恭的湖北腔,会让你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仅剩的那点敬畏感瞬间消失殆尽。处久了方知他原来是位为人讲义气,待人谦让又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还特别勤奋的人。</p><p><br></p><p>真正与他密切交往,最后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还得从1972年说起。</p><p><br></p><p>那是分配到贵州113后不久。我因带领学员去重庆实习,回厂后分配住在38楼,同室的就是熊发明同学。38楼,顾名思义是女生宿舍:2、3楼住女学员不假;但一楼是二人一间的男寝室,以单身男大学生居多。</p><p><br></p><p>当时坊间有此一说,113人才济济到如此地步,连食堂管理员都是大学生。此话並非空穴来风,尽管是个例,却确有其事。说的正是我的学弟兼室友,毕业于华工无线电系的熊发明同学!“食堂管理员”,专门领导食堂那帮老娘、小媳妇儿们。不过,在建厂初期物资匮乏的那个特殊年代里,发明尽职尽责把众口难调的食堂办得还算说得过去,已属不易!</p><p><br></p><p>还记得经常穿双与其身材极不相称的齐膝高统胶鞋,脖子上挂块橡胶布围腰,站在食堂门口指手划脚,象一位威风凛凛的指挥官那样安排分配属下工作的那个人吗?他就是发明。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是哪里冒出来的本地一枚老农,打死也不相信他是堂堂大学生啊!没有架子,待人和气的“熊管理员”在职工眼里绝对是个好人!</p><p><br></p> <p><br></p><p><b> 牵红线喜做月下老</b></p><p><br></p><p>我与发明两张床对过对,中间隔个窗户。他那边像“狗窝”,从不叠被;我的床铺也不咋样,但被子总算是叠起来了。</p><p><br></p><p>靠床的墙上,闲极无聊的我一时心血来潮,用纸质很好的图纸写了一首毛主席“暮色苍茫看劲松”的诗词贴于其上。写得倒也“龙飞凤舞”,足见文革初期用写大字报的笔墨纸张苦练临摹主席诗词没有白辛苦一场。你别说,一幅不咋地的习作,不敢说让我那偏安一角“蓬荜生辉”,但也好似闻到一股“书卷气”似的。当然是用图钉钉上墙的,一只角的图钉掉了,只得用“饭米粒”粘牢。</p><p><br></p><p>来找老熊的男男女女颇多,足见我们这位“熊大管理员”公务何等繁忙?是凡见到那幅“字”,都会驻足,作欣赏样。不知是捧我呢还是揶揄我:“谁写的,写得真好!”“老钱呗,四车间技术员。”老熊每每都要连介绍顺带夸奖一番。</p><p><br></p><p>一日晚,我们两个在谈论找对象的事。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也不丢丑。老熊突然对我说:“我们楼上那个长得挺清秀的女孩怎么样?人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材有身材。”我说:“知道,怕高攀不上。”当时女孩嫁人首选是军人,当然最好是军官,最次也得找个响当当的工人阶级!“臭老九”自然派司在外,所以我相当没有信心。</p><p><br></p><p>他说:“怕什么,我打听到了,她与老曹同学的老婆同在供应科,她俩关系特好。咱们来个“曲线救国”,通过老曹老婆做工作!”</p><p><br></p><p>第二天中午,老熊端着饭碗,常州人叫“行饭碗”,行到家属区老曹家。嬉皮笑脸地与曹夫人套近乎后单刀直入谈及此事。话音未落,被九头鸟湖北佬的曹夫人差点一脚尖踢出门:“打起我们小阮的主意来了,配得上吗,一个广西老广?”</p><p><br></p><p>老熊急辩:“老钱是江苏的哦!”她说:“我知道,长得像老广!”</p><p><br></p><p>几次碰壁,老熊如实向我“汇报”。我欲打退堂鼓,便说:“怕不行,就算了吧!”</p><p><br></p><p>老熊却不死心,厚着脸皮一次次的去,又一次次地被赶回:刚被曹夫人“甩脸子”,又厚着脸去做同学老曹工作。不知是感动上苍、老天开了眼,还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曹夫人答应递话过去。而据她说当时女孩科里另有几人也在给女孩介绍对象,但均未见面。</p><p><br></p><p>因为曹夫人是女孩闺蜜级的大姐,自然说话份量重。女孩当时未答应,听说托人正面侧面了解我,但起码没有以貌取人,答应“处处”。</p><p><br></p><p>后来我才知道,之所以舍弃众多热心人为她介绍的对象,荣幸地选中我,个中原因是女孩与她的女友也曾去过我们宿舍。在找熊管理员办事时,看到我床头那幅字,私底下笃信:“是凡字写得好,一定有才!”。因为籍贯浙江绍兴的父亲一再教导她:“才在肚子里,谁也偷不走,谁也抢不走!”女孩因为她自己的一手字写得“叉口叉丫”,所以对字写得好的,就认定“有才”!</p><p><br></p><p>她一个漂亮姑娘竟然与我一个其貌不扬、寒酸的小技术员,臭老九处朋友,在113也着实引起过一阵小轰动。</p><p><br></p><p>其实平心而论,我此生碌碌无为。即使有“才”,也是一平庸之才!之所以能与她走到一起,半是同学鼎力帮忙尤其是发明为我“两肋插刀”和他“永不放弃”的精神所至,半是缘分吧。</p><p><br></p> <p><br></p><p><b> 离厂后见过两次面</b></p><p><br></p><p>大约是1994年,我告别了厂“鸳鸯楼”一居室近三年的蜗居生涯,搬进三居室。恰逢发明同学去昆山公出,在常州稍作停留。他因此成了我新家的首位贵客,也是分别十几年后我俩的第一次见面!</p><p><br></p><p>在饭店小聚时,看他气色很好,红光满面,一扫“食堂管理员”时见人唯唯诺诺的“熊样”,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言谈中他告诉我,在大舅哥鼎力帮忙下,才得以调回老家,现在湖北云梦齿轮厂工作。厂长是咱们华工的,对他挺关照,在厂担任副总工程师,分管电气。我为他事业上的进步感到由衷高兴。饭后他说公事在身,不能久留,见上一面就行了,就匆匆告辞直奔火车站。</p><p><br></p><p>谁知第二次见面,竟然是在十年后的2004年。我已不在国企,内退后去了股份制的民企。一天,突然接到湖北应城的一个电话,指名道姓邀我去洽谈加气设备改造事宜。</p><p><br></p><p>依稀记得应城正是发明的老家。遂与正在武汉的他通了电话。当时他正在武汉大学新建的一综合实验楼当电气监理。</p><p><br></p><p>傍晚到武大。见他一身工作服,脸上除了沧桑,全然没了上次见面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气概。他领我到塞满高低床的简易板房里他的铺位处坐坐。我说:“发明,你就住这里?奔60的人还住得如此艰辛,何苦呢?”发明笑而不语。我心里暗暗揣测:发明“混”得可能不怎么祥!</p><p><br></p><p>当晚请他吃过饭后邀他到宾馆与我同住,可好好叙叙……</p><p><br></p><p>果不其实,我的猜测不幸言中。他告诉我从2001年起,厂效益不好,且每况愈下。厂里要求自谋生路,从此颠沛流离,到处打工。华工后勤他做过电工,现在又来武大当工程监理。</p><p><br></p><p>他告诉我,因无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证书,监理怕做不长了。他正在复习资料准备再“搏”一次——考证!我说:“这么大年龄,还考什么考?顺其自然吧!”他告诉我熬到退休年龄后方可享受退休待遇。</p><p><br></p><p>我说,如果应城的项目能谈下来,我推荐你去管技术。离家近,工作稳定,省得你东奔西走,他很高兴地答应了!</p><p><br></p><p>返常后与应城方面几经交涉,最后因观念和资金等原因,项目最终还是无疾而终!不久通电话时,我如实告知了发明。他说准备去广东打工了。后应原厂同事老杨之邀,遂于2006年初夏正式开始了他在娄底的打工生涯。</p><p><br></p> <p><br></p><p><b> 在娄底的日子</b></p><p><br></p><p>老杨是我们华工船舶系唯一一位分到贵州4191厂的同学。同学戏称造船的找错门跑山沟沟里来了。他与我91年前脚后脚离厂各自调回老家,我回常州,他到娄底。</p><p><br></p><p>在厂时他与发明同住38楼,天天见面,两人很熟。这次发明能去娄底打工,热心的老杨功不可没。发明在娄底一公司任电气高工。</p><p><br></p><p>老杨说,发明对工作尽职尽责,白天黑夜连轴转,深得老板和同事好评。电气是个技术活,有时也是个体力活,需要爬上爬下,他年届60,不比年青人,但从不在人前叫苦服输。</p><p><br></p><p>老杨回忆说,发明生活上却十分节俭,甚至抠门。厂里有免费工作午餐,他自费多打一份留做晚饭;早上买个馒头就咸菜对付了事。从不外出到饭店吃饭。一年四季,身上除了工作服还是工作服,很少着正装;脚上永远是双电工鞋。过着清教徒般的简朴生活。</p><p><br></p><p>老杨至今还十分请楚地记得2007年春节,发明没休完假,就回到娄底厂里。照例家庭是最温馨的避风港湾,在外漂泊了一年,理应受到家人的尊敬与关爱。发明提前回厂必有隐情。我们都没见过发明妻子,甚至连照片也没看过。听人说长得漂亮,在粮店工作。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杨又能说些什么劝慰发明的话呢?望着落寞孤单的发明,老杨心里酸酸的……</p><p> </p><p>象所有男人一样,发明也爱面子。公司有一股东对其薪酬待遇颇有微词。我与发明也常通电话,问他收入多少他不肯讲。直到2010年华工同学聚会我问老杨,方知真实收入。但老杨说娄底不比江浙,发明是厂里除股东外待遇最高的员工,这一点老杨绝对是对得起发明的。发明听到那股东的话后,于2007年初夏愤而出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娄底一建筑工地当了项目电气监理。半年后在老杨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到100公里外的新化一建筑工地当了名电气监理。</p><p><br></p><p><b> 罹患梦碎新化</b></p><p><br></p><p>2008年元旦后的一个上午,老杨接到新化某建筑工地打来的电话,是说熊工突发脑溢血,病危。老杨火急火燎开车赶了三个多小时路程才到医院。见他安详地躺在病床上,没了知觉。医生说,还好不是主干溢血,否则必死无疑。此时老杨忐忑不安的心才稍许安定了些。</p><p><br></p><p>在新化,老板待发明不薄,薪酬高,三餐有人管,病后及时送医,派有专人陪护,并及时通知了他旳家人和朋友。此时发明的妻、儿正从湖北、广东赶往新化。分别之际,老杨久久看着昏迷中的发明不忍离去,心里在默默祈祷他早日苏醒,早日康复!</p><p><br></p><p>过了几天,发明苏醒后,被其妻儿护送回了老家。从此两人再也没见过面。谁曾料到新化医院一别,竟成永诀!但发明昏迷时躺在病榻上的情景定格在了老杨脑际,久久挥之不去。</p><p><br></p><p>回湖北后,老杨时不时地给发明挂电话。我在常州也给发明通过电话。虽然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还能接听电话。</p><p><br></p><p>发明病了,他的打工生涯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当时我还在上班没空去看他。老伴提醒我给发明寄些钱去。我便在通话中向他索要汇款地址。发明坚辞不允,不论我如何劝他最终还是没要到他的地址。每次通话前自己总要提醒自己:千万注意言词措辞,以免无意中影响或伤害发明与家人的关系。我们作为同学、同事,仅仅是关心发明,无意介入他家的生活。但后来不愿看到的事还是发生了……,直到打电话无人接,从此彻底断了与发明的联系。</p><p><br></p> <p><br></p><p><b> 好人发明一路走好</b></p><p><br></p><p>自去年机一系毕业50周年纪念聚会后,我被铁华、定方同学拉入华工6403群。不经意间好似有在齿轮厂工作的信息出现过。本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在微信群里向云义同学求助,古道热肠的云义又与颐延同学联系。巧得是颐延同学曾与发明同在齿轮厂工作过一段日子。他又与在云梦的“秋”联系。直到3月30日与发明的大舅哥通话后,真相才浮出水面:熊发明已于2011年12月6日去世。可怜发明去世时未有人在其身边,是孑然一身孤零零地走的……</p><p><br></p><p>发明也许不一定是妻子的好丈夫;他也许不一定是儿子心目中的理想父亲;但他一定是弟弟的好哥哥,发明曾专门请假回家辅导备考的弟弟,考取华工后又资助其读完大学,发迹后经济移民加拿大,穷哥发明却从没向富弟开过口;发明也是孙子的好爷爷,对孙子宠爱有加,照片不离身,经常拿出来看了又看,还不时骄傲地给别人看。</p><p><br></p><p>发明无疑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为那个家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一大把年纪了还象无根浮萍一样终年漂泊在外,节衣缩食打工挣钱。心里只有家和儿孙,唯独没有他自已!——这就是当今50后、60后那一代人的缩影和真实写照,也是他们的不幸和悲剧之所在!</p><p><br></p><p>好人发明,你很卑微,卑微得象一棵小草;你也很渺小,渺小得如一粒砂子。但你用那颗博爱善良的心温暖了你的家人,温暖了你的同学,温暖了113人,也温暖了很多你爱的人和爱着你的人,而不求任何回报!</p><p><br></p><p>发明,你不孤单,113会记住你这位“熊大管理员”的,你亲爱的华工校友也会记住你爽朗的笑声和浓浓的湖北腔的,你的家人最终也一定会感知你对他们的深深的爱的……</p><p><br></p><p>“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的春天,请为好人发明送上一缕春风;“轻轻点点柳绿,雨落纷纷清明”,请为好人发明洒下一行热泪!</p><p><br></p><p>谨以此文,权作是给发明迟到的悼文。</p><p> 写于甲子清明前夜</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span></p>